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热火朝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节热火朝天
七个人要想对付几百个鬼子,显然是不可能的。尽管,卫华在上次任务的时候,一人一刀宰杀鬼子三千。其实那次有许多巧合和运气的成份。再加上鬼子疏于防范,这才让卫华捡了一个大便宜。真要正面冲突,卫华也只有败逃的份。在这里可不能败逃啊,因为这里没有620团,没有义勇军大部队,只要七个人一退,数百乡亲都要遭秧了。
部队不缺枪,这次小规模的战斗,缴获了二十八枝三八步枪(损坏四把,卫华一刀下去,连人带枪都是两截)、一挺歪把子轻机枪(损坏,被龙将军炸的)、一支南部式手枪、一支盒子炮。
缺的是兵。
乡亲们对义勇军还有疑虑,没几个肯来当兵。不过,很快就不缺了。因为包括王麻子在内还活着的十八个伪军。全部留了下来。
这些伪军的加入,很具有戏剧性。屠倭苦心婆心磨了半开嘴皮子:从国际形式到爱国主义;从日本的狼子野心,到我们为什么贫穷;从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到义勇军的神勇无敌,全都说到了。这些伪军可是大开了眼界,临到最后,还是想要领了路费回家。
为啥?
有担心家人安危的,有嫌危险的,有嫌没前途的……种种理由,五花八门。
王麻子跳到桌上,骂了一句,所有人都留下了。
“妈了个巴子的,都他妈的是瞎子、孬种、笨蛋!昨天卫司令为了我们挡了一枪,你们都没有看到吗?也不想一想,像这么好的长官,到哪里去寻?怕死是不?老子也怕死,但老子不愿窝窝囊囊的死,你们回去了,日本人问起,那些鬼子咋没有回来?你们咱回答?日本人能饶得了我们吗?横竖是一死,不如和鬼子拼了。咱也能有像那些大英雄一样,死得壮烈。你们咱就这么想不开,笨呢?”
伪军俘虏一听,一方面觉得卫司令对他们好,另一方面认为,回去也是死路一条。于是都留了下来。而且还互相监督着,深怕其中有人开心差,跑回去了。现在鬼子还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要是有人回去一说,鬼子还不活剐了自己的亲人?
到第三天,又有新的困难出现——枪不够用了。
不是因为枪少了,而是因为人多了。
屠倭学自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威力无穷啊。开群众大会,演大戏,帮老百姓做事,发放抚恤金。再加上团结富农和地主的政策,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极端做法,实行减租减息。赢得了刁翎村群众的一致拥护。
地主富农减租减息,利益受损,还会拥护?
这就想看工作是怎么做的,话是怎么说的?
倭屠将地主富农召集起来,问:你们想不想多赚钱?
想。
如果农民交不起租,付不起高昂的利息怎么办?
天天上门逼债,再不行,打断他的泥腿,剁掉他的手。
倭屠摇头道:“没有了手脚,欠债人只会更穷,更还不起你们的钱。最终我们的债,不但要不回来,而且还会讨得骂名。人要是急了,什么事做不出来?既便不造反,也会上山当胡子,然后领着人马和我们算总账。这样,就没人给我们做工,更没有人给我们种田。我们自己又种不了那么多,最终落得一个人财两空。”
怎么办?地主富农当中,相对读书识字人多,知道倭屠所说的都是实情。
屠倭道:“减租减息啊。让穷人种的田能够养活自己,让欠债的人,能够有机会重新生产,赚钱还债。这样穷人就不会逃亡了,也不会背井离乡的出去躲债。他们会感激我们!无论是鬼子来了,还是胡子来了,乡里乡亲的,只要一声招呼,这些受恩的人,能不效死力,以报答我们的恩惠吗?我们睡觉也能安稳,是不?”
地主富农们纷纷点头,大赞“政委”的办法好。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政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谈到“减多少?”的问题时,这些人的守财奴本性又暴露出来了。最多只肯减二成。屠倭不和他们争辨,而是和他们算账。
怎么算,当然是算生活成本。
照现代工资学理论,人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个人生存所需。主要包括衣食住行。
个人发展所需,如读书识字,技能培训等等。
家庭生存和发展所需。人总是要死的,这就需要养育后代。而养育后代,最基本的单元就是家庭。
应对风险所需。人会生病,会出事故,在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保险。但在这里,没有保险制度,只能依靠“家庭保险”,即有一定的余资,应对风险。这一项同样不可缺少,否则的话,一场小病就足以毁掉一个家庭。
娱乐所需。没有娱乐,人就没有动力。整天暗无天日的工作,谁受得了?非但不利于增加财富,反而会因为工作效率的降低,而导致财富积累速度的变慢。
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在这五方面保证人民的生活,那么这个社会就是良性的社会,就能健康的发展,否则的话就是杀鸡取卵。

将各种种样的成本加进来,再参照当时的平均物价指数,地主富农们终于发现,原来租子最多收到三成,而年利息最多收到百分之十。否则的话,就是在杀鸡取卵,与人民为敌。这些数字都是地主富农们自己算出来的结果,自然口服心服,爽快的去做了。
同时他们对义勇军,对屠倭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此新鲜的方法,他们听都没有听说过啊。恐怕洋学生,也不懂吧,屠倭是怎么知道的?
临走了,屠倭又建议他们将家中的逃债死债,全都拿出来,当着村民的面烧了。
这倒不用屠倭多费唇舌,他们自己就想通了。反正是收不回来的钱,烧了,自己没有损失,还能搏个好名声。
烧欠债,宣布减租减息的那一天,整个刁翎村的人男女老幼都来了,比过年还热闹。欢呼的热烈场面,可以将水给烧开。
大会开过,一百多青壮不愿散去,全都要求当兵。
屠倭从中挑选最精壮的三十余人,编入义勇军,由屠夫日日操练。剩下的人编入村卫队,他们不脱离生产,不领军饷,由雷老虎负责训练。
枪和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军费问题。
村民们太苦了,一个仅千把人的村了,是不可能养活四五十人的脱产游击队的。游击队并不指望村民们供应。好在卫华他们的背包中,有不少的银元。集在一起,总计五千之多。屠倭毫不客气的将这些银元都给没收充公了,由他管理。并规定,以后每人每月发放一个银元,官兵一致!
屠倭的做法,给自己赢得了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好绰号”:吝啬鬼!
一切准备就绪,将王麻子放了回去,左等右等却不见王麻子领着鬼子来。
龙将军问道:“你们放王麻子走时,有没有留个把柄?”
卫华:“什么把柄?”
龙将军:“效忠书啊。你们怎么办事的?”
屠倭脸刷的一下就红了,暗骂自己还是太嫩,连这么重大的事都给忘了。没有效忠书,王麻子一到城里,就变脸了,反而将这里的情况一五一十的报告给鬼子。这还不给游击队带来灭顶之灾?也许游击队还能上山路吧,但是乡亲们,可不行,到时候鬼子来个屠村……
如果有效忠书就不用担心这些了,假如王麻子要变脸的话,只需将效忠书往鬼子手中一送,王麻子就死定了。王麻子也不笨,他不会不考虑自己的小命的问题。
卫华给屠倭解围道:“这样也好,那时候,我一刀劈了王麻子,正好给张民兄弟报仇。”
众人正苦恼着,侦察班的李啸冲了进来。他大喊:“鬼子来了。”
“有多少!”众人一喜,心想,王麻子守信啊。
“几百个!”
“有多少挺机枪?”
“几挺,不是,十几挺。”
在组建游击队的过程中,最让人头痛,并且难以克服的问题就是队员们的文化素质问题。这些人,普遍是文盲。想要教文盲精细侦察:如数清楚敌人的数量、装备,是件根本不可能的事。卫华只好将头脑灵活的一点的,编进侦察班。但这些不识字的侦察员口中,得到的,永远只有诸如几个、几十、几百这样的模糊数字了。
卫华道:“我去看看!”他行动如风,话未说完,人已到了门外,外作一溜残影,飞奔而去。李啸等人为之咋舌。
屠倭问龙将军道:“龙大哥,你说,王麻子是变节了,带着鬼子过来扫荡,还是照原计划?”
龙将军想了一会,道:“前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假如,鬼子如果只是对付游击队,不会带这么多人来。”
“不过,我还是不能肯定。”屠倭道:“上次,鬼子一个班再加上二个班的伪军,总共有三十多人,被游击队打得全军覆没。如果我是鬼子指挥官,我会认为,游击至少有一百人以上。对付一百人的游击队,我至少出动二到三百人。如果有可能,我会将所有的部队都带来,以达到七倍于敌的绝对优势。所以,出现这几百个鬼子,并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龙将军道:“鬼子骄横惯了,根本就不把中**队看在眼里,更何况我们这些游击队呢?上次对付有上千人的刁翎村,仅来了三个班,就是因为这种心态。这次怎么可能,变得小心起来?”
屠倭:“如果照这种心理,你认为鬼子会出多少兵?”
龙将军:“二百人顶天了。”
屠倭苦笑起来,因为李啸报告的是几百人。而二百人,正好在几百人的虚数范围之内,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判断鬼子王麻子是否真的变节了。没有准确的情报,也就不能制定相应的战术。
没有文化的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就在于此。
屠倭道:“北面也需强化侦察!小心鬼子两路夹击!”
雷老虎起身道:“我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