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阿哥夺位无望(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上文)
胤禩的生母虽然地位卑下,但他的福晋在这方面则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胤禩的福晋乌雅氏是安亲王岳乐之外孙女,安亲王岳乐则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儿子;另外,乌雅氏的外祖母还是索额图的妹妹,算起来也是显赫的皇族。岳乐初封为镇国公,后因为屡立战功,顺治十四年(1659年)晋为安亲王,卒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岳乐死后,其爵位由长子少安郡王玛尔浑继承,他与他的两个弟弟景熙和吴尔占在朝中都占据要职,而且都是胤禩的支持者。胤禩与乌雅氏的婚姻,大大减弱了其生母地位卑微而带来的影响,也对他在宗室中赢得广泛的支持大有帮助。至少,以乌雅氏在宗室里的地位,完全具备未来皇后的资格。
但很可惜的是,乌雅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胤禩生母地位卑贱的缺陷,但其为人和作风却招来了康熙的反感。原来,乌雅氏自幼长在外公家,颇受安亲王岳乐和舅舅们的宠爱。由此,乌雅氏从小就性格泼辣,为人专横,用现在的话来说,胤禩就是个“妻管严”。据胤禟的侍读兼管家秦道然说,在胤禩府中,乌雅氏才是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对此,康熙极为的不满。他曾于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指责说:“胤禩素受制于妻,任其嫉妒行恶,是以胤禩迄今未生子”。原来,乌雅氏没有生育能力,但她又不准胤禩纳妾,这导致胤禩长期没有子女。康熙一贯信奉多子多福,眼见胤禩的哥哥们大都有十多个子女,而胤禩却因为不敢纳妾而一个子女都没有,心里自然十分恼火。由此,康熙狠狠斥责了这个儿媳妇的“恶行”,并说她的恶德来自其外祖父安亲王岳乐,估计老爷子对自己的儿子连媳妇都搞不定也是愤愤不平。
不过,有一点很有意思,康熙在斥责胤禩“受制于妻,迄今未生子”的时候,其实胤禩已经有了一个儿子。据《爱新觉罗宗谱》记载,胤禩之子弘旺(后被雍正改名为“菩萨保”)于“康熙四十七年戊子正月初五日寅时生,庶母张氏张之碧之女”,也就是说,当时胤禩的儿子弘旺应该有十个月了。康熙的这个误会,或许是康熙的孙辈太多,康熙一时激动忘记了;或许二十八岁的胤禩一直没有子女,这个印象在康熙的脑海中太深了。

胤禩一生,膝下单薄,只有一子一女,在康熙的儿子里面是最少的。若按现在的观念,胤禩夫妻的关系不但有利于计划生育,而且算得上是尊重女性的典范。但就当时而言,胤禩只有一个儿子,这对于他争夺储位是十分不利的。看来,胤禩是走在时代前列了。
再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胤礽再度被废,而曾力推胤禩为接班人的马齐再度被起用。听到这个消息后,“八王党”的人纷纷额手称庆,胤禩也兴奋了起来。在他的眼里,这等于是宣布当年复立胤礽为太子是错误之举,而自己因被众大臣保举反被连累,也应该到了平反之日了。
乌云散去,希望重生,被喜悦冲昏了头脑的胤禩悄悄的跑到康熙那里,十分诡秘的说:“(要是大臣们再推举我的话,)我如今该怎样做?”接着又故做烦恼的说:“我情愿卧病不起。”胤禩的意思是说,要不我就装病,免得再有保荐我的事情。这个举动倒有点当年胤褆愚蠢之举的几分风采,看来惠妃纳喇氏**来的人果然很有才。
康熙一看他那欲说还休的样子,气不打一处来,当场就斥责道:“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朕乎?伊以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视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
康熙的话,给了胤禩一闷棍。他见自讨没趣,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未完待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