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祸起萧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章修改了一下,大家看看。
******
“卫子,快看这则新闻!”马小东从QQ上给丁卫发了个地址,丁卫打开来看了看,只见那新闻的大致意思是说原定于明天上午举行的少林功夫对跆拳道的比赛又被取消了,提出取消的是少林寺的后堂僧释永仪。不用猜测什么,之所以取消比武,多半都是由于群殴录像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比武,不管谁赢谁输,无疑都是火上浇油嘛!所以比武取消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刚看完新闻,马小东就发QQ信息过来道:“我靠,兄弟,新闻看了吧?比武取消了,看来咱们明天上午的计划要泡汤了,估计一早上就要回去,反正坐车还要有一段时间,干脆咱们在网吧里包夜算了,明天坐在车上睡觉,你看怎么样?”
丁卫没意见,发了个短信回去表示同意,张扬正跟他的女网友打得火热,一说要包夜,当然没意见了,马小东打个电话回去跟学生会主席说了声,三个兄弟就找了个包间,安安分分地呆在里面打游戏聊天上网了。
刚一坐下来打开电脑,丁卫突然想起刚才的那则新闻,总感觉有什么地方有点眼熟,一时想不起来,于是就在网上又搜索过来看看,果然在新闻中他发现了“释永仪”这个名字。
不错,就是这个释永仪,丁卫记得在去武校参观之前,马小东的那个武校好友谭城曾经跟他说过这个释永仪,说他是少林寺保守派的领袖,按照新闻上来说,释永仪是少林寺的后堂僧,这个后堂僧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有那个释延骏,他是少林寺的首座僧,这个首座僧在少林寺里又是什么职务?
丁卫在网上搜索少林寺寺院的组织结构等关键词,果然搜索到了。
原来在少林寺方丈之下,还设有“四大班首”,协助方丈工作,料理寺内各种事务,分别是:首座、西堂、后堂、堂主。
首座僧是方丈大和尚的副手,其任务是为全寺僧徒和外来学者讲经说法。若大和尚圆寂升天,通常由他来替代方丈之位。
西堂僧主要任务是主持法坛、法堂。为僧徒举行受形仪式,代替首座僧讲经说法。他是寺内的第三把手。
后堂僧负责掌握全寺的一切规章制度,主持召开“颂戒集会”检查全寺僧人尊戒守规的好坏,执行奖功罚过,并握有批准收徒和除名大权。
堂主僧专司藏经阁的管理,负责寺内全部佛经和各种经典著作的收藏,添购和经卷圆书的发放,借阅等。
释永仁刚刚当上少林寺方丈的时候,释永仪是少林的首座僧,那时候正是国家处在改革开放的时候,少林寺也面临着改革的问题,是跟上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地改革呢?还是保守佛本思想,走清修的老路呢?

在这个问题上,释永仁站在了改革一边,而释永仪站在了保守一边。这就是前面谭城提到过的现代派和保守派之分。
本来这件事情应该可以通过商量解决,但后来不知什么缘故,两个人的分歧越闹越大,释永仁排挤释永仪,把他从首座僧的岗位上掉离,让他做了西堂僧,而让自己的大弟子释延骏做了首座僧。
从首座僧变成了西堂僧,这让释永仪非常不满,但释永仁毕竟是少林的方丈,少林寺的传统是方丈说了算,释永仪也没有办法。
不过释永仪这个人也不简单,他是登封市人,家族以及徒弟中有不少人在当地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暗地里发展自己的势力,凭借着他在登封市和少室山的影响力,渐渐发展到可以与释永仁相抗衡的地步了。前面说得塔勾武校就是一个例子。这几年,更是愈演愈烈,似乎有取代释永仁成为少林方丈的趋势了。
再说释永仁,他是江西南昌人,在少室山的势力是非常有限的,他没有释永仪那样强大的关系网作为基础。但他是个非常不甘心的人,在他当上方丈的这阶段时间里,他也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不过成效并不显著。以释永仪为首的保守势力实在太强了,很多改革措施都受到了钳制,没办法很好地执行。眼看着释永仁就要控制少林寺,进而取代自己的方丈地位,释永仁也没有坐以待毙,他想出了一个制衡释永仪的方法。
他频繁出席国内外的各种宗教会议,主张少林寺的改革,得到了媒体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他想用这种方式,借助外部力量来与释永仪的力量形成制衡:你释永仁不是想取代我吗?现在我在全世界都有一定影响力了,你再想取代,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了。
事实也确实就是这样,释永仪显然没有释永仁那样强的外交手腕,在少林寺里,他能呼风唤雨,但在外面,他就没有释永仁那么吃得开了,而且他毕竟名义上不是少林寺方丈,请外援的时候也没有释永仁那么方便。
就这样,两股势力斗得天昏地暗,可以说,已经到了白日化的层度了。
丁卫看了这些从网上找到的信息,总算对少林寺的具体情况有个大体的认识了。
“怪不得少林寺乱成那样,原来都是内部斗争惹得祸啊!真所谓祸起萧墙,一点儿都不假啊!”
这时候,丁卫很自然地想起了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这么说来,这个群殴金钟民事件和录像事件应该都不是偶然的呀!看来这应该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但这阴谋到底是谁主使的呢?目标又是谁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