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惊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因为蚨嫣然过于恐惧的原因,所以声音才会这么小。
不过蚨嫣然的声音,余颖还是听见了,看了一眼躲进被窝里的蚨嫣然,那个身体恨不得缩成一个球,同时那个小塌也在颤抖着。
显然蚨嫣然被吓坏了,也许她曾经威风八面,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很平常的。
要知道当年的她,也曾经下令弄死别人,就是在外面高高在上的太子妃都杀过,早就对自己手里的有几条人命不在乎,还怕区区一个萧大娘子?
而今才发现,如果曾经的人变成了鬼之后,她蚨嫣然也是会感到害怕的。
呵呵!
余颖冷笑了一声,就没有再说什么,因为今天来的目的,余颖更多是想着知道还有谁插手?
果然还有一位能人,竟然一直隐藏在奴仆的队伍里。
为了预防万一,余颖把蚨嫣然所有的奴仆都要了过去,甚至打发出去的奴仆都查过,所以那个王嬷嬷余颖知道,是蚨嫣然的心腹嬷嬷。
而且是原主出事那段时间,才成为蚨嫣然的心腹。
这倒是比较符合事情,可见的王嬷嬷出的那个损招,是多么得蚨嫣然的欢心。
至于那个原主记忆里有几分熟悉的声音,余颖也已经找到,就是蚨嫣然最忠心的奴仆,据说是蚨嫣然的奶姐春桃,倒是真的很忠心。
可惜,余颖对于春桃那个忠仆,一点也没有什么感动,因为春桃很有可能就是把原主的脑袋开瓢的人。
当然这还要去问春桃,这件事不着急,反正春桃已经被余颖控制住,想要寻死都找不到机会。
余颖已经等了十几年,也不怕在等一段时间。
至于李哲轩、蚨嫣然两个人,余颖已经也不打算怎么教训他们。
其实这两个人会落到什么下场,余颖已经不在意。
即使不知道他们到底会如何?但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毕竟只一条就让李哲轩没有什么好下场,让自己的妾冒充萧大娘子,还骗取诰命,就这一条欺君之罪,让李哲轩永世不得翻身。
当然蚨嫣然同样也有这样的罪过,同时还是谋杀原主的罪责。
事实上余颖的不出现,大大减轻了整个案子的难度。
所以余颖看着抖成一团的蚨嫣然,转身就走。
阿一已经把门打开,等余颖出来之后,又把门关上,然后送上帏帽。
这时候萧唯松也在注意着这种情况,看到余颖已经走出来,就连忙走过来。
在一旁刚才陪着萧唯松的狱卒,没有动,远远看着余颖走出来。
事实上余颖整张脸被青丝掩住一部分,但露出来的地方还是显得白的如玉,红的朱红,黑的黝黑,甚至看过来的眼神中很是冷漠。
美则美矣,但透着没有什么人气。
很快帷帽就遮住那张脸,让他们几个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另外他们很眼尖地发现,这位红衣人在走过来的时候,整个人仿佛没有踩在地上,而是漂浮在半空中。
看到这里,他们不由打了个哆嗦。
这真的不是鬼?
然后萧唯松开口问道:“怎么样?”
他的声音压得比较低,毕竟他不知道余颖的打算。
余颖点点头,没有说话,毕竟她的嗓音太过独特,一出声绝对是暴露。
然后萧唯松回过身,准备在前面带路,正看见那几个带着恐惧神情的狱卒,萧唯松一愕,然后就猛地醒悟过来,这几个人不会认为自己妹妹真的是鬼吧?
于是萧唯松说话了,他的语音中带着几分轻描淡写,就听他问道:“那么你穿的短跷,行动的时候,没有事吧。”
余颖摇摇头,依旧是没有说话。
看着他们一行人走远,那几个狱卒终于放下心来,因为刚才那一段场景,怎么看都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鬼气。
说实话,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刚才穿红衣的是人?还是鬼?
不过能听的出来,那人是被现在关在牢里的人给害过。
甚至应该是被那个罪妇给害死的,纵然他们一向是感觉自己是胆大的,但是这一刻却不由地感觉到一阵阴风。吹过的感觉,感觉腿软。
于是他们相互对视一眼,赶紧掏出酒壶灌了一大口,依旧是有些浑身冰冷的感觉。
就在这时候,另一处的人也走了出来,看到这几个吓成这样,有些好笑。
然后最前面的人,摇着一把纸扇说道:“好了,不要怕,那是人,不是鬼,没看见她还有影子吗?”
“可可是大人人,你没有注意到,她的脚脚没有沾地。”有人说道。
说话的人明显很害怕,所以上下牙齿有些止不住地撞击,甚至说话的时候,舌头都没有撸直,所以说起来话来,是结结巴巴的。
“哈哈!你们刚才没有听说她踩着短跷吗?”摇着纸扇的人笑眯眯地说,全然忘记他刚开始看见的时候,冷汗都冒出来,不敢乱动。
事实上,他一直在琢磨着萧大娘子为什么看上去,就如同脚没有沾地?
另外等到后来,他硬撑着看着,毕竟那只碗明明应该砸在萧大娘子身上,为什么会穿过去?这是怎么一回事?
当然因为他看见阿一做的小动作,所以恐惧感比较少。
等到萧唯松迎上,有些迷糊的脑袋才清醒过来,确认那一定是人,毕竟萧唯松和他妹妹一起生活了十多年。
所以他立马浑身来了力气,作为一个皇帝怎么能不如自己手下强,于是皇帝如同打了鸡血一样,满脸的兴奋,很有兴致走了出来。
看到软了腿的几个狱卒,皇帝立马感觉自己还是不错的,于是就多说了几句。
“啊!原来真的是人!”有狱卒道。
说话的时候,狱卒狠狠吐出一口气,不由回忆起他们刚才见过的人。
虽然说起来他们就没有看见她的正面,但是从背影到侧面,都证明是个美丽的女人。
当然她的美丽不是那种妖妖娆娆的美丽,就是在刚才他们以为是鬼的时候,都还是不得不承认女鬼很美。
现在回过头,回想一下,鬼气中却又透着不少的仙气,于是原本阴森的感觉外,又带着几许飘渺而神秘,真是美人。
等狱卒他们醒悟过来的时候,才发现这种美丽让人感觉有种膜拜的感觉,有心想要问是谁?
但是那些人已经走人,真的不知道是谁?
最终没有人敢问,毕竟连皇帝都冒出来,所以好奇心还是不要太旺盛的好。
事实上跟着皇帝的人,也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这位被萧唯松带过来的人,真的不是什么好欺负的人。

甚至在萧唯松他们走的时候,那个叫阿一的,眼睛朝他们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根本就是告诉他们,萧家的人知道还有第三波人马在。
其实这段时间,已经查出来是有人专门针对萧家。
对于这一点,皇帝也有些无奈,毕竟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皇子。
在萧唯松禀明皇帝,自己妹妹要看看那两个当事人之后,皇帝一下子来了兴趣,因为不知道萧家人会怎么对待那些狠手对付萧家的人?
甚至皇帝还专门问过他身边的心腹,在他们想来,萧家一定是好好揍李哲轩、蚨嫣然夫妻一顿。
只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萧家人真的只是看看,最多就是扮鬼吓人而已。
真的是,奇怪的萧家人。
别人知道的并不多,毕竟萧隐是个女人不需要到处宣传。
但皇帝是知道的,当他看到那个和萧唯松一起进来的女人,皇帝觉得应该是萧大娘子。
可是说,这是支撑皇帝没有倒下的重要原因,应该是人!
其他的人也有人有些犹豫,但是秉承一种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心态,也没有倒下。
哎,皇帝一直盯着余颖,实在是有些好奇,长得怎么样?
另外皇帝在仔细观察过余颖的行动之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没有察觉到萧隐是女的?!
因为她的行动就没有女性特有的柔美,比她们多了一些刚性,再加上哑喉咙,皇帝自然不会往那上面想。
只是皇帝在余颖进来的时候,明知道她是人,还是颇为吃惊的。
毕竟余颖给人的感觉是飘在地上,这一刻皇帝还是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搞错?
才会出了冷汗。
事实上,皇帝的心一会觉得是人,一会觉的是鬼。
一直的等到萧唯松谈到短跷,皇帝才明白为什么感觉余颖浮在空中?因为她穿了短的高跷。
甚至等皇帝出了天牢,还想着如果是他遇到这种情况,那么在见到自己仇人后,会恨不得亲手杀了他们。
但余颖的表现还是出乎他的意料,竟然很是平静,只不过看看,问问,就走了。
原因就是罪犯已经在天牢的原因,这个案子被皇帝所注意,如果萧大娘子肆意妄为的话,对萧唯松是个拖累。
事实上,这一点让皇帝感觉,当初萧大娘子嫁错了人,要是她嫁进别人家,绝对是个好主母。
但现在能看得出来,她不会嫁人了。
因为没有男人,能让她曲下身子。
当然皇帝是绝对没有想到让萧大娘子进自己后宫的,要是这位聪明能干的进来,老老实实还好,不老实弄死皇家的人,都有可能。
虽然皇帝知道萧家人不怎么惹事,但也绝对不怕事。
甚至是多年前的事就紧揪着不放,如果皇帝后宫里的妃嫔敢得罪这位,皇帝知道这位绝对不会含含糊糊的,想着方法也要把场子找回去不说。
甚至找场子的时候,绝对是撕破脸皮,挖出不少隐私来。
另外皇帝能看的出来,因为李哲轩的原因,萧家对莺莺燕燕多的人家,就没有什么好感,说不定一怒之下,会弄死自己当皇帝的。
所以皇帝只是想了一下开头,就立马收起这种念头。
想要娶现在的萧大娘子的男人,都是勇士,简直就是对上一只母老虎,不,比母老虎还要厉害。
不过她一直都是男装打扮,所以应该是没有这种勇士。
皇帝一方面松了一口气,一方面想看看萧家下一代会怎么样?
其实萧家还真的是会调教孩子,一个个兄弟姐妹之间,感情还是蛮不错的。
几个孩子,是萧唯松两个妻子先后生的,也就是有后娘。
作为后娘的张氏,虽然出身是小家,但其实她的娘家也是极为有素养的,知进退,识时务,就没有打算让张氏的孩子取代萧大郎的位置,这一点在继室里极为重要。
让皇帝不得不佩服萧唯松选对了继室,再加上有萧大娘子的帮助,所以萧家后院很稳,让皇帝在心里再一次唾骂了一顿李家人,一群蠢猪。
虽然李家公婆刚开始的时候,并不知道那个所谓的贵妾干的好事,但后来知道之后,竟然跟着隐瞒,结果现在看看他们的下场。
头一条就是欺君之罪,是要砍头的。
然后竟然联合外人打压自己的亲戚,以后还敢有人给李家联姻?
就是真的联姻,绝对也会防着李家。
另外李家心心念念保住的媳妇,就是一个插手政务、包揽讼事的蠢女人,这一条要是被读书人知道,只怕是引来不少唾骂。
不过皇帝是不打算管李家,这家蠢货还有一个作用,那就是警示,甚至可以趁机打压一批朝臣,看谁还敢利用职务之便竟然敢算计同僚?
有臣子不满意?
呵呵!
反正动乱结束也有几十年,于是天下的读书人多了起来,走了一个,说不定有十个人准备顶缺。
皇帝不差人跟着他干,看以后那些朝臣应该老实几分。
当然皇帝不认为朝臣结党的情况就此完结,顶多是老实一阵,又会复发。
所以皇帝感觉很头疼,但又不得不承认朝臣们之间不和睦,事实上很多时候有利于皇帝的统治。
毕竟他们都需要皇帝的支持,这就给了皇帝以操作的空间。
其实朝臣们之间的关系,真的是好成一个人,那么痛苦的可就是尊贵的皇帝。
这一点,皇帝很明白,萧唯松他们这些朝臣也很明白。
甚至余颖曾经和萧唯松谈起这种情况的时候,打了个比方:朝臣们之间,就如同被困在篓子里的螃蟹一样,彼此就是相互牵制。
如果有一只螃蟹准备爬出篓子,结果刚爬上去没有多远,就会N只螃蟹伸出钳子,把想要爬出去的螃蟹拽下来。
如此轮番,螃蟹们一只也跑不出篓子。
这就是螃蟹的天性,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明明这些螃蟹一只只排好就可以出去,但是天性难违。
余颖其实明白,人和人之间,同样的也是这个问题,人性是多变的,上一秒有可能为善,下一秒就可能因为别的原因,一下子为恶。
有时候,真的不能轻易相信别人。
这也没办法,毕竟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这句老话,是不少人亲身经历过的。
说起来原主不就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设防的人,结果死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碍了谁的事?很是迷茫。
其实原主的死,是多方面造成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