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正义难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全世界都能绝望,但至少有两人不会,一是跟随致都多年的老冯,还有一个便是李瑾,他对于敢于对抗权贵的人有着十二分的敬意,不管他们这样作是否值得,是否能有好的结果。在他看来,只要有人能有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就有希望,不管此人最后能否达到目的,抑或是粉身碎骨,至少是有价值的。
虽然他跟随致都才一个来月,了解尚不深入,但有些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人极其深刻的印象,致都就是如此,不畏强权,“不知变通”的性格让他显得有些另类。
许贾跟着马林上了城楼,对着瘫软的父亲眨了眨眼,示意他安心,接着在致都跟前跪下,恳求放许仑一条生路,而许家定会感恩戴德,为国效力。
城楼下的人自然不知道上面在说什么,只能远远看见许家跪在地上念念叨叨,估摸着是在讨价还价,遂心生不满,起哄喧闹起来。
城楼上的赵然也心生踌躇。
“许家为雁门郡所做之事,本官十分感佩,许公去后,本官自当为他守上三天。但法令如山,岂能有半点私情?”致都慨然答道,目光向下斜视了一眼已吓得满身筛糠的许仑,又看了看依旧满面春风的许贾。
许贾生得十分俊俏,与他老子完全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五官精雕细琢,却不像常见的富家子弟般带有浪荡的公子哥的纨绔气质,想必这也与商人社会地位低有关,在他没有攀上足够硬的后台前,即便富甲天下,也只是草根。
李瑾见这对父子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差异,已经认定许家的真正主心骨是年轻俊俏的许贾,此人低调谦逊,临危不惧,巧于辞令。假以时日,必定成为一号人物。
许贾听到致都的话语并没有惊慌,依旧不动声色,颇为客气的说:“法理莫过于人情,暴秦那种严刑峻法已经不适用于我大汉天朝。先帝早已废除种种酷刑,各地也均有以币充罪,适量减轻刑罚的惯例。”
此言一出,连李瑾都觉得似乎很正常,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其中又以权钱交易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花钱抵罪的说法听来都已经麻木了,感觉似乎很正常。
但致都或许不会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他的双眼中闪着愤怒的神色:“其余各郡本官管不着,但在本官治下,绝容不得徇私枉法。杀人者当斩!”
许贾突然一改和善恭谨的面孔,发出一声冷哼:“致大人,善无城内的军需,装备,不少是由小人备置,雁门郡并不富庶,若是小人这里出现些许困难,恐怕士兵们的粮饷装备就会有些小问题了,弟兄们恐怕就得饿着肚子打仗了,致大人以为如何?”许贾道完此言,嘴角微微上翘,一副不屑的模样,那架势相当欠揍。
李瑾听得颇为刺耳,真想扑上去给那家伙两个狠狠的耳光,但他知道不能。这更加肯定了李瑾对他的评价,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但是否能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栋梁还很难说,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更多的用在了其他地方。看来常年捐助军费并非真正的爱国之举,而是一种投资。让整个雁门郡少不了他,避免商人常有的那种有钱无势,看着别人脸色过日子的局面。

这时连旁边依旧跪着的许仑也现出了血色,看到了一线生的希望,而赵然则低头沉思,这样的时候,他不是在担心致都能否为他主持公道,似乎更在乎许贾所言的关于弟兄们装备的问题,为了自己一人而连累所有受苦受难的兄弟,又于心何忍?
致都沉默了片刻,将拳头在袖中狠狠捏了捏,然后冷冰冰对许贾言道:“弟兄们的吃穿本官自会想办法,朝中也会拨款,许家对善无城作的一切,本官很感激,致都在此代表全城百姓对徐公子表示谢意。”说罢双手一辑,真还行了一个礼,让许贾有些措手不及。
城下的百姓不知上面在说什么,但却将致都行礼的动作看了个清清楚楚,堂堂太守向一个商人行礼!还道致都已经被许贾的财富所击溃,看来许仑无法无天的日子还得继续下去。立即就有人喧哗起来,人就是这样,一旦有人牵头,就立即会有一大群人跟着起哄,眼看场面越来越乱,士兵们又不忍对着父老乡亲们动刀动枪,形势越发混乱,差点失去控制。
“噤声!”一个怒雷般的声音从城墙上发散开来,带着气势与威严,震撼人的耳膜,让混乱的局面片刻安静了下来。众人收摄心神,仰望着城墙上那个魁梧的身影,在这一刻,真如“苍鹰”一般雄浑,睥睨天地。
“许仑强抢民女,害死老妇,违反乱纪,按律当诛。”致都的双眼闪动着寒光,一字一句的喊道,这凌厉的音色进入众人的耳膜,却让人感觉到一股暖流,这是正义的温度。
许贾突然慌了阵脚,在他年轻的脸上再也看不到常有的那种从容与谦和,他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喊道:“致都,你以为你能有多大能耐,朝中的军费都发到这里来么?想必你心里比谁都清楚。别人不知你为何来此做郡守,我许贾可是明了,竟然到此避祸,奉劝你莫要赶尽杀绝,否则下一个掉脑袋的就是你致都。”
许贾的叫喊极为疯狂,连城下的民众也听了个明白,一时怔怔呆在当场。
朝中的军费?这向来是传说中的物事,戍守边疆,抵御匈奴,耗费甚为巨大,不是一点点银钱就能办到的。国库的钱也是取之于民,自文帝以来,大汉奉行黄老之学,采用休养生息的策略全力促发展,赋税很低,养不起太过庞大的军队,因而除了服兵役戍守的青年,大多采用的是闲时种田,事起执戈的民兵,武器装备大多是自备。而作为战火不息的雁门郡,民兵基本就没了作农民的时间,因此税收更是老大难问题,而这样一群穷困潦倒之人,又如何自备武器?朝中或许是有些许拨款的,但也是杯水车薪,况且谁知道在中途要被截留掉多少?许贾要真是撒手不管,还真是有饿肚子的可能。
赵然更是听得明白,为了自己,所有的弟兄们得饿肚子,就连太守大人也有可能因此得祸。他的心中涌起一阵波澜,如刀绞般撕心裂肺:自己的丧母之仇与全城弟兄相比,孰轻孰重?并且还关联着致都的安危。
李瑾也在想:权衡利弊,这次应该是得过且过了。理想是鸡蛋,现实是石头。
不知致都这酷吏会如何看待这样的现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