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集 顺风顺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春去夏至,寒暑间又有易节,自打山伯就任鄞县县令以来,已经过去将近有一年的时间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山伯和英台二人不是在书房吟诗作画,温故知新,就是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抑或开庭审理一些案件,除此之外就是每日坐在县衙门口替人写字,赚一些零钱,……
而百姓起初尚在远处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不知这位县太爷的脾气秉性,亦不知他是否在标榜自己,通过这种作秀的方式以示清廉,故而不敢太过靠前!待到时日稍长,也就渐渐的熟悉了起来,发现这位梁大人确实文质彬彬,和蔼可亲,加之说话和声细气,毫无一点做官的架子,于是也敢围在那里谈天说地了,时日稍久,更是有几个闲人,只要山伯一准备开张,就知道这里过一会儿一定会很热闹,于是赶紧抢先占了一个好位置,坐在那里和山伯英台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等到人多的时候就开始和众人聊开了,唾沫横飞,慷慨激昂,俨然说书人一般卖力,虽然大大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但是对山伯的帮助,也是显而易见的――凭空增加了许多的人气!尤其是夏夜,经常山伯都收摊打烊了,他们还迟迟不肯离去,继续着他们的今古传奇!虽然平时百姓并不需要字画对联,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的交流,对此山伯也不横加拦阻,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的看着听着,东家李短,柴米油盐,山伯在和大家的闲聊中便了解到了这个县城里的许多事情!
起初还有些人怀疑这位县令是否会借募捐之名中饱私囊,可是有些闲人用了很多自以为很隐蔽、很精细的方法,但是都没有发现有什么纰漏,其怀疑渐渐的也就冰消瓦解了,时间一长便再也无人怀疑此事了……
按理说,鄞县要比其它的地方稍微富裕一些,只要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害,基本上也能够做到衣食无忧,但是在全国来讲都算是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一个字能够卖到三文钱也确实有点贵,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位梁大人和他的同窗的字画也确实漂亮顺眼、俊秀隽永,如果在家里能挂上这么一副字画,确实能够起到蓬筚生辉的效果,所以只要稍微喜欢卖弄一点风雅的人,无不以有一副山伯的字画为荣。而那些实在买不起的穷酸书生、布衣百姓,只好盘桓在山伯周围,借着当场作画的机会,或观摩、或卖弄一番,所以,在有人求购字画的时候,周围玩耍的人往往俱都停止了言谈,无不敛气凝神,屏住呼吸,看着山伯的一举一动,待到书画完毕,虽然众人中读过书的很少,但是对着或端庄、或秀丽、或灵动、或沉稳的书法,以及那些令人沉醉的花鸟草虫、飞禽走兽,无不大声喝彩,艳羡欢呼!此时购买的人往往就喜不拢嘴,大多数都慷慨解囊,出资俱都是商定好的两三倍,甚至更多。这时大家对此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因为这位梁大人经常都会把这些收入记入“功德簿”(捐款)中,而购买之人也都在大家敬佩的目光中施施然满足的扬长而去!

至于开庭判案,这对梁祝二人来讲更是小菜一碟了!现在二人的修为在世间来讲已是极高,此时对于寻常的百姓,二人已经可以不用行刑,单单通过将真气凝聚双眼,辅以儒家的浩然正气及仁爱之心,就可以让罪人心胆俱寒,所以极大部分的罪行都可以做到无刑而招了!而对于极个别心神坚贞之辈,二人亦可以通过种种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最终将案件有惊无险的审理出来!
偶而有些信奉钱能通神的罪人,审判前或入狱后就通知家里准备了多多的金银财物,趁着天黑暗暗的潜入县衙,送给这位年纪轻轻的大人,而这位梁大人与自己料想的果然一点不差,每次俱都欢欢喜喜,一一笑纳,受贿者本以为此事有门,可以法外施恩,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衙门外的慈善箱上,已经详详细细的将时间、地点以及“受贿”“收贿”的人员、钱财俱都一一言明,所书与实情不差分毫,最后还写明未经受贿人的同意已经将财物全部作为慈善事业捐出,望大家明知,而后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仍旧秉公办理,不偏不倚,直气得送礼之人牙根痒痒!还有的罪人认为这位大人可能是怕众人知道,风声外泄,于是雇了人将金银财帛从衙门外扔进内墙,书房甚至卧室,可都无一例外的都被写在了功德簿中,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愿意送礼了,明明起不到一点效果,还凭空招惹大家的耻笑,谁还会愿意作出此等傻事?
故而自山伯到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山伯的笔下并无漏判、误判、错判过一桩案件,而被告之人也是心服口服,甘愿认罪伏法!时间一长,大家对这位年纪轻轻的知县就有了无限的好感!一出衙门,往往有很多老人都亲切的称他为“小梁子”,年轻人则尊称为“梁大哥”,对此,山伯每每都亲切应承,面上殊无不愉之色,就好象亲人在唤自己一样自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