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说李东宝也还算是有点心眼,刚到团机关的那些天,显得很恬静,很沉稳,整个人给人们的印象是文绉绉的,和我在老爷岭认识的那个李东宝是大大地不一样。我想这是有原因的。当然,首先不排除他刚到机关,有一点“装”的想法。装什么呢?装成熟、装稳重、装老实巴交,其实这用不着他装,他本来就是这种人。只是我的感觉不一样,感觉他有点手足无措的意思,就是不知道手脚该往哪放,不象在长白山的大森林里,那么无拘无束,那么自由自在,那么天真烂漫,而且那么身手敏捷。另外我想他也是初来乍到,属于人生地不熟阶段,工作上也或多或少地会有些压力,有很多东西要掌握,所以也没有伸胳膊撩腿的机会。再就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他也是一头扎进了书里去了。
李东宝在机关就我一个朋友,当然就把我的暗室当成了他的根据地,也自然就发现了我的两个大书箱子。从那以后,他就象和我有仇一样,没黑没夜地折腾我。不管是什么时间,只要他借的书看完了,他就来砸我的门换书。后来他又发现了我的摘抄本,他更是当成他自己的一样,拿去了好长时间。最后我才知道,他把那个本全部抄了一遍。更叫我不可思议的事,他竟然真的开始练笔了,就是开始练习写东西了。
我们政治处那时候有个书记叫辛阳,这个职务的性质和连队的文书一样,当然要比文书的级别高多了,至少是个干部编制。辛阳也是年轻干部里的活跃分子,尤其对文学艺术有特别的爱好。可能是他的家庭有部队文艺工作背景的关系,所以在八一电影厂和部队的文艺团体认识不少人。机关不少人都知道,辛阳喜欢写电影剧本。我当然也知道,不过我一直没看好他的剧本的发展前景,甚至有几个剧本我都没怎么细看,就胡乱发表几条看法糊弄过去了。对他的剧本我实在不敢评论,那是不能以好或不好来评价的。就象给小学一年级的作文打分,没有错别字就是好的不错的了。可他写的东西里面的错别字太多了,多得叫人没法连续地读下去。
我对他的剧本最佩服的,是他的产量和生产速度实在是惊人。他的最高纪录是在四天之内写了三个电影剧本。每写完一个就在第一时间拿来给我看。那个星期把我看的眼睛都直晕,有一大半是被错别字累晕的。你想想他这个作者会累成啥样。不过人年轻就是好,白天该干啥干啥,和没事一样,整夜里点灯熬油的也不觉的啥。没办法,爱好啊,挡都挡不住,那才叫全身心地投入呢。我也实在不忍心打击他的创作热情,我只是掂着手里半斤多沉的稿子,心疼地说了一句:“这一大摞稿纸呀”!他可能也累糊涂了,竟然糊里糊涂地回答我“没事,咱们稿纸有都是!”

李东宝从长白山里一出来,正赶上辛阳的三个剧本连续地出笼。在大家的冷嘲热讽之中,只有李东宝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给出了正面评价。辛阳就象抓住最后一棵稻草一样地缠住了李东宝,没事就找他去商量剧本的事。我想李东宝也就是外行看热闹吧,就跟着搀乎上了。我记得那三个剧本第一个叫:电波魅影。讲的是部队的一个报务员保密观念不强,偶然地泄漏了部队的密码,从而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第二个叫:十一楼的迷案。写的是一件阶级敌人颠覆之心不死,使用阴险手段陷害一位爱憎分明的革命群众的故事。后一个叫什么我忘记了,大概写的是延安时期一个八路军报务员成长的经历吧。辛阳觉得他求我求不动,就让李东宝来找我,帮他们提提修改剧本的意见。我和李东宝说:“我才没那个闲工夫呢,研究他的剧本?光改一遍错别字就得费我半个月功夫。你也别跟着瞎搀活了。”他却说:“我这不是和他学学咋写电影剧本吗。万一我们那个‘黄花菜’要改成电影呢!”你看,他还惦记着我们那个皇尿台的事情呢。
开始他帮辛阳抄剧本,过后几天,干脆就包下一段写,变成两个人共同创作了。我知道,他这样做,其实是一种压抑不住的**。他从没有人迹的深山里冲了出来,他重新回到了火热的军营,这是他的向往,这里有不同于老爷岭的别样火热的部队生活,这是更吸引年轻的心年轻的躯体的生活。尽管他所在的部门需要他沉稳自重,尽管他从事的工作需要他自敛捡点,然而,就象俗话说的,“狐狸尾巴是藏不住的”,李东宝的老虎尾巴也不会藏得太久的。他的青春的天性,他被林海雪原陶冶出来的粗邝彪悍,他和我们这些年轻人共同的蓬勃旺盛的精力和热情,都是压抑不住的。机关大楼的窗外,到处是我们年轻的身影,随处会听见我们青春的呐喊,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在发生,总之一切都在向他发出召唤:来吧,李东宝,来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