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3章 谋算(中)晚九点发布正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63章谋算(中)正文在晚九点左右发布
说在前面的话:
回答书友几个问题。
第一个是流水账,这个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本人文笔有限,对于细节刻画确实水平不够,对于人物心理刻画,语言组织掌握不好,正在努力中,毕竟构思情节,再加上人物形象,写得越细难度越大,而且在长篇中的前后呼应越困难。其次这篇文的文体和整个结构,本来就是打算像封神演义一样,节奏快一些,反正很少有人重温多次,一般看一遍就过去了,属于快餐类的。再者,全部情节有总字数限制,不可能照顾得那么多方面很细致,因此涉及到故事中实力状态的文字多一些,描写细节的肯定少一些。
第二个是设定的合理性。这个我有几个考虑,关于带的物资,原来设想的时候发现,如果只有一个头脑穿越,不要说发展,连生存的几率都很低,这个大家自己想想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物质缺乏和生存基础,连命都没了,别的白搭。再一个,如果带一大批人,不好设置情节,而且代入感差,更不好写,看过以前那种带数百,乃至上万大军的书友应该知道,这类书写到后面很扑街的。如果只带有限物资,就要考虑带什么,带多少,我当时找资料,挑选可行的品种,第一要有穿越限制和获得合理性,不然就太无趣了;第二就是这些物资要有可比性,简单一说大家都知道这些东东的用途和价值,减小争议,看起来容易理解。因此在物资选择中,以基本生存的粮食衣被药品建材为主,数量可以建设一个供给初步基地的使用,这和即时战略游戏的初始资金设定一个意思。
武器最具威力的选择意大利驮载105毫米榴弹炮,而且数量有限,不再设定其他更具威力的重武器。这种炮的资料网上有一些,我在相关资料中也给出了基本资料,有趣的是,这种炮尽管很古老,是战后大约1956年定型开始生产的,不过一直到目前,这种老炮仍旧在继续生产,可见其实用性。我军曾经自行仿制这种火炮,而且曾经装备某山地部队,不知后来为何,该炮很少露面,据我所知,似乎包头某公园有展示的这种火炮。这种炮的性能很有趣,可以拆分成几大件,最大件也能用骡马驮运,当然是重型骡马,似乎中国西南的小马是不够用的。发射的炮弹是北约标准弹药,国际通用,相对来说价格低廉,某些东南亚小国和非洲小国就很喜欢这种炮,结构简单,威力够用,可以骡马运输,也能车辆拖运。我在设定的时候,发现这种炮的重量和结构,确实可以改进后装在瑞典造全地形车,这样就从骡马运输加强到自行火炮,设定中应该足够威力了。
再说一下6.5毫米轻武器口径的选择,如果对轻武器知识有些基础,应该知道目前欧美军事强国正在进一步研发新型单兵武器,当然还在设计和验证阶段。其中6~7毫米口径,被不少轻武器专家认为更优越,这是与现有的5.56、5.45、7.62系统参照对比的,具体的资料请自行搜索。我个人就比较倾向于6.5毫米口径,第一这种枪弹威力远优于现有小口径系列(含5.56、5.45、5.8),尤其远距离存速好,穿透性和杀伤力足够,尤其没有公约限制,弹丸设计可以更趋向于致命。说个真事,也是个军盲笑话,一个中学老同学,不知道什么原因,看见了被子弹爆头后的实际场景,亲眼看到的,有旁证,具体地点时间不说了。大约场景是,手枪子弹从后脑穿进,大约从前额飞出,只是大约,因为几乎前面的大半个头稀烂。因此,这位同学信誓旦旦的说,一定是炸子,子弹击中头部后爆炸,所以头被炸碎了。其实那种手枪弹是把一般的枪弹顶部开十字槽,所谓达姆弹是也,既没有引信,也没有装药,当然不可能爆炸。关于末端弹道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可以说一下的就是,如果没有公约限制,小口径子弹的威力很可怕的,如果用一种口径统一单兵枪械,我选择6.5毫米中间威力弹。
说一下民众忠诚度,在设定中,第一批移民是从朝鲜和长崎投奔的前明遗民,主角以大明唐王锦衣卫百户的身份招募,这就在名义上占据了“忠义”,或许我描写的不够细致,不过算了,大规模修改工作量太大,只能有空闲再说。再者,主角接受移民后,用权利分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主角占据了财权、军权、立法权,身边亲兵卫队的军属时刻在掌控中,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掌握十个人以上的武力。有了钱袋子、枪杆子,还主导立规矩,别人有几个胆子敢叛乱?!主角需要对付的主要就是家族传统势力,在移民过程中,只要拆散这种大家族,其它对主角权利的威胁很少,顶多是宗教和秘密结社,这类在文中有简单描述,不另多说。还有一点,本人很不喜欢国人的内斗,对于明朝的党争深恶痛绝,其实如果细读明实录,就能看出,明代中后期的党争,其实这些人的政治理念区别不太大,就是争夺最高领导权,其实像徐阶、高拱、张居正这类人,不论谁在最高位置,都是同样差不多的施政方针。参与党争的除了这类能干实事的,还有一种除了党争别的好事都不会,像严嵩就是典型,明朝后期政局败坏,很大程度上与无谓的党争很有关系,很令人讨厌。主角建立的移民政权,主体是逃难的农民、猎户、渔民、小商人,前阶段传统文人很少,我觉得这种设定才是合理的。
因此主角的设定是推行彻底的私有制,不承认家族公共财产,甚至在以后的发展中,就连家庭内部的财产权也会明确;也不承认部族,所有被击败的部族全部被拆分,只承认个人的私有权,我觉得这种方式可操作性较强。无论田地房屋这类不动产,还是现金物资这类可流通资产,只有建立在彻底的私有制基础上,重商主义才有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统一帝国,对于私有权一直没有彻底的法律上的确认,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实际操作中,田地大多数时候是可以自由出售转卖的,因此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不能解决的大问题,甚至本朝也没有好办法。顺便说句不中听的话,本朝开国之前搞土改,用血腥的强制手段消灭了所谓的地主阶级,短暂拥有自己田地的农民一度成为建立政权的最有力拥护者,但是没几年,初级社、人民公社就变相把已经分给农民的田地全部收归国有,朝三暮四,**裸的欺诈,到现在,土地制度还是悬而不决的大难题,直接涉及三农问题,麻烦很大,涉及的利益面很难调整。

也是这些考虑,在设定中选择了多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税权、军权、中央银行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这套方法不是民主,这点需要讲清楚,这只是主角掌控大局的方法。其中作为中央银行的北海建设基金,主角从唯一所有者逐渐以股份制成为最大股东,与军官、官吏、国民共同拥有股份,委托经理人具体管理。税权也从行政体系中独立,这样把行政权和财权分隔开,而钱行作为直接的钱袋子,又制约了税权。有了立法权,制定规则后,具体的司法和行政就可以委托而放手,主角不必陷于庞杂的一般**物,掌握大方向就行了。主角真正需要亲自掌握的只有军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就是这句话。因此在情节构思中,内政会按照这个结构简化处理,写作重心计划在技术和工艺步进,军事扩张这两个方面,大体计划是亚欧大陆为重点,大约五十年左右。
至于主角年龄,不好处理,因此虚无化,就像某些现在的影视明星,永葆青春。不打算有女性角色,不是说没有女人,而是不打算加入男女情感这类东西。我觉得没必要,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人物,可以有女人,但不会沉溺于情感,在以主角身份看来,属下的领民都是自己的子女,因此趋向政治的传承,不是家族的或家庭的传承。
中国的历史时代,大体可以分为邦国时代、帝国时代、共和时代。华夏文化,大体上从最初邦国时代的血缘基础,在统一帝国后,逐渐过渡为文化基础。我个人认为,在民国之前,中国一向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宗族宗法体系的,尊奉共主的文化联合体,其凝聚力来自共同认可的文化背景。因此,满清之前才会出现所谓的“朝贡体系”,其中一方面是利益交换,体现在朝贡和回赐的贸易交换,另一方面就是华夏文化的扩散和传播,其中朝鲜、倭国、越南最明显,举个例子,这三个国家的佛教,是中土流派的分支,与印度附近的佛教分支区别极大,这三国的儒学接受度很高,其中朝鲜、倭国流传程朱理学,越南流行唐宋儒学。因此这三国中,除倭国因岛国一向自立,朝鲜和越南都是华夏圈子的一部分,尽管目前他们都有去中国化的倾向,不过历史的烙印哪里是那么容易清除的,除非这两国造假。倭国没有这种古代的历史负担,现在的研究相对就客观一些,大家有兴趣可以比较一下。
至于训练移民掌握枪械火炮,工厂采矿,本来就想简略描述,不打算写得很细。其实如果有生**验,越是现代化的东西,使用越是傻瓜化。当然这些现代化东西的设计和制造专业性很强,尤其设计和试验阶段,到了工厂化阶段,操作一般都简单得很。如果有人在珠三角或长三角的山寨厂打工,你看看那里的工人水平,就是刚认几个字的农民工,教几天就上岗。说实在的,明清的木匠学艺都要几年、十几年,看看打工的那些民工,有几个文化水平高的?我见过的,说是高中毕业,连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都很差,看样子连初中知识都不怎样,不过照样打工挣钱。一般早期工厂的操作员要求很低,除非特种岗位,只要智商没有根本问题,培训某个流水线的岗位很简单,连这点穿越资料都没有,那不是白设定那么多物资了。
顺便说一句,刚开始也没想拿那么多东西穿越,只是想按照合理性的话,需要这个,需要那个,结果算到后来,集装箱少了都不够用。所以最后干脆,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带,这个金手指开了就没意思了。人不带,就主角一个。其他物资,可以满足基础建设。资料,只要是网络找到的,都属合理。所以最后的设定就成了这样子。
最后,评论的帖子我都看的,不过本人时间精力有限,不会全部一一回复,当然如果有时间,会像现在这样做一个整体回顾,对一些集中的问题表达看法。毕竟每个人的考虑不一样,因此未必能够满足每个人的读书需要,我只能尽力做。至于批评的评论,如果是我能够改进的,我尽力,毕竟我的水平和能力有限,有些是我能力不够的。如果是简单的看不起或者没有内容的责骂,我度量虽不大,不过看过就算,既不会删除,也不会回复。加精的问题,不好意思,我对于后台操作很生疏,没找到在哪里,等我有空慢慢研究。
正文在晚九点左右发布,正在构思中。这几天看了评论,有些灰心,看来人的本性还是喜欢奉承,对批评的感觉不爽啊。不过想到我这是正常人的反映,心里有所安慰,我也是人啊。
以下正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