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实验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到了11月18日,随着气候的转凉,太平洋上的风浪也变得小了,玉龙号已经在目标海域进行了十几次试验,但是还是没有找到空间通道成。
今天是玉龙号的的第17次试验,所在的目标海域就是根据明朝史官笔记的内容,推算出来的可能性最大的海域,何龙带领的设备组,正在进行已最后的设备检测,上午8点45他们就会开始试验,目前玉龙号所在的区域是空间通道最可能存在的区域,根据计划空间通道的寻找要优先在奇点存在可能较大的地区开始。
玉龙号目前所在的这片海域,编号是南太平洋03区,南太平洋上得探索区域是根据明朝史官的记载,和历史上附近海域的多起失踪事件推算出来的,整个面积达到了5万多平方公里,其面积是除百慕大地区外最大的。那些陆地上的可疑地点,最多也就只有几百平方公里而已,南太平洋上得这片海域的面积,相当于整个地球需要考察区域面积的十分之一。
由于整个区域面积的巨大,这个海域被分为120个面积大致相等的小区,根据目前人类了解的关于空间奇点的情况来看,每个空间奇点都是相对固定的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寻找空间通道的实质就是寻找空间奇点。这些小区域面积划分就是根据空间奇点的存在范围而定的。
根据空间通道试验探索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这么大的范围毫不遗漏的查一边,每个区都要在不同地点至少进行4次空间通道开启试验,也就是一共要进行480次以上的试验。而实际上由于单向空间通道的成功率较小,在大部分时候都需要进行4次以上的试验。
虽然由于技术上的成熟,现在每次实验所需的能量已经大大减少,玉龙号的大功率核能转换器,产生的能源一天可以进行二次试验,加上有两套蓄能系统轮流蓄能,玉龙号每天都可以进行2次试验,不过即便如此要完成整个区域的探索,仍然要一年以上的时间。按照计划玉龙号的人员是可以轮换的,每隔2个月就会有运输机带着各国的人员前来替换。
目前Z国还有一艘海龙号科研船,正在接受改造,海龙号是玉龙号的同级科研船,这条船原本是在玉龙号开始建造前,就计划在玉龙号建成后开始建造的海事科研船,用以替代原来已经服役30多年的旧海龙船,但是由于玉龙号的建造计划的改变,原本需要玉龙号承担的科研任务没有了承接对象,于是海龙号就提前动工。
按照建造计划,海龙号在上个月开始安装科研设备,现在为了尽快完成海上空间通道的探索任务,新建成的海龙号也被转变为空间探索试验船,开始安装全套的空间通道探索设备,预计将在3个月后完成初步安装,再经过1个月的调试,就可以投入使用,分担玉龙号的任务。到时候玉龙号就可以有一段时间停下来进行设备的调整维护。
而目前世界上一共只有3条海上专用空间实验船,另两条船都是M国的,其他国家要么没有建造能力,要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没有大的海上探索目标,没有进行海上探索的动机。M国的两条船中,凯特号也是才下水不久的新船,另一条海鹰号是一条5年前下水的船,现在刚刚完成船载设备的更新,他们担任的是百慕大地区的探索任务。
虽然在几年前M国人就开始在百慕大进行同样的试验,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实验用的空间设备每次运转后,都要3天的时间进行蓄能,而且同样面积地区就算多做一倍的试验,也无法保证实验没有疏漏。所以在几年时间里也没有探索多少面积,至少相对于百慕大的面积来说,以完成探索的区域还是少数。
不过海上探索虽然任务繁重,但是比起陆地上的探索组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毕竟科研船可以带着设备到处跑,海上的研究员们基本只要专注试验就好了。而陆地上的研究组就必须即不断的带着设备转移阵地,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是每次设备的展开组装就要几天时间,再加上设备的调试等等,最少也要一周以上的时间才可以建成一个临时实验室。
而空间实验的设备都是极端精密的仪器,其运输装箱过程更是要小心翼翼,整个过程都需要研究员们亲自监视,以免那些军人运输队损坏那些精密的仪器。所以每次转移,不计算路上的时间,只算设备的收拢和展开,就需要大半个月的时间,陆上的十几个探索组的研究员们虽然分担的任务比较少,但是他们工作强度可要比海上的同行们强得多。

之所以空间探索设备要不断的转移,主要是因为空间通道探索设备的缺少,全球目前有40多个空间实验室,大部分都是原来的物质传输实验室改建的,他们的空间通道探索设备,大部分是原来的单物质传送实验设备改建而来,这些实验室同时还承担别的实验任务。而另外三分之一的实验室,是专门研究空间通道的实验室,其中大部分是国家支持或所有的实验室。
这些国立实验室,几乎都有可移动的空间通道探索设备,在获得新的技术资料后,各国就对自己的现有设备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的幅度并不大,主要是对磁能场约束器和供能系统的改进。实际上影响开启空间通道成功率的最大因素,就是在开启通道时能量流的细微变化。这方面的改进并不是很麻烦,所以原有的大部分设备只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改进就可以达到脱胎换骨的效果。
但是想要建造一套全新的设备,却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这可不是儿童玩的电子玩具,每一个仪器原件的细小差异,都有可能会把整套设备变成一堆无用的高价废铁,其制造工艺的复杂,对部件的高要求,使得即变各国全力的制造,也只能把原来耗时数年的设备建造时间,压缩为几个月时间。
在人类过去的历史中,发生过数以万计的神秘失踪事件,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人为的误传,或者是某些政府的秘密行动,和空间通道完全扯不上关系。但是很多事件由于年代久远,实在是无法查证了,加上空间奇点的重要意义,各国在删选的时候,也不敢把标准定的太严。
于是经过反复挑选,还是有几千次无法查证的可疑事件被挑选出来,而涉及这些事件的地点也有八百多个,除去海上比较集中的200多个地点以外,陆地上还有六百多个地点,其中少数一些已经进行过空间通道试验,甚至已经建立了空间实验室,已经排除了通往滞后空间的可能性。
由于数量太多,目前只是把那些可能性比较大的200多个地点挑选出来,列入首批调查目标。相对于十几探索套设备来说,只是完成对第一批地点的探索也至少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
上午8点35分,玉龙号的第17次空间通道寻找试验开始了。
“各部分开始进行最后的监测。”试验总指挥唐风雄通过通话器下令。
“能源系统供能正常。”
“电磁转换系统正常。”
“磁能约束装置正常。”
“安全备用能源线路正常。”
......
“各部分一切正常,所有人员已经着装防磁工作服,试验可以开始。”
“打开能源控制,空间通道试验编号017次开始,自动记录仪开始工作。”
(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忙,另外也在考虑这本书该如何写。
一开始的时候,《空间》的架构是在三个空间同时展开的,用某个小站编辑的话说,只是看构思的话是够得上史诗了,可惜以我的水平去写这个,就像3个月的婴儿舞动100斤的铁锤一样,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最初我是想以科幻为主线,把现实,两个异空间,星际都加在一起,可是多猪脚的类型在网上并不成功,于是就改成单猪脚路线,可惜我还是没写好啊。太多的内容,我根本驾驭不了,看的同志们也不尽兴,很多人都是只想看一个类型的,而我写得又不是那么轻松幽默,所以结局就是失败。
看起来扑街的命运是不可避免了,不过毕竟还是有几百个人在看,而且即使我不拉票,每天也有人在投票,所以如果就这么结束了,位面太对不起大家了。
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会把《空间》第一部的主要内容,重要情节都一一的写出来,各个角色也会全部亮相,估计还会有几万字,至少要让大家知道《空间》的全部架构情节,就算是交待第二部的前提背景好了。
交代完第一部以后,我就会写第二部,第一部内容300年以后的事情。相对来说,第二部的内容比较简单,也更符合网文的要求,基本都是星战的内容,当然我也会把第一部没有写的内容,在第二部中逐渐交待一下。
对不起各位了,我写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多一份收入,现在连签约都没有,在坚持下去实在有点难,所以我还是决定开第二部的新书了,好在新书依然是空间的内容,大家也不会觉得没头没尾的。不过我依然不会把猪脚变成动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