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我家乡的城市,这是一座北方名城。我的新部队、我的师部,就在这个城市。现在,这里既是我的家乡,又是我新的军营。
我们这个师是堂堂正正的野战部队、正规军,有某某军某某师的正式番号。我到师里报到的时候,甚至有一点兴奋,这毕竟不是我们杂牌部队了。可是过了不久,我才知道,野战军、正规军的含义,已经随着时代而转变了,已经随着和平时期的无限延长而转变了。
原来我们团是搞通信的,不但不是野战部队,甚至又相当大的一部分已经分散到广大乡村,分散在老百姓中间,变得军不军民不民的。所以我一直以为,那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是正规部队、不是野战军。一个部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一个部队的性质。
到了我们师,我才知道,所谓的野战军,并不野战。所谓的正规军,也相当不正规。
后来过了很长时间,我自己重新下了一个定义:一个部队驻扎的地方,决定了一个部队的性质。
听起来很奇怪吧,又似乎很牵强吧。但是,不是这样吗?
依我看,现在的野战军、正规军,就是驻扎在乡村僻野的部队,就是那些规规矩矩地在小城镇以下的地方驻扎的部队,就是那些远离城市的喧嚣、默默无闻的部队,就是那些有着大批两地分居的干部和家属的部队,就是那些仍然在艰难困苦中辛勤奉献的部队。而驻扎在城市的部队,不管它们有着多么响亮的番号、多么辉煌的历史,那也是不野战的、不正规的,甚至是不可言状的。

师部大楼有五层。一楼是后勤部,二楼是司令部,三楼是政治部,四楼是首长和会议室。这座楼,比我们团部可大多了,气势也大多了。
对于我来说,我的观念还没转过来。我在政治上、或者说我在仕途上的敏感性之低,进取心之迟钝,又一次显现出来。面对师部威严壮观的军营大门,我没有看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前景,更没有看到自己面对的新机遇。
几年以后,我明白了,我在我们团的十年经历,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和课堂。我在那里毕了业,我自认为是个高材生,几乎所有人也都这样看。现在我来到这个师,对我来说,它成为我纵横驰骋的一个大平台,或者说是一个大舞台。是骡子是马,轮到我上场遛一遛了。这是历史给予我的机遇。只是我这时还不知道而已。
我最初的感觉,仅仅局限能够整天喝到家乡的水了,可以基本做到上下班的生活和工作了。可见我当时真的庸俗到了什么地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