第61集 春风化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白山位于鄞县和镇海县的交界处,是四明山脉向东北延伸的东部山体中的最高峰。相传西晋太康元年(280),开山祖师晋僧义兴云游至东吴镇‘古天童‘的东谷,见此地处群山环抱之中,由于酷爱这里的山明水秀,便在“玲珑天凿”结茅为庐,日夜虔诚诵读经文,并到处化缘筹建精舍。天长日久感动玉帝,便命太白金星化作童子下凡侍护给役薪水开山修寺,待寺建成后,童子飘然而归,曰:“吾太白神也,上帝命侍左右。”言讫不见。故得名为“天童山”。并把三面环抱古刹的群山称“太白山”。又因太白山有玲珑岩而名‘天童玲珑寺‘,‘天童景德禅寺‘及‘天童禅寺‘,后被誉为“天下禅宗五大名山之一”。
本来元婴出窍后开始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并不太快,小半个时辰才能飞行近千里的距离。可是因为梁祝二人凭借神器,不但能够做到元婴出窍,而且飞行速度竟然也比之快了有五倍不止,所以二十余里的距离,打马也要盏茶的功夫,现在对二人来讲,只需一会就可赶到,这着实令二人感到有些不太习惯,……
来到太白山下,感觉时日尚早,加之梁祝二人早就夜能视物,于是便乘兴就着清辉、朦胧的月色,沿着山路翩翩飞舞,顺阶而上!一路盘旋翻飞,慢慢行来,忽一抬头,便见小白岭的道旁有亭上书“揖让亭”,二人知已进入山区,便小心翼翼,缓缓前行!但见这二十里松林中,山势起伏,重峦叠嶂,怪石嶙峋,潭深溪长,古木参天,枝繁叶茂,苍松丹槲,翠竹环绕,溪流拱桥,曲径通幽,时时偶有一阵爽气扑面而来,二人不由精神一震,于是英台便传言道:
“近闻数十年前曾有一得道高僧于此建寺,每日诵经修持,为善男信女消弭罪孽,灵验异常!却为何又有歹人与之共处?难道不怕有干天和、有损佛缘不成?抑或这僧人只是浪得虚名之辈?这次前来倒是要弄个明白!以免损了佛教的威望!亦正天童寺之善名!”
山伯却目含笑意正色言道:“不知为何信斋兄又与佛教亲近,难道是想为日后遁入空门铺平道路不成?”
“佛家的普渡众生与儒家的兼济天下何其相似,难道不比修道之人的清净无为强的多了么?”
“可是佛家还说要斩七情绝六欲,我们儒家不也有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么……”
“……”
二人就这样争争吵吵,互相辩解,互有不服,一路下来,便将太白山和天童禅寺内的十大胜景南山晚翠、东谷秋红、深径回松、风岗修竹、清关喷雪、西涧分钟、双池印景、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看了大半。越是游玩,对这里的景色越是喜爱,山伯欢喜之间,不由脱口吟道:

‘村村桑柘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英台也不示弱,白了山伯一眼,轻启朱唇,得意的唱道:
‘行尽青松始见山,暖风微雨路斑斑;欲寻开土栖禅处,直到中峰叠翠间。‘
一首诗歌唱罢,二人不由通体舒泰,神情越发的清明,正当二人碟翅一振,欲上高空查找那匪人之时,忽然英台身躯微颤,情不自禁低低的一声轻呼!然后便一个盘旋,向前方直直的飞了过去,山伯被吓了一跳,不知发生了何事,只好紧紧跟在后面,随着她左弯右绕,正当山伯晕头转向之际,却见英台已经停在了一棵三人才能合抱得过来得桂花树的树枝上,喃喃低语道:
“桂树啊!这可是真正的桂树王啊!可惜,此时不是**月间,否则这满树花开,怕这桂花会长出不下三四百斤来呢!……”
此时山伯心情极好,见此忙凑过来讪笑打趣道:“就是,就是!现在已经八月底,再等一会儿它就开花了,那你就又能饱餐一顿了!”
英台闻此双目不由一亮,转而山伯便知道了她的想法,不由苦了脸皮,拉长了声音说道:“这样啊!能行得通么?我会虚脱变**干的……”
说归说,最终山伯还是在英台的催促下慢腾腾的飞到了她的旁边,将一片蝶翅压在她的一片翅膀之上,鼓足了全身的气力,将体内的真气通过翅膀奋力的传到了英台的体内……
福泉山中,一棵粗糙、高大威猛的枯树,正静静的矗立在浓郁的夜色之中,随着晚风的轻抚而枝条摇曳,忽然有一点明亮的光晕从其中的一个树丫上亮了起来,一会儿就见这一点乳白色的光晕之中渐渐透出一点金黄,然后又慢慢的向外扩散,而一树的枝条也以他为中心而随之渐次变绿,转眼之间,仿佛只是转眼之间,对生的长椭圆形灰褐色的叶子就披拂了满树,更加令人惊奇的是,随着叶子在微风中轻轻的舞动,一朵朵色呈金黄、花细如粟的“金秋骄子”也相继绽放,霎时便觉其香气清浓两兼,清可荡涤,浓可致远,而清雅高洁,香飘九里,一时间整个山谷都弥漫着月桂的馥郁香气,并远远飘散……
山水丛桂林林立,移入古盆取次栽。铁骨金英桂碧玉,天香云外自飘来。
丹霞休叹路难通,学取燕山种桂丛。异日天香满庭院,吾庐当似广寒宫。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