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某大型知名企业的董事长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企业有了一定规模,能轻易打败他的不是对手,而是企业自己,我把他转换一个说法:等到一个人在某个企业,有了一些根基的时候,能够让他出局的不一定是他的对手,往往是他自己
当龙威不再成为我们对手的时候,公司内部的一系列矛盾皆因为相对安逸时期的来临暴露了出来,我们的企业开始了内耗,而在这场内耗的战争中,我不幸成了一个牺牲品,尽管后来我跟穆先锋依旧是朋友,并且一直感激他对我的栽培,但是,那场内斗所带来的杀伤力波及了我的一生,在华夏之韵这个我充满感情的企业,我只能用壮志未酬来形容,而最终要责怪的,也只能是我自己。
这场内斗的主角之一是我,另外一位主角叫做王福胜,后来我知道,他这个名字取的真好,每次都能逢凶化吉,直到最后我触动老板,无奈离开,他依然东方不败。
王福胜是在公司马上实施连锁的时候,以空降兵的形势空降到我们公司的,他是穆先锋通过猎头公司推荐过来的所谓“高手高手之高高手。”
连锁是个重头戏,所以,仅仅依靠现学现卖很显然是很不合适的,我们公司包括穆先锋在内,也没有人拥有成熟的连锁经验,因此我们需要一名高端的有实战经验的人来操作发展连锁事业这个重头戏,这也是遵照社会上近两年非常流行的“专业的事情请专业的人来做”的说法执行的
王福胜原先并不在葡萄酒行业,相反,是在跟葡萄酒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他被我们挖过来之前的工作是发展足疗店连锁。足疗这个行业,属于服务业,跟葡萄酒这个行业并不是很搭界,足疗店的经营不存在着销售什么实际产品,只是靠提供服务来作为盈利点,这跟我们这个经营实际产品的行业大大不同,如果要找出唯一跟我们相仿的地方是:足疗店面临的顾客跟我们的终端消费者相似,都是一些相对的高端收入群体。也许就是这个终端群体相似,让穆先锋在考虑了一番之后,答应了猎头公司,给王福胜一个交流的机会。
王福胜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在跟我和穆先锋见面的时候,他说的一番宏图大志跟长远规划的话,让穆先锋下了决心挖他加盟到华夏之韵,并给他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权利。或许每个老板都喜欢那种谈吐大气的人物吧,尽管穆先锋是我的楷模,但他不是一个圣人,有时候,往往也会做出一些自欺欺人的事情。
对王福胜的面试是我跟穆先锋一起完成的,因此,我有幸听了王福胜那传奇的故事,我更有幸听到了他打动穆先锋的高谈阔论。
坐在我跟穆先锋面前的王福胜年龄跟穆先锋相仿,三十五六岁的样子。此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一双大大的眼睛配上两条剑眉,显得格外精神,连一直非常自信的我也不得不承认王福胜的英俊。人们骨子里都喜欢美好的东西,相信穆先锋也不例外,因此,第一眼的眼缘就让穆先锋对王福胜有了非常好的印象,而接下来的那番谈吐,王福胜更是征服了我们。

喝了一口咖啡,王福胜用他纯正的男中音普通话对他的精彩传奇进行了演绎:
“我是王福胜,福气的福,胜利的胜,可前几年我的名字并没有给我带来福,更谈不到胜了。”王福胜的这番开场白幽默又睿智,很有吸引人继续听下去的,从他身上我也总结出,如果想让人家记住你,必需要从记住你的名字开始。
“我那时候一直向往上大学,我的数理化成绩曾经得过我们县城的第二名,但是因为家里穷供不起,所以,我考的是中专。”他的眼神迷离,好像正在努力回忆自己中专时代的生活。
“王总,我知道中专,我们这个年龄,那时候考中专的分数比考重点高中还高,因为上了中专毕业后可以直接分配工作,只有成绩非常好的学生才能考上中专。”穆先锋的插话,很快拉近了他们两人的距离,而显然,此时我跟他们之间是有着年龄上的代沟的,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插不上话,我只能把身子往前探探,拿起咖啡壶,替王福胜和穆先锋添了添杯子里的咖啡。
“中专毕业后,国家定向分配,我被分到了火柴厂,当时以为有了铁饭碗,没想到,干了五年后,火柴厂倒闭了,从来没赶过时髦的我,赶上了下岗这个时髦,只能自己寻找出路。”
“是不容易。”为了打破尴尬,我插话说。
王福胜是个调节气氛的高手,接着用一句玩笑回应了我对他的同情:“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人家国家电视台那时整天不是播放那句心若在,梦就在,大不了回头再来的歌词吗!”
哈哈哈,这句话把我跟穆先锋都逗乐了,穆先锋更是不停的用眼睛打量王福胜。
“随后,这段经历比较好玩,可能讲起来时间过长,要不先不讲了,下岗后我就去卖保险了,保险这个行业,是个被大家鄙视的行业。”王福胜来了个欲擒故纵。
“王总,咱们今天聊天,当朋友听你的故事,我今天就是专门来听你讲故事的,您继续,越精彩越好。”穆先锋的兴趣来了。
“难怪口才这么好,原来还干过保险,这家伙不简单。”我用眼睛看着他的鼻尖,心里想着。
“那好吧,我就讲讲我传奇的保险生涯。”王福胜打开了话匣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