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5章 第一次接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纪元1701
0035章第一次接触
庄不鸣和何无惧搭乘探索号回到旅顺锚地,接下来十几天两个人带着测量队在旅顺周围山上爬过来跑过去,观察地形,选择理想的炮兵阵地。这次随从的还有一批从工读学校刚毕业入伍的学生兵,被送到何无惧的炮营,学习炮兵知识,准备扩建大炮兵。也许是天下英雄所见略同,何无惧带着手下的预备炮兵军官都选择了203高地为主炮兵阵地,而黄金山作为侧翼辅助炮兵阵地,在炮兵阵地前沿布置步兵拦阻阵地和铁丝网、地雷区。
北海化工厂新出品了三种威力巨大的地雷,一种是绊发雷,一种是定向雷,还有一种是压发雷。这种绊发雷是在掷弹兵使用的手榴弹基础上改进的货色,几乎相同的拉发火*,不过灵敏度和防水性能好得多,装填的炸药分量加大了好几倍,雷体外壳是用的铸铁材料,用失蜡法铸造而成,而且是含磷硫比较多的劣质铸铁,坚硬但脆性很高,外壳有预先设计的沟槽,作为预制破片,其中还残留有很多碎铁屑,装药时还加入了很多小铅粒,铅粒是融化的铅滴落到冷却油里面自然圆滑的,颗粒很小,只有两毫米左右。这种绊发雷往往三五个以三角形或梅花形设置,构成一个小雷区,若干个小雷区联系在一起,构成成片的雷场。
如果说绊发雷是守株待兔的被动式地雷,定向雷就是能够主动出击的恶魔之牙。定向雷是个弧形的扁形盒子,盒子的外壳用的是木头,在盒子内侧是一个较厚的弧形外凸铸铁板,盒子后面是剪刀型的可调节支架,对外的一面是密密麻麻的一片铁砂和铅丸,中间装填几公斤炸药,用电*起爆,*引信用电线通到守军手里,接上干电池,一旦接通开关,定向雷就会引爆,成百上千的铁销和铅丸就向雷体正面的扇形方向倾泻。在定向雷正面,大约六十度左右的弧区三十米内都是杀伤范围,而对于雷体后部的守军很安全。
压发雷的结构类似子弹底火的击针撞击引发装置,与设置在地表的绊发雷和定向雷不同,压发雷一般埋在地下或者草丛灌木下,只要人马踩中,立刻爆炸。有一种稍微特别的压发雷,除了一般的爆炸杀敌,还设置了一个小抛射药包。引信点火时先引发小抛射药包,把主要杀伤作用的雷体抛射到半空,然后雷体中的延迟引信起爆,地雷在半空引爆,杀伤范围比一般的压发雷大得多,其实这就是另一个世界常见的反步兵跳雷。其原理就是二踢脚,只要控制小抛射药包的装药量,可以把雷体抛射高度控制在需要的高度,一般设定在**腰部的高度,这也是一般骡马肚子的高度。压发雷比绊发雷和定向雷的体积重量小得多,这是要方便埋设隐蔽,而且压发雷单个引爆以杀伤敌人为主,不像绊发雷需要形成大片地雷阵,也不像定向雷追求很大的杀伤范围。当然北海化工厂的地雷产品投入生产不久,库存不多,这次来只带了几百个作为测试。
雷区不需要马上布设,只是派猎兵和掷弹兵对未来的步兵阵地进行了简单的整修,开辟了上下山的简单山路,对可能需要的阵地位置进行了标记,这是个很繁琐而必须的步骤。毕竟大多数人力还在整理旅顺的营地,还有部分人在搭建港口的靠泊点,用小船来回运输物资效率太低。庄不鸣这次带来的人手不多,连雇佣的民夫,总共下来还不到一千人,因此203高地和黄金山上只有瞭望哨和驻防的炮兵,在两个山头各放了一门105毫米榴弹炮,处在山头的榴弹炮,可以覆盖周围近十公里的区域,猎兵和掷弹兵,除建设营地外,轮流在两个山头巡逻守备。
在这个时期,庄不鸣专门召开各营各旗队的校尉和旗牌官开会,特意叮嘱各营各旗队的执法中尉和主官要注意建立本部队日志,不管当天有多忙,一定要把当天的主要活动记录下来,不要求文学水平,只有几个要点。第一,什么时间;第二,哪个人;第三,干了什么;第四,怎么干的;第五,在什么地方。这五点,不仅要求各营各旗队的主官和执法中尉要记录,还要敦促每个士兵学习这种方法,不会认字的就趁这个机会学习认字。北海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不要说秀才举人,就连上过私塾的也不多,尤其从南方出来的移民,尽管认字的多一些,但是愿意被招募从军的比例偏低,主动应征的多半是苏北、山东、河南、河北的移民,相比之下,识字率更低。庄不鸣的工读学校,大量工作就是文字扫盲,半年学认五百个字,能勉强读一篇北海报纸的就算是工读学校通过了,下来就进入技工学习的实践操作,派到军队中的再进行短时间的军法学习,就作为执法中尉进入各营各旗队。执法中尉很大程度上是士兵的书记员,平时的家信多半要执法中尉代写,本部的文书很多也要执法中尉帮助主官处理,平时也作为士兵们的文字扫盲教师。不过这些执法中尉们的本身文字功底有限,一般在部队一两年后,还要返回工读学校,一面总结在部队的工作经验,另一面学习更多的知识,部队中的实践使得大多数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起来更有目标和干劲。

庄不鸣一行人在旅顺呆了近一个月,反正北海和海参崴万事无忧,正好在这里快活。趁此机会,庄不鸣带着探索号和一支抽调出的探险队,到旅顺西北方向不远的蛇岛跑了一次。从旅顺港南下,绕过辽东半岛南端的老铁山,和山顶的瞭望哨还通讯联络了几次,测试了几个观察点的隐蔽效果,向西北直驰而去。对于辽东蛇岛,庄不鸣早就闻名,对岛上情况有不少资料,这次主要是核查一下资料的准确性,另外就是要抓捕一批岛上的毒蛇。北海和海参崴由于气候寒冷,蛇类分布不多,毒蛇更少,而蛇毒和从蛇毒制造的抗毒血清对于北海军非常重要,上次测量队的毒蛇咬伤给庄不鸣一个重要提示,如果军队普遍装备抗毒血清,对于今后的战争肯定有利,如果把蛇毒用于特种作战,其震慑威力不容小觑。
这次庄不鸣特意调用了一批准备用于消防的全身套装,衣服和身体之间还填充了海绵,一般蛇岛的蝮蛇毒牙不长,这种厚度肯定能够防御蝮蛇的攻击。还准备了足够的长柄捕蛇夹子和铁钳,大批装蛇的铁丝笼子和帆布袋。开始探险队很紧张,从下船换小艇登陆,一直担心上岸就是成群的毒蛇,找不到下脚的地方。庄不鸣和几个卫兵身穿防护服,一马当先登上蛇岛,其实蝮蛇没有兴趣在海滩逗留,都在草丛和小树上等着吃饭呢。海滩很平静,设置了营地后,在营地周围挖了围绕小营地的浅沟,在沟里撒上六六六药粉和柴油,以免万一宿营的时候有毒蛇进入营地。随即探险队几十个人进入蛇岛深处。除了测量蛇岛的地形,采集一些岛上的矿物和植物标本,这些都是北海测量队的日常工作。队伍主要的工作就是补蛇,岛上的蝮蛇对于人的进入没有什么概念,加上时值六月下旬,岛上早晨气温还算凉爽,到了中午就很热了,加上穿着闷热的防护服,探险队的队员都热得难受,在蛇岛呆了五天,抓了近千条蛇,探索号就返航回旅顺了。捕蛇过程很顺利,岛上的蝮蛇不知道躲人,拿着长柄大钳子,一抓一条,蝮蛇的毒牙对于防护服没有任何作用,而且蝮蛇并不知道主动去攻击人,在蝮蛇看来,人这种大型动物,根本不是它需要的食物,除非人踩中或者手抓到它,让蝮蛇感到了威胁,一般就是很接近蝮蛇,往往蝮蛇选择无视,或者逃走,除非被逼迫的走投无路,不然蝮蛇对人没兴趣。毒蛇说起来让人害怕,但是如果有准备,有合适的防护装具,加上操作适当,对人威胁很小,甚至比一般的野兽威胁都小。毒蛇最难防备的是在人不在意或者精力疲惫动作失控的时候,一旦被咬,危险很大,对于抓捕的大群蝮蛇,庄不鸣让刚来到运送物资的海豚级的另一艘武装商船带回北海,送到钏路镇的行营勤务处,交给负责医药的部门饲养管理。沿途除了喂给蝮蛇少量淡水,不需要给蛇喂食,蛇是很耐饿的冷血动物,只要给蛇喂水,个把月死不了,蛇笼子只要管好,用铁丝加固拧死,不需要担心蝮蛇跑出来。
话说山路走多终遇鬼,庄不鸣逍遥了这么久,派出的斥候终于和驻防金州的满清八旗兵发生了接触,双方大打出手。庄不鸣的主力躲在旅顺,逐步修整203高地和黄金山的炮台工事,不过为了拉开警戒线,在北方沿海岸、大连旧渔村和金州南面蜂腰处,各派遣了一个猎兵旗队加一个掷弹兵旗队,三支百人的斥候队。发生冲突的地点就在大连旧渔村,本来庄不鸣带队在旅顺晃了个把月,正在体会满清有海无防的快感,谁成想,也不知道是满清金州营得到了消息,还是纯粹的想到海边渔村吃海鲜,总之,大约一百五六十人的一队清军八旗兵,拉着长长的队伍开出金州城,旗帜鲜明的扛着鸟铳、扛着大刀,向大连旧渔村前进。从这队八旗兵出城,就被隐蔽在城南的北海斥候队发现,随即用电台通知了另外两个斥候队和旅顺营地,然后悄悄尾随在清军身后几公里。身穿丛林迷彩服的北海军斥候队,根本没有被前面清军觉察,就这么跟着一直到大连旧渔村,陆续三支斥候队从西北两方面隐隐包围了无知的清军,原来在大连旧渔村的那支百人斥候队悄悄抹去自己存在的痕迹,躲进渔村南面的老虎滩山区,窥伺着在五人的旧渔村打砸抢的八旗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