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千千心结(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季,难得有好天气。(网友手打文字更新www.xiaoshuodaquan.com)从早到晚,总是晦晦暗暗,难辨东西。经过了上次的一场大雪,这几天天气出奇的好。
屋檐上的凌钩,不论长短、粗细,经阳光一照,就都融了,慢慢朝下滴水,“丁丁当当”之声,像什么人在演奏。被冰凌压趴下的竹,也试探着抻起腰来,只听见“吱——啦啦”、“吱——啦啦”的响。大树不耐烦的摆动着腰身,大坨大坨松软的雪便纷纷往下落,有时也能把雪地砸起一个小坑儿来。小树上的雪,也在洒落,走在山间小道上,就听得见一连片的响,继而是一棵一棵的小树抬起了头颈。
阳坡上,就显出了斑斑驳驳的湿地,湿地上有了点点新绿——好顽强的生命哟!
寒冬腊月,少见这样的大晴天。下课了,同学们都冲出教室,在操场里尽情嬉戏。遗憾的是磊不成雪人了,操场上的雪,一会儿就化光了,只剩下一滩一滩浑黄的浆。淘气的小学生满脸满身都是泥泞,圈圈点点的泥巴给他们镀上了一层亮色,就像他们本身穿着花衣衫样,也有三分别趣。有的还专门跑到田野里、山坡上捏雪球,做霰弹,互相攻击。
老师们也像舒了一口长气,搬一把椅子,坐在走廊上,看着孩子们闹,讲些前朝后汉的故事,也是悠哉游哉、悠哉乐哉。
沈伟是不出户的,宁愿困在屋里骑着一个小小的火虫,外面虽有和煦的冬日,室内还是冷冷清清的,一个人像僵尸样呆着。他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很深的沼泽里,老是拔不出来,又已经竭尽了全力。(网友手打文字更新www.xiaoshuodaquan.com)
他在极度烦恼的时候,便把火发在学生的身上。因为初二的学生连老师布置的最简单的题目也做错了,要求小学五年级背的常识概念总是没人背得下来。师者不能传道、授业、解惑,何以为师?他郁闷、惶惑、愤怒……
然而,他无法定下心来,去过细讲,过细教,他的一双不大但睿智的眼睛,在密切注意着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文校长。筋疲力尽以后,他也想,何必呢!一些人一些事,未必像想象的那么坏,那样严重。很多事,人家大面子还是过得去的。
沈伟陷入了困境。周乐为了帮助同学朋友度过难关,托人给他带来了一部国产收录机,说钱他先垫了,以后有了再说。
沈伟近来总是易动感情,常常是走到教室里了,鼓棱棱的看着睁着灰溜溜的大眼睛的同学们,发不出声音来。他想,这班学生会不会因为他的渎职而毁灭了如花的前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种田不好误一春,教书不好误一生啊!
每当愁苦难支的时候他就听听音乐,他喜欢听于淑珍、苏小朋、朱蓬勃的歌声。他们的歌声能把人带人一个心平气静的恬适的境界,而丢掉诸般烦愁,去客观的思索周围发生的一些事,去尽情的体味生活的真谛。他也听邓丽君的歌,那缠柔曼的歌声常使他心旌摇荡,但由于听不清歌词,便不常听。
他也爱听体育节目,尤其爱听比赛实况转播,听着介绍某某队员摔倒,听着介绍工作人员正在擦赛场上的汗水,听着队员们的呼喝呐喊,听着紧急关头教练要求暂停,他的心会狂跳,直恨自己体质不好,不能登上体坛,为国拼搏。(网友手打文字更新www.xiaoshuodaquan.com)
他还爱听关于战争方面的电影和广播剧,他无比尊敬那些在刀光剑影中出生入死的英雄,深深仰慕那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军,深愧自己生不逢时,不能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为民族效命……

可是,连一个小学、初中的课程也弄不出个子丑寅卯来的人,怎么能奢望做冠军、做英雄呢?他又陷入了无法排解的困惑、痛苦之中。
“喔喔——呃”,“喔喔——呃”。
每当雄鸡拖着悠长婉转的调子长鸣的时候,特别是正午的那几声,他就觉得心慌意乱、神不守舍,像有什么东西在敲击他的心扉,周围像萦绕着重重凄苦、悲凉的浓雾,一向沉郁的心变得惴惴然。变得异常敏感、脆弱,满腔愁绪凝聚得更深,更深。
近而立之年,而功不成,名不就,何以为之?以何为之?同年、甚至小好几岁的伙伴、同学、同事多半抱起了胖胖的儿子哟!而他……一事无成,何以家为?办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起点,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从地起,可哪里是自己起点呢?自己有基础吗……
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人,际遇却迥异,教高中,教初中,教小学——当然,愤懑中迂想的他,是想不到自己初中班任的有课这点的——自己能比他们差多少呢?他说不清。但若查师专学校的档案,他没有一门主课是弱的。如果以才取人,或按教学效果说话,他能说什么呢?世界上,最好都用事实说话,最怕最难的恐怕也是用事实说话吧!自己没提过要教大学吧……
既然……那么……
天快黑了。窗外,屋檐水儿依然在慢悠悠的滴嗒着,全不理睬主人家的忧心忡忡。沈伟的心绪越来越坏,烦躁的坐立不安。偶尔,他想起古代读书人经常在屋里挂座右铭,用来自勉和讽喻世人,便急急拿出纸笔,饱蘸浓墨,但写什么呢?他踌躇再三。
他想起莘莘学子所纷纷效法的悬梁刺股的佳话,抄道:
苏秦苦学,读书欲睡,以椎刺股,血流至踝。
——赠碰壁者
他想起一些亲戚朋友常要为他提亲,并说这些女子如何如何,直说得唾沫四溅,使他莫可适从、惊惊慌慌的,写道:
弥留之际:不需儿女守榻旁,但闻小屋纸墨香!
——致冰人
他想起大家嘲笑他,不明世故,是一个书呆子,劝他改变活法,写道:
一生事事何求之,故纸堆里度生涯。
——致友人
又抄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他的心情好多了。他倒了一杯开水,边喝水边品赏这些条幅,不是欣赏书法,——他的字写得不怎么样,毛笔字甚至有些蹩脚。
一口气写了这些,天就黑尽了。他开了灯,觉得还应该写点。这段时间,快被浊流淹没了,快被飓风吹飘了,为了强制自己,不易心志,也是兴之所至,信笔又抄了几条:
怀与安,实败名。
——《左传》
死去的人既没有感到不幸,也没有悲伤……活着的人,只好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说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余将懂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离骚》
不学,实未审三皇何父之母,五帝何母所生。
——《晋书》
鲜蒸热卖。他找来浆糊,把“杰作”贴在四壁墙上。斗室之内,便充盈着一股墨汁的清香。他像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似的嘘了一口气,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是欣赏书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