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英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训了一顿那个媚外的马洋后,我高兴地来到了教室
今天第一节课还是英语课,当然有了光脑的辅助我现在不在担心英语成绩了。所以我准备了一下,继续我的龙话语初级知识的学习。
。。。。。。
“这个张牧真是没看出来呀!这么好的英语水平都没看出来,平时隐藏的真深呀!今天非得揭开你的面具,让你成为我更进一步的垫脚石。”张牧的英语老师刘老师再去教室的途中想到。
还像往常一样,这位刘老师来到教室问了声好后,就开始让我们默写英文单词和短语。
。。。。。。
平常在英语课上,除非无聊至极的时候我动动笔在英语书上画画圆圈,符号什么的。否则一般在英语课上连笔都懒得动一下。今天我还和平常一样,拿出以前默写的一张废纸应付老师。反正我从来没交过,管它呢!
但是今天不一样。默写纸条刚收上去不一会,英语老师就把我叫了起来狠狠地说到:“张牧,这里怎么没有你默写的纸条呀?”
“大概是我忘了写名字了!”我辩解道。
这时,英语老师怒斥道:“胡说,这里根本就没有你那个性的蛛蛛爬字体!说为什么不叫上来?”
听到老师嘲笑我写的字,我有点恼怒的硬声回道:“英语单词我记不住,所以都不会写!”
英语老师想要拆穿我的伪装,说道:“真的吗?那昨天你读那段英文短文时怎么就这么流畅呢?”
“那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那篇文章我以前练口语时练过。英语我是一窍不通,大概因为我是华汉国人吧,我觉得这辈子英语都难学好了!”我自怜的说道。
英语老师快被我气炸了。
我心里很高兴,早晨刚教训崇洋媚外的马洋是思考的问题隐约得到了答案。现在学校培养出这么多崇洋媚外学生的原因就在于英语学习,其根源则在于英语老师爱国情感的缺失。
在平常的英语学习中,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会接触到西方的文化与思想。英语老师在教授这些知识时,没有尽到身为一名华汉国教师应当传承自己文化的职责。相反,英语老师中的大部分变成了西方文化的宣传员和讲解员。
他们一面不断的对学生们发着自己对国家、对生活的牢骚,一面宣泄着自己很深的美国情节,宣扬自己梦想中的西方富裕自在的美好生活。
他们宣扬着美国的繁荣,说着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繁荣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但经过一些人的加工想象,美国已经成了每个角落都闪着金光的风水宝地。
但是实际上,美国虽然拥有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整体生活水平较高,但贫困问题一直是一大困扰。在美国的各大城市,都有规模不小的穷人区。首都华盛顿的闹市区,街道两旁“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是那些拿着纸杯子要钱的穷人。美国人的概念是,你穷是因为你懒,没有必要同情。政府给他们发食品券,提供低价住房。但是并不等于他们不被忽视。
这些英语老师们也对对美国生活方式的无原则崇拜,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无拘无束就是美国生活方式的体现。向往这开大车,住别墅,挣美元。平常受了欺负,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这要在美国,算什么呀!”
其实,只要在美国住的时间稍长,就可以明显地感到,美国社会的阶层分得很清楚,主流社会概念清晰。主流社会控制着美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影响力强大,他们的孩子也基本上生下来就被决定了今后的生活道路。美国的生活方式,绝对不是片面的吃汉堡,喝可乐,听摇滚,快车,随随便便地结婚离婚。看看布什的母亲芭芭拉和夫人劳拉,再看看尼可·基德曼,怎么可能下结论后者就代表美国的生活方式呢?
此外这些英语老师们欺负我们中学生涉世不深,头脑天真的阶段宣扬的美国的自由,特别是新闻自由和美国的政治,现在在我经常关注世界大势的高中文科学生来看,是多么的可笑!
新闻自由这一点在国内,是误解最深,也是争论最大的。“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算新闻”之类。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一个大原则下进行的。那就是美国新闻界强烈的一致意识: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凡是美国做的事都是对的,和美国不一样的想法就是错的,不照美国规矩行事的国家都是邪恶的。这一点从美国各大媒体的报道中不难看出来。
平时美国媒体的报道看起来五花八门,包括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都敢往外揭。但是如果事关国家利益,主流媒体就会众口一词,一致对外。科索沃战争时期,有过任何一点质疑么?美国主流媒体负责人自己都说,每天早晨一上班,头等大事就是看《纽约时报》的社论。不为别的,就是要为自己的报纸“定方向”。美国媒体平时各说各的话,背后其实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一个是党派利益,一个是经济利益。尼克松和克林顿,就是当了党派之争的“炮灰”。

至于美国的政治,就像一个大舞台,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非凡。于是我们一些同胞就看戏入了迷,以为美国政治真的那么透明,那么干净。再一提到国内的贪污,就更痛心疾首了:“看看人家!”这让我想起《围城》里的一句话,大意是说,贪官不肯放下身段去偷钱袋,是因为钱袋里的钱太少,根本不值一偷。同样,美国大致是不会出贪污案的,因为美国的政界人士几乎根本不用。首先,你要是没钱,根本就从不了政。
要想当官,不论哪一级吧,总要竞选,竞选就要有经费,就要拉赞助。赞助拉得多,以后高升的希望就大。做到州长的,哪个背后都得有几个响当当的大财团。总统竞选就更不用说了。其次,所有从政的人,从政坛退下之后,都自己“下海”或是做顾问,根据在任时的级别,收入各有不同,但都极为可观。这些人靠的,全是当初政坛上的老关系。美国还有一些团体专靠吃政治饭发财的。
他们举行各种集资晚宴,每个桌上请来各路政坛人士,再留一些空位给各大公司。每个空位都有明码标价,要想参加的公司就要掏钱。集来的钱,用于竞选,搞大型活动等等,提高政界人士声望。所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全用不着背后塞钱送礼,而是把公开化,合理合法化了。
我记得小学时,当我们这些小学生还不知道每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是圣诞节的时候,是那些英语老师首先利用课堂小游戏和作业的形式让我们学习圣诞歌曲,接受了第一次的西方文化的洗礼。
接着在初中,高中中他们不断的开赞扬般的给我们讲述西方圣诞节的来历与度过的方法,甚至有的英文老师还会给你讲授基督教的教义和西方国家的强大。时时刻刻的灌溉着由我们小学时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一粒崇洋媚外的种子生出的崇洋媚外的树苗,让学生们看待西方的目光从平视不知不觉的变成了仰视。
就在我想这个问题时,英语老师下面的话更证明了我的想法。
这时英语老师气愤的说道:“张牧,学不学英语是你的自由。但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的话,你最好了解一下华汉国的现状。华汉国现在是比较自由,但是在英语方面还是很严格的。你可以不学英语,但是你的英语不过关的话你在华汉国这片土地上将寸步难行。”
“就目前来看,你现在英语的不好,你就考不了好的中学,进不了好的大学。前几年,一个报考华汉国现当代甚至华汉国古代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达"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水平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但是就算你进了大学,你英语不好,你还是不能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以后毕业以后,你英语不过关同样可以影响你的求职,升迁和出国深造。此外,你不学英语,你就。。。。。。”
英语老师最后疯狂的说道:“虽然可能说的有点过,但是现在也可以这么说华汉国现在就相当于英殖民时期的,你除了学英语,否则你在这个社会很难有出头之日。”
我听完老师的话后,突然想着到老爸与一名大学教授聊天时,那名教授地感叹。
当时那个教授感叹道:“某某同学专业优异,此次英语稍差而无法招纳门下。最后,由于那名同学英语距线一两分,经导师多方奔走才"拉"了进来,但补那一两分之缺却补交了数万元,穷学生背着沉重的债务,又如何专心学业?”
“这就是华汉国的英语教育吗?这种殖民式英语还会持续多久?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拥有了光脑的我该为皇汉这个苦难的名族做点什么呢!。。。。。。”我抚摸了一下手臂上的光脑后,趴在桌子上沉思着。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