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太子党人抱成团(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对胤礽不满,胤礽私下里还对康熙还怨气冲天呢。
尽管胤礽从一出生开始,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爷,但他还不满意,常跟人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其怨恨之心,可见一斑。胤礽这种大不敬的话,简直就是希望自己的老爸早点去见阎王,让他能够早日登基!看来,这皇帝是不能长寿的!
胤礽的太子地位,加上他也的确有点才能,康熙出征或者出巡的时候,往往会让他留在京师代理朝政,这时间一长,太子的身边便聚集了一帮子趋炎附势的小人,这些人认为康熙日渐衰老,反正以后要把皇帝宝座交给胤礽的,何不乘现在就赶紧巴解,打下基础,日后也好加功进爵,岂不美哉?
当时朝廷中有这种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即以胤礽的外叔公索额图为首。索额图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初期辅政四大臣之首的索尼之子,也是已故皇后赫舍里氏的亲叔叔。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索尼去世后,索额图作为索尼的次子,以其皇亲国戚的特殊地位而跻身于朝廷命官之列。最开始的时候,索额图只是宫中的侍卫官,但因为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索额图很快便飞黄腾达,在索尼死后的第二年,索额图便被提拔任吏部右侍郎。
在力擒鳌拜的突击行动中,索额图曾立下大功。康熙当时以下棋为借口,专门把索额图召进宫中细加谋划,最后采取突袭的方式,逮捕并惩办了鳌拜及其党羽,康熙这才真正主持朝政。为此,索额图也升任为国史院大学士,一年后又加封保和殿大学士,一直到康熙十九年(1680年)八月离任。在这十年中,索额图权倾一时,成为当时朝廷里最有权势的大臣,人称“索相”。
当时朝中还有个厉害人物,那就是人称“明相”的满洲大学士明珠。明珠的妹妹是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纳嘛氏,他的地位虽然不如索额图显贵,但也是皇亲国戚,明珠本人也有点本事。明珠在帮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中功劳不小,在康熙前期也颇受重用,当时和索额图势力相当,不相上下。当时就流传这样一首民谚说,“要做官,问索三;要讲情,问老明”。

索额图和明珠两人政见不同,早有夙怨,又因为争宠,两人经常相互倾轧,彼此争斗不休。不过,他们也有共同点,那就是都喜欢擅权。就特点而言,索额图过于嚣张,而明珠偏于阴险,所以又有民谚说:“天要平,杀老索;天要安,杀老明”。康熙对这两人很了解,经常在他们之间**平衡,让他们相互制约,防止一人坐大。
在忠于康熙这个问题上,索额图和明珠没有区别,但在对待储君的问题上,两人因为家族的关系,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对象。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外叔公,自然要保护胤礽的地位;而明珠是大阿哥胤褆的亲舅舅,自然是力捧自己的亲外甥。加上胤褆是康熙的长子,本比胤礽要大两岁,却屈居太子之下,胤褆虽然一直心怀不满,但却只能暂时隐忍未发。明珠做舅舅的,当然对这个外甥的心思清楚得很。
为了让自己的家族以后能够长久的荣华富贵,鸡犬升天,明珠也一直在等待时机,积极筹划,他一方面鼓励大阿哥在康熙面前表现积极一点,多寻找机会建功立业,以博得康熙的好感;另一方面,明珠又利用自己的地位,拉拢朝中大臣,如大学士余国柱、户部尚书佛伦和刑部尚书徐乾学等人,隐然形成“皇长子党”,和索额图的“太子党”相抗衡。这些人在朝廷中彼此争权夺利,毫不退让,最终引起了康熙的注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