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京城来的宣王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已停。太阳在中午时分渐渐突破云层,凉风吹来沁人心扉却令人感觉舒服极了。
杏儿起了床披上衣裳,除了一些咳嗽之外其他感冒症状都消失了,她可不愿意因为这点小病就在床上躺上几天,没那习惯而且那也太闷人了,呵呵!杏儿轻轻地推开窗户,外面空气真好,才躺两日就感觉要与世隔绝了一样。
“小绿。”杏儿此刻觉得自己神清气爽。
“小姐,什么事?”
“你看天气正好,我们到园子坐坐吧。”杏儿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走走,活动活动筋骨,这两天就是想活动都没有力气,现在总算又感觉自己恢复得不错了。
“可是小姐……外面还是风吹的挺冷,你风寒未愈,万一吹了风加重了病情可不好。”此时秋天已悄悄过去,这样的天气即使在沐浴在阳光下,被风一吹还是会感觉凉的。
杏儿闻言扁起嘴角瞪瞪她,佯装薄怒:“怎么,小姐我有那么弱不禁风吗?我都在房子里闷两天了,要不是外面下雨愁人,我早就躺不住啦。别罗嗦,快给我拿件厚衣服就是。”
紫烟阁的园子很大,园子里中满了杏树,那是成亲前封烈特意命人移植的,因为杏儿将住在这里,所以要将这里变成一座杏园。杏儿望着光秃秃的枝干想,也许明年春天就能看到这里杏花飞舞了吧,呵,被春风一吹,如雪般的杏花纷纷撒落,相信一定又浪漫又美丽,杏儿沉醉时自己的想象之中。
“小姐,那儿风大,我们到亭子里坐坐吧。”小绿生怕自小体质娇弱的小姐再添病容。
小青则端来了热茶和小炉子,准备随时伺候。
“喔,园子里好象少了点东西。”杏儿使劲思索着,她能想象到杏花飞舞的美景,却老感觉似乎少了一点什么,“噢,对,小绿,改明儿请人在那棵大树边搭一架秋千,呵呵。”
杏儿忆起在福利院度过的童年岁月,那时福利院的大院里也有一棵大树,可惜并没有秋千,孩子们就用一条粗绳子往树上一套,然后在下面打个死结,绳子被套紧在树上,而打结的这端就架上一个小板凳,呵呵,一个简单的秋千就胜利完工了。孩子们只要坐在小板凳上荡啊荡啊,想象自己是一只小鸟享受腾飞的感觉,快活极了。无奈福利院的孩子们太多,每次荡秋千还得排队,而更好笑的是,那条粗粗的绳子并未如想象中的那般结实,一次次摇荡摩擦之后,绳子会突然断掉,接着是**重重着地和哎呼的声音……尽管如此,孩子们还是乐此不彼,仍然将绳子再打个结继续荡……
杏儿想到自己虽然自小就无父无母,但是在回忆里,童年却是快活的,她也曾经为父母的抛弃而哭泣过,可是后来想想院长对自己那么好,院里还有那么多孩子和自己一起,渐渐不再感觉孤单,成长在她眼里逐渐变得快乐而温馨,这些不但没有让她变得愤世嫉俗,反而造就了她乐观坚强的性格。
杏儿想到童年时自己从劣质秋千上摔下来的情景,忍不住自顾傻笑起来。
“小姐,你说什么呢?这都要冬天了,你还要打秋千啊?”
“有何不可?明天就跟管家说,请人搭,哎不!反正今天天气不错,就今天开始好了,我现在就去找管家。”说完杏儿就要起身。
“诶,小姐……”小绿无奈地叹口气,她跟随多年的小姐自脑子好了之后性子也完全变了,怎么变得这么性急,说风就是雨啊。小绿拉住小姐的衣袖,“我的好小姐,你要叫管家,还用得着亲自去吗?我和小青是干什么用的……”
小青在一旁连忙附和:“是啊,小姐,这事我去就行啦,我知道在哪找管家。”

……
自两日前封天炀去紫烟阁探过杏儿之后,两人就没再见面。一个是因为封天炀尚未理清自己的纷乱思绪,暂时不想面对她;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京城来了一位贵客——宣王爷。
朱宣的父亲朱栋是当今圣上朱棣的兄弟,故他得称呼明成祖一声皇叔。宣王爷除了皇家子弟必学的防身技艺以外,可称得上是个文人,为人正直无私,生性幽默风趣,平日主要在翰林院议事,不过私下里极喜欢结朋引伴,在全国各地也发展一些商业买卖。封天炀一直想将酒楼扩张至京城,无意中邂逅了宣王爷,两个豪气万千的男人一见如故,甚为投机。宣王爷对封家在京城发展的计划大力支持,并想在酒楼生意中投一份资,他利用自己的地位及人脉为两人的合作垫下了基础。
此番朱宣前来杭州,一是有公务在身,二是正好可以借机探望封天炀这个好兄弟,两人可以具体商谈酒楼合作事宜。
“王爷请!”封天炀走在前面,面容虽冷俊可看得出极为高兴,他在大门外亲自恭迎宣王爷的到来。
朱宣望了望封家堡的外观,果然是高门大户、气魄非凡。而走进封天炀住的落云轩,房子建筑却显得朴实无华,楼阁前是一排青绿的小柏树,一棵棵挺拔而立如他的主人一样孤傲。
主屋内,两个同样气宇轩昂的男人对坐,下人们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酒菜。
“王爷此次前来,不光是参观封家堡的吧?”封天炀为朱宣斟上一杯酒。
“呵呵,封兄何出此言,我如果说是特意来看望你的,难道你不信么?”朱宣露出开怀的笑容。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朱宣自幼长在宫廷之中,看惯了宫里的权势纷争勾心斗角,如今远离京城,又与好兄弟一起,岂能不把酒言欢?
“来,我们干杯!”朱宣举起手中的杯。
“干。”封天炀一仰头,一饮而尽,身边的余风立即为二人斟满酒杯。
封天扬心情大好,也难得爽朗笑出声:“呵呵,王爷肯光临寒舍已经是篷壁生辉了,若真是为看望在下而来,那在下真是受宠若惊!”
“哈哈哈……封兄何需如此客气!你我一见如故,胜似兄弟。无须什么王爷、在下这样客套的称呼了,哈哈。不过……”朱宣的确是个开朗的人,他话锋一转,“此番来杭州,我还真有公事要办!”
“可有用得着我帮忙的地方?”封天炀盯着这个时常挂着笑的王爷。
朱宣继续笑呵呵地说:“呵呵,当然需要你的帮忙了。皇叔最宠爱的韩妃爱极了杭州凌水山庄进贡的丝绸锦绣,下个月是韩妃的华诞,皇叔特命我前来凌水山庄,让他们准备百匹极品绫罗丝绸,刺绣十二套丝织锦衣,为韩妃贺寿。”
“凌水山庄?”封天炀皱皱眉头。
“是啊。我到杭州城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凌水山庄与封家是联姻关系啊。哈哈,这真是妙极了!有了封兄这层关系,相信此事一定能提前完成。只是……”朱宣停了一下,眼里充满了疑问,“据我所知,在宫廷内那些娘娘妃子们喜爱的不只是凌水山庄所出的绸缎,她们似乎更喜爱凌氏某个绣娘的刺绣,我家那宁丫头好象也收藏了一件带有刺绣的小褂子,若获至宝呢……封兄你知不知道凌氏这位绣工一绝的绣娘?我倒很有兴趣见一见……”
绣工一绝的绣娘?该不是凌杏儿那丫头吧!封天炀眉头不自觉的皱得更紧了!一旁的余风也立即想到了少夫人,在封凌两家结亲之日,对此事也略有耳闻。可是好像未见过少夫人拿起针线呢,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