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7章 高岛海战(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57章高岛海战(下)
张顺昌的武装商船炮击编队几乎没什么伤亡,岛津军的船只大多很小,编队不停的运动炮击,加上岛津军没办法跳帮作战,因此除了被狗急跳墙的岛津军用火枪反击了一些铅弹,外侧船板有些弹痕,几个炮兵被滚烫的炮管烫伤,还有几个扭了脚之类,其余损失就是发射出去的火药和炮弹。张顺昌没有排出登陆队追杀逃散的岸上岛津军,只是后来让返航的墨鱼级炮艇队用炮击摧毁了岸上残存的物资,派几十个水兵乘小船到岸上捡了些战利品,把剩余的能烧的烧掉,烧不掉的丢进大海。逃跑的岛津军,因为船只被毁,失去指挥,物资也被焚烧毁坏,很快分散逃跑,一些投降了控制长崎的细川家,还有一些流窜乡野成为浪人,还有些逃向九州北部,不断给细川家作对,这倒是以后的事情了。在鹿尾的岛津军算是全军覆没,所有武士和主力被全部杀死,仅有百余船夫和足轻小兵败逃。川上忠义在高岛附近停下来,派出巡逻船四处召集被打散的船队,因为川上忠义见机下令分散突围,因此逃走的小船确实不少,在高岛等了三天,差不多召集了近百条大小船只。如今川上忠义手下只剩不足一千的败兵,还有不少船只程度不一的破损需要修理,粮食弹药物资已经十分紧张,连能不能返航鹿儿岛都难说,反攻已经不可能。
川上忠义看看再等下去也不会等到多少幸存的己方船只,而且这次他小心的派出侦察船,得知敌方雇佣军的舰队,在消灭福田登陆场后,已经接走了岸上的雇佣军部队,在长崎停了两天,在昨天向西航行,不知去向。川上忠义把残余船队分为两队,一队包括受伤船只立刻返航回鹿儿岛,这队船只众多,不过航速缓慢。自己亲自带领另一队,趁夜色把船只隐蔽在岛屿阴暗处难以发现的地方。川上忠义并不知道,在长崎外的几处岛屿,都有北海行营斥候营的高手斥候,在隐蔽处潜伏了十多天,一直在观察附近海域的情况,川上忠义的分兵行为自然很快传到张顺昌的舰队指挥部。
川上忠义十分不甘心失败的结局,他把大多数失去斗志的船员和足轻遣返,吸引可能的外围注意,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二百名斗志高昂、刀术精湛的岛津武士,准备趁敌方胜利后心里松懈的时候,奇兵突击长崎,虽然未必能占领长崎,但一定要打出岛津家的威名。又过了两天,经过精心挑选的部下武士养精蓄锐,从侦察船得知那些可怕的炮船已经连续几天不见踪影,南下返航的另一支船队已经走远,川上忠义决定在当天傍晚夜袭长崎。不过这注定是他最后看见日落的霞光,在夕阳之下,西面大海的波光中出现了他日夜恐惧的船影,张顺昌舰队七艘舰船,分两路向高岛包抄,川上忠义立刻意识到对手一定发现了自己的存在,继续躲避的下场就是束手待毙。川上忠义下令二十条挑选出的战船,摆出作战队形,抢上风向对方正面迎战。
北海军的这两种舰船,在指挥和运用上开始摆脱依赖风帆和船桨的习惯,四条海豚级的武装商船,从南向北纵向成一字纵队行驶,用右舷炮火打击乘着东风接近的川上忠义船队,三条墨鱼级炮艇从西南方向东斜角迎向川上忠义,前后火炮都处于射击阵位,可以发挥最大火力,并且尽量把川上忠义船队的攻击阵型打乱,如果必要,炮艇不惜以撞击形式发起攻击。川上忠义的战船,是帆桨并用的单桅或双桅木板船,连水密隔舱都没有,一旦遭遇打击,抗沉性能指望不了。而且川上忠义的战船武备设置有些问题,由于船小,数百斤大铳沉重,占地方很大,而这种落后的倭船没有专门的炮舱,只能把大铳放置在表面甲板,尤其最大的只能放置在船头,因此川上忠义的船队战斗队形以船首从东向西,对向面前从南向北的张顺昌武装商船炮击战列线。这样,川上忠义的战船只有船头的大铳可以发挥威力,而两侧的稍小型火铳几乎用不着,船上的火绳枪在海战中的威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墨鱼级炮艇编队首先在西南方向开炮,九门75炮连续不断的射出榴弹,川上忠义的旗舰冲在最前面,飘扬的指挥旗首先引起注意,受到重点关照,在四次齐射后,川上忠义的旗舰左舷中弹,舷侧划船的水手死伤殆尽,船只大量进水,眼看沉没在即。川上忠义把自己绑在桅杆上,挥舞太刀大呼前进,在半浮半沉之间,他看见炮艇灰黑色的船身从头顶如山压倒,此后这条木船四分五裂,川上忠义就此消失。三条墨鱼级炮艇在剩余的倭船中往复冲突,75炮左右开弓,几十米距离一炮就炸掉倭船半条船身,14.5毫米的重机枪把一串串的白磷弹送进燃烧的木船,武装商船炮击战列线则在倭船前方打出一堵密密的弹幕,倭船被夹在武装商船的炮击战列线和墨鱼级炮艇之间痛殴,不到半个小时,二十多条倭船只有挂起白旗投降的三条还浮在海面。这时候,墨鱼级炮艇慢慢放慢航速,接近挂起白旗的倭船,倭人果真够无耻,站在外侧的船员手里没有武器,但是船舱下躲着一大群端着火枪,提着太刀的武士,看到炮艇接近到几米的距离,突然冲出疯狂射击,钩索绳梯呼呼啦啦扔过来几十条,这些岛津军试图跳帮突击。炮艇上的猎兵早已有备,驾驶台和甲板上五六十条战斗霰弹枪咣咣一通弹幕,14.5毫米的重机枪把倭船犁出几条深沟,里面立刻燃起火焰,倭船舱面血肉飞溅,剩余的倭人躲在燃烧的船舱里鬼哭狼嚎。三条炮艇毫不客气手软,立刻略微拉开距离,用75舰炮近距离点名,川上忠义船队就此覆没,三条炮艇意犹未尽,在战斗海域巡航到了天黑,发现飘着的倭人就是一通乱枪招待。
这次包括福田海战、鹿尾陆战、高岛海战的海陆战斗,被合称为高岛海战。在这次北海军队的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战役中,庄不鸣敏锐的发现,倭人的军事装备和军队建设中,至少在这个时期,有一些致命的缺陷。在鹿尾战斗中,岛津军死战不退,直到全部武士阵亡才最后失败。此战中,雇佣军有营地掩护,有大铳火力压制,有定向雷破除岛津军的连续攻势,但是岛津军仍然用近战肉搏和火枪对射造成雇佣军半数阵亡,可见陆战中,雇佣军少许的火枪技术和运用优势,不足以抵挡意志坚定的冷兵器近战突击。雇佣军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与北海军的猎兵营差别不大,战斗力几乎相当,也就是火枪有些差距。岛津军以一倍的兵力优势,几乎把预设阵地的雇佣军击败,说明倭军拼命的情况下,其战斗力与相应人数的北海军猎兵营相当,至少差距不大,不过只要杀死倭军中指挥的武士,其战斗意志会迅速下降甚至崩溃。也就是说,倭军的组织性十分依赖武士的指挥,相比之下,北海军的基层组织,如小队这个级别,即使小队长阵亡,仍然有资历深的老兵支持,在这方面,北海军有组织方面的优势。
倭军再一个普遍的缺点是缺乏大威力的火炮,除了相当于大型火绳枪的大铳,像前明大量使用的虎蹲炮、佛郎机炮、红夷大炮,倭人都没有。倭人运用火绳枪的战法,更侧重于压制对手的火枪,打散对手的阵型,给己方肉搏编队打开行进缺口,主要战斗力还是倾向于依赖冲锋肉搏。因此倭军编队密集,在雇佣军的火枪轮射和定向雷夹攻时,极容易大批伤亡,一旦指挥作战的武士阵亡,其属下编队立刻溃散,在雇佣军的熟练射击火力中,很难形成连续的冲击波次,一旦攻击连续性被破坏,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前面的伤亡白扔了。倭军没有合适的重火力用于打击火枪阵列,几乎只能依靠密集编队硬拼,如果顶不住这种残酷的进攻,己方一定被赶尽杀绝,如果火力配置合理,倭军的这种战法就是送死,看看能不能送死送到对手手软。

倭人还有一个问题是船只建造水平十分落后,不但比不上朝鲜造船的水平,而且因为没有适用海战的舰炮,倭人海战全部依靠跳帮,一旦不能跳帮,海战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倭船还不耐打,抗沉性差。雇佣军的陆战,以五百对八百,阵亡两百余,才歼敌六百多,这还是控制战场后的战果,真正在交战中击毙的倭军,估计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就此看来雇佣军和岛津军的战场交换比大体相当。相比之下,海战中的张顺昌舰队,共有大中型舰船七条,己方除炮弹和机枪弹的耗费,没有一人阵亡,歼灭川上忠义在内的岛津军千余人,击沉岛津军大小船只百余条,这次庄不鸣算是知道李舜臣为什么屡屡对倭海战大胜。不是李舜臣海战很厉害,不过是倭人海战很松包罢了。张顺昌不是天生的海战名将,只不过倭人的海战水平太低,让人容易找到破绽而已。只要能够防备倭人跳帮,下余的海战想怎么玩儿都行。说到底,这个时代的倭人除了肉搏有股子狠劲儿,论起战略战术,水平也就是几个村长争地抢水而已。北海军的舰队实力,已经远超鹿儿岛藩岛津家这种号称强藩的地方大名,只要探清幕府的实力,就是下手的时候了。
北海方面的战果分析也发现了北海建军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往北海军的对手不强,这些问题没有被发现,或者不明显。第一个就是北海军的火器化程度很深,除雇佣军和归化军这类二线军队,猎兵营和掷弹兵营这些北海军的主力,由于刺刀很普及,就连战斗霰弹枪也有刺刀,因此主力军队编制淘汰了冷兵器兵种,尽管部分官兵按照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携带有各种刀具,钢鞭、铁锤,但在编制上没有纯粹冷兵器兵种。这次高岛海战,在陆战中,雇佣军发现,岛津军足轻的长矛并不足畏,带刺刀的火枪组成阵型,完全可以对抗。但是遇到擅长刀术的岛津职业武士,这些武士往往浸淫刀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太刀的特色是既能刺击,也能劈砍,重心偏靠刀把,对技巧性要求很高,在战斗中出刀速度极快,雇佣军的拼刺水平难以招架,遇见这种武士,雇佣军几乎每次都有人会被杀伤杀死。而且这些武士身份较高,身上的竹甲内层往往套有另一层皮甲,一般的足轻或者裸身无甲,或者就一层简单的竹甲,抵挡不了雇佣军的刺刀,而这些武士的贴身皮甲,在刺刀刺入拔出时,可以部分压迫伤口,减少出血。因此雇佣军屡次看到有些武士被刺穿了好几处,身上血迹斑斑,仍然挥舞太刀,砍死多名对战的雇佣兵,尤其少数武士使用超长的野太刀,在对砍中占据绝大优势。当然这些武士搏斗经验丰富,在对手刺刀刺来的时候,略微扭动身体,避开重要脏器位置,使得对手的刺击伤害尽可能减轻。还有就是这些武士无畏于死亡,尤其临死要捞几个垫背,这种心理作用也很厉害。
从战场统计看,雇佣军被火枪击毙当场阵亡的比例不到十分之一,九成以上的当场阵亡是死在刀砍矛扎的冷兵器下,就算上因伤致死的,也是冷兵器的伤害占绝大多数。这对于热兵器化的北海军来说是个问题,要么重新编制冷兵器的刀盾兵和长矛兵,很显然,这种招募的新兵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而且对抗练习刀术多年的倭人职业武士未必有十分把握。要么想办法加强全军的近战自卫能力,庄不鸣立刻想到了全部装备手枪,不过穿越物资里面的手枪和冲锋枪都不多,装备少量卫队还行,装备几万人的大军是不可能的。庄不鸣立刻召集行营军械部门和北海钢铁厂负责枪械研究制造的头目,把一种转轮手枪的草图拿了出来。这种手枪弹从战斗霰弹枪的猎弹改进而来,一个是减少了装药,再一个是使用独头的枣核型弹丸,撞击式底火,弹丸、发射药、底火一体化的枪弹,实际上已经很接近现代化弹药,只是因从猎弹改进,因此口径比较大,18毫米多一点。第一批试制的转轮手枪的枪管长短有好几种,因为枪管短,膛线容易加工,因此顺利制成了带膛线的枪管,而且转轮手枪是开膛射击,因此膛压不算大,卷管缠丝工艺生产的枪管完全合用。弹巢由于枪弹口径大,只有三发,只要扣动扳机,弹巢轮流到位,击锤同时抬起,可以方便的单手完成射击。第一批转轮手枪送到北海军中试用后,反响很好,在二十米内的精度和威力都很好,不怕瞎火,只要再扣一次扳机就能继续射击下一发,就是后坐力稍大了一些,三发弹巢容量也嫌少。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和考核,北海军大规模列装的实用转轮手枪开始投产,口径为10毫米,弹巢六发子弹,短管型枪管长60毫米,标准型长120毫米,还有150毫米的加长型,短管型有效射程二十米到三十米,标准型和加长型远一些,不过都不超过五十米,另配有快速装弹器。10毫米六发转轮手枪作为所有北海军官兵的选配自卫武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款,实际上北海军官兵经过实战检验后,绝大多数选用了短管型,毕竟是用于近身自卫,二十米的有效射程足够了,更远的有战斗霰弹枪的弹幕打击,比起手枪的效率高得多。北海军往往一个人佩戴至少两把转轮手枪,一旦敌人逼近,立刻扔掉长枪,双手各执一把转轮,左右开弓,一把转轮手枪的六发子弹,可以在半分钟内打完,转轮手枪不怕哑火,十二发子弹的射击很能解决问题。转轮手枪发射的10毫米枪弹,近距离击中人体四肢,立刻就能消除对手的大半战斗力,如果命中躯干,能一枪直接把人打翻,击中头部就不用说了。转轮手枪不是自动枪械,结构相对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靠性很好,而且保险机构很稳定,使用合格的枪弹,几乎没有走火问题。北海军大规模装备转轮手枪,对后来的战斗和枪械发展影响很大。头一条就是引入了膛线,此时的膛线还是手工磨制,从此对于加工膛线的研究走向实用。第二个是全套的枪弹制造工艺,这是北海钢铁厂和联合化工厂等多方合作,完全自主设计建设了这样的手枪弹生产线,没有使用穿越物资,这意味着北海的枪弹供应以后可以完全自给。还有一个是很久以后的事情,转轮手枪的好处在北海军的扩张中作用非常明显,后来这种转轮手枪和配用枪弹大规模出口,没有一把北海出品的转轮手枪,作山大王都不踏实。北海转轮手枪是杀人放火、拦路抢劫的必备精品,浑身上下挂着三五把转轮手枪,腰缠子弹带是最佳土匪的典型形象。
倭国的江户幕府、倭皇王族、对马府的德川家宣、倭国各地实力大名,对于雇佣军背后的北海方面开始非常忌惮,以往这些实力派不大看得起偏远的北海,对北海的重视程度有限,但经过这次高岛海战,不得不承认北海的特殊地位,就连吃了大亏的岛津家,不但不敢加害鹿儿岛附近的北海商船,而且反而更加恭敬,对北海背景的贸易客商礼敬有加。朝鲜王室也派出密使,邀请部分雇佣军到汉城和釜山建设营地,并且付出了一笔不少的佣金。其实不论在倭国,还是朝鲜,尽管口头上讲着华夏正统,忠孝仁义,实际上实力才是发言的底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