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5章 韩石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65章韩石头
韩石头还不是日后威名赫赫的韩元帅,此时他进入预备军不过近一年,身份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队副。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北海夏国建军的历程,最早形成武装力量的是移民中的猎户和渔民,从捕猎野兽逐渐变化为捕捉土人作为奴工,并且逐渐形成猎兵营和掷弹兵营这两种北海夏国的主战营,相比之下,掷弹兵营的装备更优秀,与领主庄不鸣的嫡系程度更近一些。不过这两种主力战斗营还都不能算是庄不鸣的绝对嫡系,还有一个轻易不出手的近卫营。这是一支人员极其精锐的特殊部队,所有这支部队的家属都得到了与领主家眷共同居住的特殊待遇,最低军阶的军饷也相当于其他战斗营的队长级别,其官兵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有领导能力可以充当军官,但至少每个人都有一件绝活。能够得到近卫营高手的亲自指点,是很多年轻官兵的心愿。当预备军成立的时候,组建这支新军的框架,除了近卫营的官兵,就是经历过战斗考验的执法中尉,韩石头也作为一个新兵加入了这个崭新的军团。
韩石头的父亲是一个江西客家人下南洋的后代,当年韩家先祖在鞑虏的兵锋到达之前,随着家族中的亲人辗转南下,从江西逃难到福建,然后又随着下南洋的难民船到了红毛夷管理下的南洋殖民地。但是这里并不是本土移民的可靠避难所,岛民土著和红毛夷屡屡欺压杀害来自本土的善良移民,经历了种种痛苦,韩家得知万里之外的北海有善待移民的官府,耕种不完的不须纳粮的耕地,断然决心化高价乘坐红毛夷的商船,从遥远的南洋到了北海属地,成为最早来到北海的一批南洋移民,被安置在北海西部的石河平原,建立了自家的农场和牧场。
根据北海继承法,韩石头的父亲早早把家产分割后交给韩家三兄弟,随着移民的增加,对于北海继承法的不满意见越来越多,不过还没有到民众敢于挑战法律的程度,当然,执法的方式悄悄发生了变通,只要继承中的各方受益者没有意见,对于具体的继承份额,官府一般并不干涉,所谓的“民不告,官不究”。但是如果分遗产连自家人都搞不定,一旦其中有人告上法庭,就必须按照北海继承法办理,因此一般在家产继承中,各方基本都能心平气和的达成协议。
北海官府的不收农业税的政策,给了一片空白的北海农牧业以极大的发展余地。按照北海官府的规定,农业、林业都属于种植业,畜牧业属于养殖业,凡是这类第一产业的税收都有优惠办法。一般来讲,粮食、牲畜如果完全家庭自用,不出售,就完全免税,如果出售,才按照官府规定税率收取交易税。一般由收购方代征。如果是蔬菜,水果,以及其他经济作物,通常这类产品主要用于销售,自用的比例很小,几乎可以不计,就按照官府的定税直接按照种植面积和产量缴纳定税。如果是牛马骡驴这类大牲畜,按照北海官府的鼓励政策,不仅不需要纳税,还会在出售的交易中获得政府补贴,尤其这些牲畜出售给军方,不仅价格给的好,而且返还补贴非常及时。如果没有北海这些经营牧业的农场主努力,北海的军队根本不可能找到这么多军马、军骡。
在于军方代理商的交流中,韩石头知道了很多以往不知道的东西,也是从这个军方代理商的手里,韩石头得到了他的一个朋友。这是个在北海军扫荡远东罗刹殖民地中的战利品,一个哥萨克牧民,原本他的身体一定高大健壮,肩膀宽厚,手臂有力,但是这时不仅战斗中被重枪弹打伤,尔后不得不截肢,断了一条右腿,左肩也被战马踏伤,左臂不能用力,几乎成了一个废人。这个残废的哥萨克,被这个与韩石头交好的军方代理商,以几乎白送的价钱,算是了韩石头的家奴。之所以送给韩石头这个哥萨克奴工,就是因为这个哥萨克虽然残废,但是仍旧有一手调教战马的好手艺,韩家是北海不多的牧场主。韩家作为客家人,不仅略通文墨,还有一点点推拿按摩和针灸的秘传小技。韩石头非常友好的善待这个名义上的家奴,不仅用医疗和关爱使得这个受伤的哥萨克的左臂伤势大有好转,还出钱让那个军方代理商找到了这个哥萨克同时被俘的妻女,并且花钱把她们买了过来,让这个哥萨克全家团聚。从此这个自称伊万的哥萨克,忠心耿耿的为韩家牧场服务,韩石头也从伊万的教导中,学会了很多驯养马匹的知识和经验。
这年,当庄不鸣计算着向倭人发起生化战的时候,韩石头作为预备军的征召兵,参军成为一个小兵。在完成新兵的三个月标准集训后,因为娴熟上乘的马匹饲养管理能力,成为预备军的优秀饲养员,被破格提拔为队副,专职饲养管理预备军中的上百匹挽马。这是个非比寻常的提拔,一个新兵,按照北海军制,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合格,军衔为列兵。连续服役一年,或者荣立三等以上军功一次,才能被授予三等兵;连续服役两年,或者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以上,才能被提升为二等兵;以此类推,连续服役三年,或者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以上,三等功九次以上,才能被提升为上等兵。这个时侯的韩石头,从新训练的新兵,一下子被提升到队副,这个职位相当的军衔,至少是个资深上等兵,而通常军士(上士、中士、下士)才行。再往上的军衔,就属于军官,原来称为百户,按照预备军的新军制,称为少尉。原来称为千户,新军制称为上尉。(北海军制中的中尉,为军中执法官)旗队的长官,称为旗牌,新军制改称旗尉。营级首长仍称校尉,旅级的首长,就是旅将,属于将军了。

韩石头的驯马能力,完全可以匹敌传说中的弼马温,在本年秋季的预备军演习中,他管理的挽马队,出色的完成了所有的相应军马科目演练,尤其演习策划中出现意外,突然来临的风雨使得炮队困于泥泞,眼看无法及时机动到新的炮击阵地,赶到协助的挽马队及时把陷于困境的重炮转移出来,并且在行动中敏捷迅速,调动及时有序,而且在临时安排的情节,增发炮弹运输中表现出色。在演习后,亲临视察的庄不鸣召见各路参演官兵,在众人面前,亲自向这位出色的马夫队副授予了下士军衔,通常这个军衔应当由其所属营的校尉授予。韩石头也成为夏国建国后,正式授予军衔中,提升速度最快的一个士兵。
韩石头和他的营,正在函馆候命,等待接运的渡船。两天前,北海夏军正式以受邀挽救疫病区民众的名义,运载一批粮食和衣被,在弘前藩的津轻家属地青森湾登陆,在青森建立了一片登陆场,两天内北海夏军登陆四个猎兵营,依托登陆场控制了大野和奥野。弘前藩主津轻信寿躲在弘前城,指派了使者前来,表示愿意代属下领民接收援助的粮食衣被。此时的弘前藩,除了弘前城的隔离区,其他地方已经几乎没有活人,从九月到年底,天花一**扩散,不少从弘前藩出逃向北海辖地的小船,在登陆前就被巡逻的北海炮艇摧毁在海中,凡是登陆到北海的倭人全部隔离,然后送到海中的几个远离北海的岛屿,任其自生自灭。这个时候北海夏军登陆,弘前藩主津轻信寿十分清楚其中的不怀好意,不过除了口头的抗议,不论他本人,还是同样躲在弘前城隔离区的属下武士,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外,就连派出的使节,也是一个平时负责打杂的足轻头。
弘前藩主津轻信寿和其他活下来的倭国藩主的做法差不多,在瘟疫的消息传出后,迅速在自己的居城周围派人巡查,一旦发现可能的感染者,立刻杀死或驱逐到荒山,随着时间推移,周边的农户和城下町的居民逐渐逃散,或者避难入山,或者染病被逐,只留下了孤零零的弘前城隔离区,好在这些藩主一向储备了充足的粮食,几个月还不至于坐吃山空。不过其辖区的人口,根据后来北海夏军占领后的统计,只有其一年前的十分之一。根据更进一步的调查,其中除感染天花致死,更多的是因为家中没有足够的口粮,当瘟疫扩散的消息传开,商人绝迹,城主府封锁,城下町的居民纷纷逃亡,这个地区的居民迅速失去了外界可能的粮食补充。就这样,在入冬后,大批没有感染或者感染后痊愈的居民,再次面临致命的饥荒,在北海夏军登陆之前,弘前藩和临近的八户藩、七户藩、秋田藩全部陷入全面大饥荒。躲过天花的城主们在自己的居城有吃有喝,在寒风中住在暖和的高楼大宅,仍旧如同以往的幸福。但是属地的领民不仅仍然面临瘟疫的威胁,还失去了所有的口粮供应。藩主们和饥民之间互相残杀,全部筋疲力尽。在北海军登陆前,幸存的饥民已经不能对固守的藩主居城再有威胁,庄不鸣觉得出手的时机差不多了,因此捏造了一个倭人民众请求援助的接口,在新年之前,冒着风雪,派出了第一批登陆船队。韩石头和他的挽马队也在其中候命。
韩石头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运输船,马队鱼贯走入宽敞的船舱,大批干草和马料随着一起装进船舱。韩石头连着送走了好几艘属于他的运输船,他管理的不仅仅是本营的马队,连其他营的挽马也临时交给他调度,马匹占据的船舱比人还要大,还有大批需要携带的草料,因此他必须把全部管理下的军马和补给送上船。航渡是既繁琐又危险的麻烦事,数百匹军马横渡水流湍急的津轻海峡,韩石头忙活了三天,才把所有管理下的挽马队和物资送上青森登陆场。这里他看到了传说中的疫区饥民,这个场景他永远没有忘记。
后记:
看来本人不够擅长描写对话这类的场景,构思和打字的速度下降一半不止。
另,下面即将反攻本土,需要三到五个角色,有兴趣的报名,开一个楼就行了,后面的跟贴。目前计划大概角色为,一个海军陆战队军官,即将指挥一个旅级指挥部。一个骑兵军官,属于手下兵很少,但是本人特别彪悍的那种,类似明初的常遇春。一个打入满清内部的敌后工作者,细节正在构思。命名标准,名字要三个字,一般的输入法能打出来,最好有表字,可以说明性格和志向和出身,我斟酌写,尽量看起来满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