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我们团机关的女兵当中,能经我获准进入我的暗室的女兵没有几个。暗室就是暗室,它是没有阳光甚至没有光亮的地方,既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也确实是个是非之地。所以我对进入暗室的每一个人,都是慎而又慎的。有趣的是,又是很巧合的,曾经到过暗室的女兵,有三个来的次数最多的,她们的名字都带着一个“宁”字。想必这也是军队家庭的一个特色吧。
军队是为战争而存在,军人是以打仗为职业。然而,军人骨子里却渴望的是和平和安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人最不希望打仗的一批人,军人也是最不愿意终生颠沛流离飘荡四方的一群人。所以一旦成了亲有了家,再有了孩子,都是一个念头,盼望就此安定下来,祥和宁静地过上后半辈子。因此,军队的女儿,很多都叫什么“宁”,军队的男孩子,大多叫“和平”、“建设”。这些名字,寄托着她们的父辈——那些老军人的希望啊。
在这里我要赘言几句:有很多人都认定,军队是为战争而存在,军人是以战争为使命,以打仗为职业。我觉得这是一个误区,虽然有这个认识的读者也不是小数目。但是我的感觉是,军队是为防止战争而存在的,军人是为阻止战争而生存的。实际上可以说,人世间除了疯子,没有什么人喜欢打仗,喜欢战争。尤其是军人,对战争更是深恶痛绝。正因为如此,军人们为了保卫自己和他人的安宁幸福,才会奋不顾身甚至舍弃一切的。

冀宁第一次走进我的暗室,是来找我借书的。那时候,她刚从别的部队医院调到我们团不久,在卫生队药房,还没有提干呢。我所以对她一点印象或者说是她对我有一点印象,是因为我从双杠上摔下来以后,一直到我从医院出院以后,都往卫生队跑得挺勤的,老是找老队长检查我的脑袋的恢复情况,就那么才注意到卫生队新调来一个小女兵在药房。
有一次,老队长看我对自己的脑袋总不放心,就象征性地给我开了一点药,也算是安慰安慰我吧,其实也就是一点维生素什么的。到药房取药的时候,开始还没注意到她,听别人喊她冀宁,我就随口说了一句:“你父亲穿过军装,参加过解放战争”。她一愣,“你怎么知道?”我就继续说:“你的名字都成了标签了”。她的脸一红,有点不知所措。“有时候我挺烦自己的名字的。”我说:“我倒觉得挺好的,至少不俗气,象个军人的名儿。”
她给我拿了药,看我转身要走,就问了一句:“听说你有不少好书?”“你咋知道的?我还不认识你呢。”那时候社会上和部队里,文化上都稍微的放松了一些,我的书有一些已经能够拿出来看了。但是她一个新来的女兵就知道了,我还是有点惊讶。“我也是才知道。好几个女兵都说过。”
她这么说,我也没什么表示,大咧咧地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