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下 大新太子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节苏俊兄弟二人领润洲江北大营水军两万并破冰船等十余艘慢慢向被前行,于十一月十九日比钦定日期早一天到达清浪底。宋景帝郑成杰于十二月二日到达黄集,这时黄河地区的天气开始转冷,一些水浅的地方开始结一层薄薄的冰。宋景帝郑成杰待不住,第五天,即十二月七日就悄悄的来到清浪底观看破冰船,随行的只有几个心腹。
苏节苏俊两兄弟接待了宋景帝郑成杰,进了水寨,郑成杰只喝了一口水就道:“一直来只是听闻破冰利船的名字,无缘得见。现战事在前,今无论如何亦要见上一见。”苏俊道:“圣上莫急,因破冰利船紧要秘密,现未停在水寨之中,藏在距水寨二里远的一个泊子内,由重兵看守。陛下真要去看,也要歇歇马啊。”
歇了一刻钟郑成杰便等不得,苏节苏俊陪着郑成杰去了水寨东南二里的一个泊子。在半里远的地方,宋景帝郑成杰就看见一艘巨大的船停靠在泊子里。等走到近处观看,那船长约六、七十丈,宽十二、三丈,船身高大,气势恢弘;船头建一巨大龙头,龙口微张隐约见得龙嘴里含着一物,龙角狰狞共分两叉;船尾及船身两侧有水车几十余部,整船浑身上下皆负钢板,日光下熠熠生辉。郑成杰心中震撼:“大宋有此局船,天下水域那里不能去得。”苏俊学着赵麟的话介绍道:“此船纵短横宽,船长60丈,宽12丈,船身外围各处附钢板3寸许,吃水线上下1尺半又加厚2寸,船头处再加3寸,钢板内以钢管合三角形加固。船身两侧后段各有水车12部,每部12人蹬踏,船尾处分上下两层,将一丈大的轮浆三个一列直叶板圆合在一起斜装于一个转毂上,曰螺旋桨。一并三个,装于船尾下层船底,每个螺旋桨使30人踏动。船尾上层于尾处置大水车24部,每部36人踏动。全船共48部水车与三部螺旋桨,一声号令下,兵士一齐踏动水车,其船如同在水面飞行。微臣曾于东海之上试过,船中不着一物,只有船工,所有水车齐动,整艘船只有后半段浮于水中,船前半段凌空飞于水面之上,航行数十里不沾水星,船速之快世上怕是无船可及啊。”宋景帝郑成杰吃惊问道:“当真这么快?朕观此船上下皆附钢板,加之船身又大如此之重能浮于水面已是难得,还能行船如飞,爱卿莫与朕玩笑了。”苏节笑道:“启禀圣上,臣弟并未欺瞒圣上,莫看此船繁重,就是全员将士都上的船,再拉上几万钧的重物,航行起来也不必寻常大船慢上多少。”郑成杰瞪大眼睛问:“当真如此?”苏节道:“果真如此!”郑成杰感叹:“宝物啊,奇物!朕有此等利船,四海之上称霸一方啊,不知这船除了破冰,水战如何?”苏俊道:“臣等说不清楚,只等作战时请圣上驾临此船,见识一下此船威力。”郑成杰指着苏俊笑道:“好你个苏俊,给朕卖起了关子,好既如此,朕更是期待,就等它初战之时在见,哈哈。”
下午宋景帝郑成杰便起身离开,临走时对苏节苏俊道:“元朝援军前日已至,这几日摆出阵势要攻燕国度阳郡,我算其只是作作样子,定一触即退,过年前后黄河结冰时就会踏冰攻来,你等要仔细等候我军令出战。”苏节苏俊俯首称是。
十二月的大新朝虽离战争很远,但首都建业上下也是处处透露着紧张,国主石重贵病重,太医也救治无方,亏得民间保举出来一名姓孙的神医出了个方子,把石重贵的病情稳住,但满朝上下都知道,这皇帝石重贵只是一口气吊在那里没死掉,日子真的不多了。孙神医讲“至多也就延四个月的寿命了,一般撑不过百日。”朝中上下已经不再关注皇帝石重贵的死活了,那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人们关注的是谁将继承皇位。

话说这石重贵一生妃嫔不多,加上皇后也就七个,连大新朝八十多的三朝老宰相张典都不如,别看人家张典今年八十多,可人家今年夏天还娶进了第二十三个小妾。石重贵老婆不多,儿女更少,七个老婆只给他生了两儿一女。大儿子王石敬义是德妃庶出,二儿子石敬智是皇后嫡出,皇后死的早,石敬智是由德妃养育带大的。石敬智与哥哥石敬义只差一岁,又从小在一起长大,加之兄弟姐妹少,就三个,彼此关系都很好。两人也从没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有过什么不愉快,可坏就坏在老皇帝石重贵在位十七年就没下过诏书,立谁做太子储君。也难怪石重贵,好好的四十多岁正直壮年,谁想到就害了死症呢。石重贵可以一闭眼过去不操心,可操心坏了朝中大臣。皇帝陛下一直昏迷不醒,但做臣子的要上体察君心,下要顺应民意,国不可一日无君啊。皇帝陛下醒来亲口颁旨最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皇帝陛下要是不醒,大新国还能没了皇帝吗?所以作臣子的要作好两手准备。
有人主张从皇帝陛下的兄弟中选出一个来,结果满朝大臣皆反对。混帐话,皇帝陛下没儿子吗?还要从那些老王爷中挑?大多数意见还是倾向在儿子中找,虽然年轻,但合规矩。以老臣张典为代表的老年派就主张立石敬智为太子,理由很简单,石敬智乃是皇后嫡出,理应做太子储君。可以三司使程仙昌为代表的轻壮派主张立石敬义为太子,原因是石敬义是长子,废长立幼,有背伦常,何况石敬智平日里喜好些淫巧奇技,捧着本墨子钻研,才情没有石敬义高。两派双方争执不下,于是一起相约去宫内威望最高的德妃那寻个说法。德妃是个贤良淑德的女子,从不过问国家政事,当一干大臣冲到她跟前求问时,这明平日里老实的皇妃吓坏了,她道:“立太子储君这等是国家大事,我一个后宫妇人怎可参政,岂不废了礼法,何况两位皇子皆是我一手带大,要我如何取舍?再说陛下尚还健在,你们论及何人继位岂不有些大逆不道?你们不要再来问我,若真想论出个结果来,还不如问问两位皇子的意思,不要再来为难我一个妇道人家。”说完就转身逃了。
张典、程仙昌等人听了觉得有理,两个皇子都是德妃一手带大的,谁当皇上对她都不吃亏,何况一个妇道人家,即便说了,将来也可能遭人议论,皇家的事问了也是白问。当下就决定直接找两位皇子。众人一起寻到御花园,巧的是两位皇子都在这里,众人一齐上前询问,要他两兄弟自己决定这立储的事。谁料石敬义很干脆的答道:“我两亲兄弟,断无任何纷争,又都是皇脉,如今谁做这太子储君又有何好争的,难不成这天下就不是我们姓石的了。”石敬智更是干脆,道:“我俩一血同胞,决不会因这储君之为而争,将来我两谁做大新皇帝这大新朝还不姓石?不必问我们了,养你们这些人干什么用,父皇昏迷你们就连这点事都议论不出来,还厚颜跑来问我们,将来还能指望你们商议国家大事吗?自己商议去!”一番话说的诸位大臣汗透背衫,这点事还议不出来还要麻烦两位皇子,这臣下做的岂不是太没用了些,不过话说回来两位皇子还真有些才能啊。
于是众人又回到了争论,但一件举国大事的发生打乱了大新国的一切,成为葬送大新朝的起点。
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