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入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昆仑西起不周山(注1),方圆八百里,高七、八千丈。
昆仑山(注2)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每逢春夏之交,满山碧树吐翠,鲜花争奇斗艳。
古时昆仑山为修仙圣地,天下间求仙修道之人,均聚集于此,开设出昆仑圣境,一边养性修身,一边传道布法。相传三千年之前,不知出现了何种变故,古昆仑圣境竟然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随后,昆仑山仍在,但仙灵之气较之古时相去甚远。
据传古昆仑圣境至今仍在昆仑山内,但数千年来,无人能找寻到其入口,这种说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昆仑派,至今已传承了两千年有余,现昆仑山上唯一的修仙门派,也是目前中原大地上三大修仙门派之首。但该门派和本古昆仑圣境内的昆仑派并非传承关系。
相传,如今的昆仑派开派祖师是原是昆仑山下一个打柴的樵夫。当年,他上山砍柴时误打误撞寻到了古昆仑圣境留下的一部道家经书。其天资也颇为不俗,竟然从晦涩难懂的经书中悟出各种咒法武学。
得此奇遇,这樵夫潜心修习三十年。
三十年后,一魔门高手途径昆仑山,在樵夫所住之村落内留宿,因练功不慎,狂性大发,暴起杀人。这樵夫出手,竟然三招五式将其斩杀,遂名动江湖。
又过了一年,被杀的魔门高手的三个兄弟联袂来到昆仑山下,寻到樵夫报仇,却不知为何,被樵夫以道法感化,四人拜为兄弟,在昆仑山上,开宗立派。
因樵夫所学源自古昆仑圣境故将门派之名定为昆仑。樵夫俗名本叫张虚然。创派之后他出家为道,自号:灵虚子,后世子弟尊称其为“灵虚真人”。另外三人自称为昆仑护法,分别号为:守正、辟恶和省身。
灵虚子和守正、辟恶和省身四人广收门徒。言,入昆仑不求资质,只看本心。凡属品行端正之人、一心向道皆可收录。
由于收徒门槛不高,自此后,昆仑派迅速壮大,虽然因为大部分弟子均受资质所困无法修得上乘咒法武学,但胜在弟子众多,且行事正直,颇受普通百姓爱戴。
其后,不少人对昆仑派的态度由爱戴转为憧憬,再加上古昆仑的积威,一些颇有天分的人也纷纷来投山学艺。仅过了两百年,昆仑派便在中原修仙门派中崛起,隐隐有重现当年昆仑圣境之势。
灵虚子寿三百四十三岁,大限临近之时,他和守正、辟恶、省身三人共同用自身魂魄加上收集的天材地宝,仿照古昆仑圣境的设立之法,在昆仑派入山之处摆出护山大阵。一来仿效古昆仑圣境聚敛天地灵气;二来保昆仑派自身安全。这也更让如今的昆仑派与古昆仑又接近了一分。
灵虚子身前收了五个弟子,五人皆得真传,由于资质偏好,分做五堂。分别占住昆仑五座山峰。其中,玉珠峰为昆仑主峰、掌门内堂所在,峰后山坳处设有祖先堂,供奉历代掌门灵位。
其后两千余年里,昆仑派已传七代。时至今日,昆仑派门下弟子已五百有余,高手林立,现任第七代掌门三清真人功法通玄,十一岁拜入门内,十二岁通过同心烛试炼,成为正式弟子。其后仅用四十年便习得昆仑所有咒法。
他六十岁下山,仗剑行侠,创下赫赫威名。八十岁开始执掌昆仑门户,至今已三百二十三岁,论法力隐隐有与掌门祖师灵虚子比肩之势。
……
在认定刘子麟通过试炼后,江城子一家三口在张阿生家又住了一日,让刘子麟与村民们一一话别。
期间,刘子麟曾经问江城子,要去什么地方?
江城子闭口不答。一旁的陆婉儿则笑着说,带刘子麟去一个新家。
家,这个词,对于刘子麟来说就是三贤村的草庐,但如今三位村长伯伯已然不在,物是人非。
刘子麟便也答应下来,随江城子一家一同离开。
是日,四人启程,张阿生、张孝儒和村里人一直送出村外三里,才洒泪而别。
看着要和这么多一同生活了多年的人分离,刘子麟不禁很是难受。
“人生自古多别离,无需伤悲,走吧!”
江城子说完,见送行人已经离开,便念动咒法。但见其背后长剑飞射而出,瞬息间长大成丈二长度,宽约三尺,然后平飞至地面。
江城子将刘子麟负在身上,挺身跳上长剑,腾空而起。
一旁陆婉儿也祭出飞剑,带上江霜,跟随而至。
若不是这几天屡遭变故,刘子麟见此情景必然惊叫出声,但如今只是心中惊异,便任凭着江城子带他御剑而行了。

……
惊鸿一动间,已过五千里。
这般御剑飞行了仅三个时辰,江城子在空中喝了一声:“昆仑已至,下去吧。”
陆婉儿应了一声,两人飞下云端,飞向一排郁郁葱葱的山岭。
从天上看,这排山岭险峻雄奇,一眼望不到边,山顶常年积雪,白云缭绕,山腰雾气蒙蒙,偶尔能见到珍禽云中飞过。山前,一道大河奔流而过,山后,万里草原,碧草莹莹。
整个山岭外像是有一个霞光万道的罩子扣住,散发出七彩精光。
江城子带着刘子麟落到山脚,见面前的大山,全是茂密的森林,各种鸟儿在林间飞舞,山顶奇高,仰头只能看到其深入云中。
“到家喽!”一旁,陆婉儿和江霜也已落下,江霜从陆婉儿身上跳下来,显得很是精神。
刘子麟看了看四周,言道:“江伯伯,这四周都是大山和森林,咱们住在哪里呀?”
江城子一笑,随后他伸手一挥,口中念出道:“灵虚佑我,山门洞开。”
随着这一声念罢,四人身前的树林外乍现出一道七彩山门,高约五丈,宽三丈,青光外放,甚是雄壮。
吱呀呀,山门大开,其内现出通天的台阶来。
刘子麟此时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仙境,浑浑噩噩地跟在江城子等人身后往里走,眼前浮现的种种景观,均是他生平未见的,不免好奇中带着震动,震动之后又颇有些向往了。
入山门,便是百丈长梯,乃昆仑派前辈采集山内青玉雕琢而成,四人登上长梯后竟然无需行走,立时有一道霞光将众人托起,向上飞去。
上了长梯,面前闪出一道牌坊,见上书三个大字:“昆仑境”。牌坊下还有一块碑石,上书:“欲入昆仑莫忘身正莫忘心静”
转过牌坊,是一个方圆数百丈的宽广平台,似是一个校场。四人穿过平台向东前行,至平台东北角,迎面看去是五道旋梯。这些旋梯均用钢索搭成,一头栓在平台上,另一头直入云中,看不清终点在何处。
江城子对陆婉儿言道:“师妹,你带着霜儿先回山,我要带子麟去掌门处。”
陆婉儿答应一声,叫上江霜踏上了左边第二道旋梯,不一会儿消失不见。
江城子回过身来,对刘子麟说道:“孩子,这里便是我修炼居住之所,昆仑派,以后你会和我一起居住在这山上。”
刘子麟问道:“江伯伯,昆仑派是什么?这山好美呀,而且这么大,我们住哪里呀?”
江城子一笑:“昆仑乃当世修仙门派之首,也就是说修道成仙人住的地方。你江伯伯我就是这昆仑派的首座长老。孩子,你莫急,我须带你到掌门师兄处,现让你行过入门之礼。便可正式入山。”
言罢,江城子带着刘子麟踏上中间一道旋梯,飘然行去……
……
注1:
不周山:
即帕米尔高原的古时称呼。
不周山为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在他的不朽著作《离骚》中就有“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同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对不周山之“不周”,作了更为神奇的描述:“昔共工与颛琐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据王逸注《离骚》,高周注《淮南子·:道原训》均考不周山在昆仑山西北。
注2:
昆仑山:
《山海经海内西经》:是海内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上面长着一种木禾,高四丈,粗够五个人合抱的。山的每一面有九口井,每口井都用玉石(按:古人所说玉石,并不是如代指的真正的玉,即优质石〉作栏杆。每一面又有丸道几每道门都有开明兽在那里看守着。开明兽是什么样子,是位半人半兽的神,身躯有1虎那么大,九个头,长得都是人面,向着东方,立在昆仑山上。
昆仑山是百神所在的地方。
《妖魔传》:号曰昆崚,在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又有弱水周回绕匝。因自尧舜之后,仙者携福地飞升,今之昆仑乃遗土也,虽仙灵之气不灭,却是仙凡有别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