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集 下定决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正在争议的人群,在吵吵嚷嚷,甚至不惜手脚并用中,山伯倒也听了个明明白白,一个多时辰之后,事态渐渐的明朗起来了:
乡绅士子中除了自己的徒弟刚烈粗门大嗓,兴奋的要采用油焖、清蒸、红烧、水煮、烧烤、腌渍等手法吃什么蝗虫宴,弄得周围的人不是大摇其头,就是退避三舍,不愿与之交谈,深恐被上天责罚。不过看着自己的徒弟在那里摇头晃脑的样子,倒也令山伯哑然失笑。而其它的豪门富户,显然都不愿意得罪蝗神。想想也是,本来这些人家道都很殷实,适逢灾年,虽然蝗虫能将庄稼吃得颗粒无收,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平平安安的度过个三年五载也非什么难事,既然这样,除了这个贪吃好斗、豪爽无比的宝贝徒弟,谁还愿意灭蝗?
与之相比,百姓们倒是有愿意积极参与灭蝗的,可是大多是三四十岁的壮年,上有老,下有小,与其眼看着活活饿死,倒不如从蝗虫嘴里抢得一些口粮,本书起点中文网首发过一天算一天,即便是以后受到了什么报应,也算是能多活了几天不是?而那些农家有“见识”的老人,则一边高呼蝗虫灭不得,又一边感慨今后儿孙的生计难挨!整个一个墙头草!
再环视周围县衙里的人。只见赵师爷默然的坐在那里,不知在想些什么;办案的官差俱都奋袖出臂,义愤填膺,誓要与蝗虫斗个你死我活;就连站在旁边回廊里侍立的丫鬟,到最后也是毫无顾忌,在那里七嘴八舌,叽叽喳喳。
看看旁边已经变做仁言的英台,发现她时而环视众人,时而低头沉思,时而目光烁烁的看着自己,到最后竟然微闭了双目,如老僧入定般不发一言。山伯试着用心神和她交流,没想到却闭得严严实实,对自己一丝一毫都不做理会!虽然不知英台为何会如此,但是无奈之下,山伯也只好收回心神,暗自沉吟着如何才能解决这个烫手的“山芋”。
听着双方的激论,山伯不由大是烦恼,不知自己到底该怎么办才好。乍一听,似乎双方都有道理,可是到底该遵循大道,顺天而为,还是该饮鸩止渴,暂渡难关?正当山伯在沉思时,忽然瞥见院中有人竟然因为意见不合,开始骚动起来,于是不由自主的低喝一声:“肃静!”虽然声音低沉,毫不刺耳,可是在院中的人听来,却有如一记闷雷在心灵深处滚过,只惊得众人齐齐朝山伯看来!
待到众人尽皆看向自己,山伯才如梦方醒,于是整理了一下思想,正准备作出最后的抉择,可是看到众人望向自己那期待的眼神,却忽然想起了全县百姓赠与自己的那“爱民如子”、“天下为公”、“清正廉洁”以及“刚直不阿”的四块牌匾!不由想起了以前办案惩治贪官恶霸的那些事来了!这到底是顺天还是为民?

一霎时,山伯的思绪就象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席卷而来:皇上的谆谆告诫,百姓的饱含感激,一朝朝,一幕幕,俱都在脑海深处一一浮现眼前,于是山伯便立时有了主意,信步走到院中众人围坐的中央,一拱手,朗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
在下不才,承蒙皇上的信任和大家的抬爱,才使得我在任期间,能够事事顺利,有机会为全县的父老乡亲做几件关乎全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我乃一介儒生,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深谙孔孟之道,在下身为布衣时就知道: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所以为了让大家能够富起来,我可谓是绞尽脑汁,通过兴修水利、鼓励经商等办法,让大家都能够各展所长,都能有口饭吃!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重商轻农,因为农业乃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宝,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最能满足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如果没有了粮食,天下之人将以何为生?到时民生凋敝,百废不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啼!难道最后只能剩下这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一个人了么?
所以,如果不敢灭虫,那我就是全县的罪人,天下的罪人;但如果侥幸能够消灭飞蝗,凭着今年的风调雨顺,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誓要以天下为己任,即使前途坎坷,也不能改变我的初衷!大家不要再犹豫了,我意已决,若蝗虫果真来到,我就向上天焚香宣读《告蝗神书》,所有因捕杀蝗虫所造成的罪孽,皆由本县一人承担,与大家无关,与全县的百姓没有一丝瓜葛!
好吧!现在大家可以回去了,假若在座的各位有谁能为灭蝗出一些好点子,就请留下来继续相商灭蝗的有关事宜,如果真能立建成效,我会奏请万岁给予适当的补偿!
…………
戌时,山伯拱手送走了最后的十几位农家老人,迈步进入了书房,却见英台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不由大感惊讶,正要出口相询,却不知英台首先发话了:
“还在奇怪我今天为什么没有理你吗?我只不过是想看看你对蝗灾的处理方式嘛!如果我影响了你的判断,那怎么能看得出你梁大人的做事风格呢?”
“那现在你看出来了?能给我多少分?”山伯目光中带着笑意,看着眼睛笑成了一个月牙的英台!
“哼!我凭什么要告诉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