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雁门风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游山玩水过去,哪有半点亡命天涯的模样?李瑾顿觉自己将事件想得太为严重了,毕竟还有陛下在撑着腰,太后即使再抓狂,在长安城外,她的触手定是不及陛下。况且出了天子脚下,就像出笼之鸟,连空气也便清新澄澈。
但随着向北行,气温逐渐降低,让习惯了温暖舒适气候的李瑾颇不习惯,好在平阳公主为他预备了不少衣裳,这时便派上了用场。问题是致都两手空空,没点出远门的准备,自然又少不了对李瑾搜刮一番,李瑾有苦难言:这年头,当官的确实厉害。
再往北行,空气中竟已夹杂了飘絮,地面上也贴着一层薄薄的雪水,马车也容易打滑,李瑾还有些不适应这样的气候,但没得选择,谁叫他在逃命呢,毕竟不是旅游。
刚出长安时的那股兴奋劲早已一点一点被残酷的气候消磨殆尽,并且越靠近雁门郡,就感觉越不太平,匈奴的威胁无处不在,这是在长安的感觉不到的。路过好几个郡,不少城市都被匈奴侵袭过,城墙破破烂烂,街道无人清扫,城里人心浮动,几个大的客栈酒肆还能靠着财大势粗勉力维持,稍微小点的经过几番打砸抢,也就关门大吉。李瑾心里骂道:***,还学小日本不是?玩“三光”。
以前看历史书上,老是反复念叨着汉武帝时对匈奴的几次大捷,似乎给人感觉匈奴总是跑龙套的角色,成为几位名将的垫脚石和时代的注脚,似乎就只有当年的“白登之围”风光了一次,冒顿那疯子般的领袖实在是百年难遇。
但现在看来,历史总是有侧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胜利者得到的正面描写当然要多出那么一点。现实的情况下,在大汉的北方,至少李瑾所经之处,匈奴的铁蹄无时不刻不在困扰着这里的人民,人人闻之色变。
而这里还不是大汉版图的最北方,离匈奴稍稍有些距离,真是不敢想象作为门户的雁门郡会是怎样一番景象。看来致都这雁门郡守绝对不是一个好干的差事,李瑾甚至怀疑,景帝是不是故意将致都调派到雁门来抵御匈奴?
不过若真是出于此番考虑,那自己这个添头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经过月余的奔波,经过河东,上党,太原等地,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雁门郡。
雁门郡是抵御匈奴侵袭的门户,辖有14县,虽不太富庶,人口倒也不算稀少,若是在太平时节,做做此郡的太守,也算的上是封疆大吏了。但在现下这烽烟正浓的时刻,来此作官实际上也是一种折磨,兵荒马乱的,油水不太好剐,还随时可能丢了性命。威胁不仅在于如狼似虎的匈奴,或许还在于身处大后方的长安。
致都的面色一直很严峻,但这并非他在为这个没有油水的职位而郁闷,他向来如此,而此刻尤为突出,匈奴的残暴和众生的惨相显是触动了他的神经。前几日还时不时有一搭无一搭地与李瑾闲扯几句,但随着北上的路途,渐渐连说话的兴趣也欠奉。李瑾虽甚感无趣,但也不便表露半分,致都酷烈的眼神看看都让他心悸。
进入雁门郡后,首先到达的是平城,当年著名的“白登之围”就发生在这里,汉高祖刘邦老爷子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开拔而来,本以为对付小小的匈奴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谁知却被冒顿弄得丢盔卸甲,屁滚尿流,在平城窝了数日,弹尽粮绝,情形与当年围困楚霸王项羽于垓下的“四面楚歌”何其相似,只是换了角色。但刘邦就是刘邦,绝不同于项羽,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是他的成功之道,虽然有时显得没有骨气,但与争霸天下的宏图大业相比,骨气有时确实不值一提。尽管李瑾更为欣赏项羽,但也不得不承认,刘邦这混混确实有一套。

采用陈平的计策,刘邦成功的疏通了冒顿的爱妃,并间接说服了冒顿,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后,灰溜溜的回到长安,从此大汉的边疆就没了宁日。
不知这时去参观“名胜古迹”用不用买门票?如果是免费,李瑾倒是想去瞻仰一下“遗容”。
遗憾的是李瑾并没有赢得这样的时间,雁门郡这边的官兵听闻致都即将上任的消息,早已做好了安排。
对为官之人而言,驿馆向来是最得不到休息的地点。
“小人马林,拜见大人。”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带着一群老老少少的跟班迎了上来,显然他是这群跟班的形象代言人,他一带头跪下行礼,后面的人也立即跟着依葫芦画瓢,什么“大人到此乃万民之福”,“恭祝大人步步高升”之类的话语此起彼伏。
李瑾仔细打量起这个自称马林的年轻小伙子,不得不说,这小子长得很俊俏,身材虽然不高,但很匀称,五官很精致,透着一股机灵劲。穿着却很平凡,虽然是一大群随从的形象代言人,但实际上大家的穿戴却差不多,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事实:他也是随从。
“小人从今天起,就是大人的侍从了,大人但有什么吩咐,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套说辞天花滥缀,充分印证了李瑾对他的评价。
虽然一个官员的贴身侍从基本都是自己的嫡系,但无奈致都压根就没有什么嫡系,他就好与有钱人作对,因此理所当然的发不了财,而一个没有钱的官员是养不了所谓嫡系的,是以此番来雁门郡赴任,身边也只有车夫老冯一人。
这些随从想必都是当地的官员特地为致都备下的。
“马林是么?带着你的人走吧,本官不需要什么随从,向来是孑然一身,人多了反而不大习惯。”致都用他冷冰冰的眼神瞪了马林一眼,冷冷的说。
谁料马林突然将头磕得砰砰作响,一个劲的央求:“小人平生所佩者,唯大人耳,日思夜想,终于能得机会追随于大人左右,但求能兢兢业业,为大人分忧,平生再无他愿。大人英名之盛,在雁门早已无人能出其右,小人就盼着能随大人上疆场,击匈奴,保我家乡平安。”
李瑾还从未想过,致都居然还在此地有如此的知名度。若是有机会,可得好好调查一番,看这致都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致都沉默半晌,答道:“你留下吧,但其余人就各自散了,回家与亲人团聚吧,老冯,给一人发点银子,聊表心意。”接着望着老冯,对准李瑾的方向眨了眨眼睛,老冯自然省得其中意味,李瑾痛苦的闭上双眼:强盗啊!没钱还要充大方,却是用别人的银子。难道自己还成了自动取款机?这世界还有没有天理!
取吧取吧,等你取到17万,咱也判你个无期徒刑!
马林自是千恩万谢,而众人在取了李瑾含泪拿出的“血汗钱”后,也高兴地散了。
李瑾还在伤心欲绝,突然驿馆外又传来一片敲锣打鼓的声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