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君临天下(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桂险些死于化血冥掌下,他从地上爬起来后跪着向由少主磕头谢罪。
由少主却一挥手说道:“三桂,胜败乃兵家常事,快起来。”
三桂忙站起身一步跳上马背,便偷眼朝贤淑看去,却见贤淑根本没有看自己。一想到自己刚才的狼狈样全被小美人看在眼中,真狠不得一头撞在地上。
这时候三桂突然感到浑身火辣辣的,有点摸不着头脑。细细想去刚才和黑鹫相斗时并没有直接对掌,对手掌力中的寒毒之气不可能触到自己,身上如何会有火辣辣的感觉。他不知道黑鹫的化血冥掌已经练到一定层次,虽然还没有达到隔空吸血和用眼吸血的程度,但也能够到让手掌上的寒毒之气接触对手的身体。那寒毒之气一旦接触身体,必然会造成身体火辣辣的感觉。
再看那场中,小曹和白鹫再一次打了个平手。小曹已将无宫净身拳三十六招全部打完,而白鹫也将化血冥掌十三掌演化完毕。虽然没有见胜负,但双方已是气喘吁吁。
明了和尚说道:“白鹫,你先退到一边,让贫僧上场。”白鹫忙退了下去。
由少主一见对方换人,又见小曹也累了,忙对身边的年轻人说道:“祖大寿,你上场去打,务必取得完胜。”
大寿一声:“得令”便飞身来到明了和尚面前。
大寿是个谨慎细致之人,他看了明了和尚一眼,问道:“敢问大师就是南国寺的明了和尚?”
明了和尚说道:“战场上兵戎相见,问这个干什么?”
大寿笑着说道:“小将祖大寿只想知道大师的来历,并没有其他的恶意。”
明了和尚见大寿说话客气,便点头说道:“是的,贫僧就是南国寺的明了和尚。”
大寿说道:“听说南国寺明字辈的和尚个个都是武林中的顶尖高手,其功夫堪称一代宗师。”
见明了和尚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大寿又说道:“但大寿刚才所见大师使得并不是南国寺的金刚掌,而是使用了别派的武功,这是为何道理?”
明了和尚摇着头说道:“这其中的原因贫僧不想说,只是告诉你一件事。本来这金刚掌充满阳刚之气,到了贫僧的师傅西岳大师手中,不但没有发扬其阳刚的一面,连招数的名称都改掉了,用上了唐诗宋词中的一些风月句子来做招数的名称。比如关山难越,萍水相逢,花柳飘香、晓风残月等句子。一想到这些招数的名字,贫僧连力气都使不出来。你说这金刚掌还有用吗?”
由少主听了这话后“哈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很好,很好,很好。老和尚的师傅西岳大师果然是个奇人,能够将诗词与武功结合起来,其见识的确不凡。可惜了,可惜了,如果他还在人世,本少主需得和他会上一面,向他请教几个问题。”
大寿听了由少主的话后点着头说道:“少主英明。”
明了和尚却对由少主的话听不明白,于是摇了摇头。
大寿对明了和尚说道:“大师,中国的诗词在历朝历代盛行,教化和影响了民风。诗词歌赋不但成了百姓的口中禅,也成了武学中的招数,这是一件有创意的好事。如果人人都有诗意和联想,那么江湖中的打杀也就变成以文会友的逸事。更何况生活在太平盛世,何必招招都用黑虎掏心这样的名称,那可是大煞风景啊。”

明了和尚听得似懂非懂,开始不耐烦了。他摇着头说道:“废话少说,我们还是在功夫上见真章。”
大寿又说道:“大师是南国寺的和尚,就应该用南国寺的金刚掌和大寿交手。”
明了和尚说道:“贫僧学了几十年金刚掌,到现在还不得要领。贫僧拜倒在地狱门的门下,才学了几年化血冥掌,功力就有数倍增长。再说战场上兵戎想见性命交关,来不得半点手软。恕贫僧无理。”
大寿点点头说道:“既然大师如此说,祖大寿只有奉陪了。”说着便使出了少林寺伏虎拳的起手式。
明了和尚却运起了化血冥掌,只见他的手掌渐渐变得血红透明。
两人正要对掌,突然听到天空中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声。那叹息声很轻、飘逸、悠长,如梦如幻。声音一灌进在场每个人的耳朵中,立刻引起所有人的联想,人人都好象进入梦中。
那明了和尚突然从地上蹦起来用双手抱着自己的头,大声叫道:“妈——,妈——,我的妈,你来了?你来看儿子了,来看儿子了。你在哪里,你在那里——?”
贤淑突然看见不远处站着自己娘的身影,于是大叫一声?“妈——,”便伸出双手一步一步朝前走去。名学小和尚因为从小在南国寺修身,与外界接触甚少,因此定力最好。他见贤淑中了魔,忙上前一把将她拉住。
由少主听了这叹息声后,人便从马上落了下来,一步上前双手抱着一棵树身,口中叫道:“爱妃,你不要走,你不要扔下我一人走。你若走了,我又如何苟活于世上?”
这时候,那天空中又传来一声长长的叹息声。这叹息声悲哀、凄凉、辛酸,如泣如诉。声音灌进人们的耳朵中后,立刻引起了一片痛哭声。
三桂突然从马背上跳下朝着山上奔去,大声喊道:“樱花,是三桂不好,是三桂见色起心,是三桂对不起你。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三桂是人,三桂是个男人,三桂是个好色之人。你就饶了我吧,三桂会把一生的眼泪都还给你,好吗?”说着三桂就在面前一个小土包前跪下号啕大哭起来。
名学小和尚没有受那叹息声的影响。他看了周围一眼,见所有的人都在流泪。其中声音最大的是明了和尚、三桂和由少主。而流泪最多的却是小曹、黑白双鹫和自己的两位师叔。
名学小和尚眼见大家都中魔了,于是自言自语道:“此时不走更待何时。”说着便将两位师叔,贤淑和自成抱上马车,然后跃上车头,举起马鞭。只听一声“啪”的一声,马车立刻向西北方向飞驰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