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0章 建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60章建国
庄不鸣在立国的名分上面,玩了一个小花样。庄不鸣自封侯爵,军职为北海军节度使,授意属下在建国时晋封监国,不称王,国号“夏”。纪年则按照西周共和为元年,不过书中仍按照西元纪年,以便阅读。不设年号,仅用共和加数字纪年。以秦制为先例,用阴历十月为岁首,北海以夏国为国号在1711年阴历十月初一正式建国。在建国仪式上,外国代表除倭国江户幕府派出将军的代表观礼,只有朝鲜国王的秘密使节,朝鲜小萝莉的哥哥李昑道贺,而且是一身商人打扮站在暗处。说起来夏国的建国仪式显得颇为寒酸,此时东方世界最强大的满清,是夏国早就预备打倒的目标,庄不鸣从来不承认满清统治的正统合法性,所有公开讲话和公文中,一律称之为鞑虏、建奴,也不承认满清的年号,即使在公文中,建国后也只用共和多少年,建国前则用崇祯多少年,永历多少年,隆武多少年。这种态度,倒是朝鲜和倭国十分欣赏,在东方世界,受华夏文化熏陶影响最大的几个周边国家,以朝鲜、倭国、越南最明显,其思想理论体系沿袭本土儒家,此时倭国、朝鲜以程朱理学为官方思想,越南由于在明代与中土发生战争,加上其国家没有被蒙古征服,因此思想体系与宋儒更接近。北海夏国,因为庄不鸣主张百家争鸣,而且依靠超强的造纸印刷能力,大批出版穿越带来的诸子百家文集和大量没有作者的注释,还有很多被改编过的佚名自然科学文集,因此相对文化争鸣比较多,除了宗教派别,没有哪种学术思想占据官方地位,打个比方,北海的文化界是一片繁荣的沃野,但是缺少参天大树,读书的人很多,不过没有宗师级的人物。北海教育的重点,近十年主要集中在文字扫盲,进一步技术培训,思想核心就是最实在的生活好一些,挣钱多一些,家庭幸福一些。即使有些人生目标高一些的,也就是或投军或做官,挣个光宗耀祖,给子孙挣个富贵家门,按照北海立法,亲长立功,功勋爵位可以按照法律转发给指定的继承人,就是所谓的“荫功袭爵”。北海立法,功勋除非依法指定“荫功”,否则仅及本人,爵位只能降等袭爵一次。就是说本人立功,如果指定其他受益人,那就依法“荫功”,本人本次不再受其他奖励。本人立功得到爵位,最多只能依法传给长子继承,而且要减一等,到了孙子就没有爵位了,不允许一代一代传很多次的所谓“世袭罔替”,所以北海的“荫功”多一些,毕竟“袭爵”只能对下一代有效,还不如多给几个人“荫功”合算。
在北海夏国立国的仪式后,庄不鸣大批授予各级官吏和军人勋章和爵位,当然这是立法院经过商议的名单,这些勋章和爵位都要夏国财政和庄不鸣的私房钱出钱发薪水和补贴,这些人是北海得以存在的支柱和发动机。授奖的人员中,军人占据一半还多,其他的官吏和立功受奖的工商业首脑、农场主,加起来也不到一半。军人当然依靠战功,官吏则是勤政,受奖的工商业主和农场主大多是因为乐善好施,大力资助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少部分是因为发明或发现了新工业技术,新作物栽培方法而受奖。北海夏国在这次授奖和封爵中,体现出的主要是两个倾向,一个是军国化,另一个是重商主义。在观礼后,朝鲜密使王子李昑,倭国幕府将军特使分别和庄不鸣见面,都提到了夏国的这种国策,都对夏国的重商主义不以为然,至于军人受奖,倒是没有多大惊讶。庄不鸣向他们分别解释,北海以法律为基础的契约立国,合法契约受到保护和尊重,就是农场主或者说农民出售农产品,也作为商业活动计算,除非农场主或农民把农作物全部留下自己吃用,不过这显然不可能。无论倭国或者朝鲜,只要依夏国法律或者双边条约签订契约,都受到夏国官府和民间的尊重,这样才能体现夏国主张的公开、公正、公平三原则。夏国主张各国都划定贸易口岸,允许互相公平的产品交易,这对各方都有好处。朝鲜倒也没说什么。倭国江户幕府代表提出雇佣军在倭国长崎的战争行为,庄不鸣一口否认,夏国官府与这些雇佣军没有关系,这些雇佣军按照夏国的法律设立一些训练营地并不违法,至于在倭国的行为,完全是商业和约下的行动,这些雇佣军没有在夏国境内违法,因此夏国不能约束这些雇佣军的自发商业行为。庄不鸣反讥道,据夏国所知,这些雇佣军分别受雇于九州的大名细川家,对马府的德川家宣,甚至江户幕府与雇佣军也有商业合约,很明显,倭国应当从自身找问题,夏国官府对这些雇佣军行动不负任何责任。庄不鸣随即威胁,如果江户幕府对夏国有不友好举动,夏国将考虑向对马府或者倭国其他什么大名销售比幕府拥有的武备更先进的武器装备,例如火枪、大炮什么。。。
控制江户幕府的柳泽吉保哪里敢得罪现在的北海夏国,早在使节出发时就一再叮嘱,夏国非同以前倭人能为所欲为的虾夷,从高岛海战就能看出其拥有强大的武力,倭国幕府正在危险阶段,德川家宣在对马府和江户的柳泽吉保公开作对,就差兵戎相见,江户幕府的御家人很多不愿听从柳泽吉保的指挥,江户幕府的立场很艰难,因此要尽可能缓和与北海夏国的关系,言下之意,在倭国政令统一后再和夏国算账,不能在内斗的同时树立外敌,尤其是军力难以捉摸的大敌。
江户幕府的代表只得同意夏国的立场,表示理解,并同意夏国仍旧可以和倭国开放的几个港口自由贸易,从倭国收购稻米和矿砂,向倭国出口各种北海产品,税率由幕府和夏国共同商定。其实庄不鸣除了和幕府的公开贸易,其他大名也暗中派出代理商联系,九州的细川家、岛津家、黑田家都派出常驻钏路镇的贸易代表,九州离夏国远一些,临时派代表不方便,因此就派出商人身份的常驻代表,北海钢铁厂出产的外贸型燧发枪一批批在这些代表的验收后,秘密装船运向西南方的倭国各地。
北海夏国的建立同时,倭国九州、四国、本州各藩国战云密布,北海武装商船不断来往于倭国各沿海港口,源源不断运送大批枪支弹药,其中九州细川家这个雇佣军的老客户,在倭国大名中,第一次大规模批发了四千名健壮倭人奴工给北海贩奴船,北海军火商则依照合同交付了一批带有枪口刺刀装置的燧发枪和相应的铅弹火药,还有细川家梦寐以求的三十门后装滑膛长炮和弹药,仅仅交付半个月后,细川军和岛津军在肥后爆发上万人的大混战,细川军以绝对优势的火炮重创骁勇善战的岛津军,岛津家此战伤亡数千,被迫向南方后退,细川军占领了人吉藩相良家属地,并且扶植相良家重新掌握藩政,相良家成为细川家的盟友,共同对抗鹿儿岛藩岛津家,九州最先进入倭国又一轮割据纷争。拥有佐贺藩、莲池藩、小城藩和鹿岛藩的锅岛家族终于不再犹豫观望,决定和细川家结盟,由锅岛家向北九州扩张,而细川家将占据南部九州。锅岛家在另一个世界也是倒幕四强藩之一,此时藩地人口近四十万,虽然有三个支藩分出了部分土地和人口,但锅岛家仍然是北九州最强大的藩国,锅岛家一向和岛津家世仇,因此在经过这段时间的犹豫后,最终决定和细川家联手,支持细川家和岛津家对抗,自身则打算击灭九州北方筑前地区,占据福冈藩、长莲寺藩、秋月藩的黑田家,继而称霸北九州。

倭国一向如此,所谓倭国的战国时代,不过是一群县长互殴,个别还是乡长档次。只要控制幕府的势力略有衰落,各藩的纷争立刻爆发出来。此时德川家宣从对马府抵达长门的支持者毛利家,正在召集西部强藩支持自己成为代替小孩子将军德川长吉的新六代将军,根本顾不上九州的争斗,而且德川家宣也向北海夏国派出了密使,准备赊欠方式购买军火,庄不鸣当然不肯答应,没有现钱,拿物资人口都能付账,赊账,没门。德川家宣也不是故意装没钱拿庄不鸣开心,实在是没有自己的地盘人口,只能靠支持自己的本州西部大名出钱出人,确实没有大笔现金购买军火。不过庄不鸣表现出的唯利是图的态度真的让德川家宣很恼火,德川家宣自觉好歹是个大国的候补将军,夏国不过是刚独立,还没几个周边势力承认的偏远小国,这样拒绝,实在太不给面子。庄不鸣的想法当然不会考虑德川家宣的感受,庄不鸣的所有计划,都是为了把倭国的水搅浑,就算德川家宣做了真正的江户幕府将军,夏国也丝毫不惧,把倭国打瘫、拆散,是庄不鸣的第一阶段目标。
1711年冬,休养生息了几个月的岛津军再次重整旗鼓,在日向地区北部,与细川军和相良军联军再次野战,又一次在细川军的大规模炮击下损失惨重,不过细川军虽炮战占了便宜,但由于炮弹耗尽,肉搏又不敌岛津军,不得不略微后撤。双方在丰后的毛利家和中川家促成下,达成暂时停战。岛津军深感战场上火炮的重要性,终于下定决心向北海夏国重金购炮。几乎同时,一向对于先进武器具有极大兴趣的佐贺藩锅岛家也趁着派出祝贺新年的使者,怀着购买火炮的意愿向夏国派出密使,而且同时向长崎离岛的荷兰商人提出了购买火炮的意向。在九州潜伏的北海夏国谍报网,迅速把这些动向电告行营哨探处,驻守济州岛的张顺昌主力舰队,被指令随时准备生火起锚,一定要把载运火炮的荷兰船击沉或截留,决不允许夏国以外的军火商插手倭国的大宗军火买卖。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夏国不仅需要冒和荷兰人翻脸的危险,而且找到载运火炮的荷兰船就不是个简单的任务。同时,下令济州岛的八百多正在集训的雇佣军做好出战准备,计划近期再次入倭作战,这次将是受福田藩的黑田家雇佣,打击细川家的盟军佐贺藩锅岛家。说起来可笑,上次雇佣军协助细川家作战,这次却要收拾细川家的盟友佐贺藩锅岛家。这当然有庄不鸣和行营参军处的预谋,夏国从来不愿意让任何倭国大名重新统一倭国政局,上次帮助细川家打击了强大的岛津家,这次就要让细川家的盟友吃点亏,而且佐贺藩在北九州的实力太强,一定要适当的削弱一些。
自从北海建立夏国,东方世界开始进入激烈的战乱,在倭国不过是刚刚掀起风暴面纱的一个小角。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看看北海的蝴蝶能煽起多大的台风,庄不鸣在北海冷笑着。本年末,哨探处九州谍报组密报,长崎的荷兰商船在琉球以北海域被海盗袭击,三条荷兰商船组成的大编队全部沉没,随船货物就此蒸发,长崎荷兰商人被迫向货主支付巨额赔偿金,据称货主与佐贺藩关系非常。1712年春暖花开,北九州两大强藩佐贺藩和福冈藩为争夺久留米藩有马家领地,在北九州连续恶战,有马家先投降佐贺藩锅岛家,继而被福冈藩黑田家招募的雇佣军破城,屠城五天后,久留米藩被战火烧成一片白地。随后雇佣军击破肥前地区的唐津藩小笠原家,经黑田家出资赎买,雇佣军手下留情,把唐津藩移交给了黑田家,其中江户幕府及时向北海夏国求情,才是雇佣军放过唐津藩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小笠原家一向是德川幕府的亲信,虽然势力不大,德川幕府对于这个小藩国一向很照顾,德川家宣和江户幕府都在第一时间向雇佣军求情。不过附近锅岛家的小城藩就没那么幸运,不大的藩地和守城全部被雇佣军摧毁,藩地的农民几乎被杀掠一空。这次雇佣军的行动,把平户藩的松浦家吓得不轻,急忙送钱送粮劳军。其实雇佣军的作战行动不是随便胡来的,每次都要和雇主签订合同才出战,本来平户藩松浦家就不在这次战斗范围,不过既然人家客客气气劳军,钱粮不收白不收,转手把送来的粮食转卖给了黑田家,完成了合约的雇佣军兴冲冲拿着酬金坐着北海武装商船返航济州岛。佐贺藩主锅岛纲茂得知小城藩的分家被毁灭,气得咬牙切齿,痛骂黑田家卑鄙无耻,雇佣军心狠手黑,虽然本家和分家矛盾重重,但是雇佣军和黑田家如此落锅岛家的面子,实在难以容忍,尤其让锅岛纲茂愤怒的是荷兰人推脱运送火炮的船只半路遇见海盗被击沉,不能完成合约,赔了锅岛纲茂一笔钱了事,再也不肯出卖火炮。荷兰人在长崎混了那么多年,这次一出事就四处打听,谁干的心头有几分明白,吃一次亏也就罢了,荷兰人一向以挣钱经商为最高利益,抛头颅洒热血从不是荷兰人的志向,其实张顺昌事后派人秘密接触了长崎荷兰商馆,把一部分缴获的货物和一笔象征性的赔偿金送到荷兰人手里,还撂下话,绝对不能容忍任何外人向倭国大批出售军火,一般的小打小闹没关系,但是成批向倭国输入大炮是夏国绝对不能容忍的,荷兰人倒也识相,毕竟荷兰从北海夏国贸易利润非常大,夏国出品的合成染料在欧洲极为抢手,利润丰厚,还有其他仅有夏国出产的物资,都是荷兰商船利润很大的品种,为了向倭人卖几门炮和夏国闹翻,绝不是荷兰人经商头脑愿意做的,从此荷兰商船自律不向倭人大批出售军火,以免遭到夏国的报复,在上次三条荷兰船被击沉事件中,荷兰人就体会到了北海夏国具有的海上实力和战争决心。不过从此荷兰人心里也算是结了一个疙瘩,以后的发展另有叙述,此处只说倭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