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网恋与追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那个时候手机拥有率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所以在互留通信地址的时候,还互相写下双方的QQ号和宿舍电话。在当时聊QQ是很时髦的事。
我在网上加了高中时认的小妹(干妹妹,这个词是不是有很熟悉的感觉)——郭彩的QQ,并记下了她宿舍的电话,一次打电话过去,她问我们宿舍电话,我说还没有按上啊,等安装好了就马上写信告诉你吧。
在网上我认识了一个叫“水”的大姐姐,她的人如她的网名,虽然我从没有见过她的模样,但我能感觉出她如水一般的柔美。她在一家中学教书,结婚了,并且有一个孩子。这让我有了一种幻觉,觉得她又有一种成熟美,但她时时表现出来的孩子脾气又深深地迷惑了我,让我又产生了看不透她的好奇!我们经常视频聊天。她声音好甜美,笑声也很爽朗,但就是不让我看她,说自己长得丑。有时候她家里有人,就会把家人叫来说:“看,这是一个大学生。”
她说她不爱做饭整天就想着玩,孩子交给父母带着。在那些日子里,她爽朗的笑声如清风一般吹走了我心底的阴霾。我把她当成了我的知心姐姐,向她倾诉了我的一切,一切苦闷、迷茫和无助。我诚恳地请她帮我分析李丽不喜欢我的原因。她劝我不要苦恼,要有耐心。对于我如何追上李丽,她坦言得有魅力,而她认为一个男人的魅力就是大度、宽容和幽默感。
可我的大度、宽容和幽默感并没有换来李丽一片真心的回报,我想我还是太急躁了,总是想一下子就让李丽成为我的女朋友,但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在考验着我那本就脆弱的心,我明白终有一天我会支持不住。可我还在幻想、还在焦急中痴痴地等待,我不止一次默默地祈求上天,让老天爷的力量帮我劝李丽回心转意,可老天爷又一次次让我失望。
心累了,爱倦了!
渐渐地我迷恋上了与她的聊天。有几天她家的耳麦坏了,可把我急坏了。但她说没事你说吧我能听见。又说让我唱歌给她听,我在网吧勇敢地给她唱了(要知道,我的歌声很难听的哦)。听见几声“啪啪”的掌声我顿时生气的说你这不是可以说话吗?她忙解释说她是伸手到音响前拍的,但要是凑到音响前说话的话就听不清。那几天在网上我特别烦躁,每次聊完天后都会感到莫大的空虚和无聊。而脑子里回荡着都是她的笑声和话语,我知道我从依恋她的话语发展到了对她本人深深的依恋。
在网上我从来不敢对她说放肆的话,称她为姐姐、她丈夫为姐夫。我也知道我不会去破坏她的家庭,我只是她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但我控制不了自己,对那个网线越来越依恋,终于有一天依恋到一个我们都沉默的程度。她沉默,我小心的离开了。很多天后,有一次她突然问我还记不记得她这个姐姐啊?
我说记得。
但我们从此极少聊天了,我明白,我们之间是不会有结果的,所以我选择了马上忘记。不久之后我的QQ号被盗了,好多朋友都失去了联系,也就再没有与“水”联系了。
与“水”这段称不上爱情的爱情,被无情地扼杀在了萌芽状态。同时这段插曲也让我对自己以及自己的追求有了一次全面的思考。
我想我真诚的心却换不来一份真诚的爱,那份卑微那份屈辱是我一辈子不曾忘的!我承认我爱错了人,其实还是有好多人不计较我是否长的高大帅气,我是否腰缠万贯!可那个时候的我就像成语故事中的那个财迷书呆子一样,捏到了一片叶子捂到眼前就看不见整个泰山。尤其是李丽这棵树,我作茧自缚,一叶障目,看不到外面整个森林,看不到外面三千世界。也许我要证明什么,证明我自己有能力,进而培养我的自信心,可是越去证明就越证明我是错的,从而使我的自信心一落再落。但我仍不思悔改,死不回头。
大概我现在就像故事中说的那样,我只是对得不到的东西始终耿耿于怀,我对李丽的爱有很大的值得质疑的成分所在。但我始终不能释怀,在我自己设置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祥子在网吧曾说过让刘导与对方视频,吓跑他们。我说滚!我表面上对诋毁我容貌的话语无所谓,但心中隐隐作痛。我也有自知之明,长得矮小黑瘦的我,时时觉得低人一头。但刚刚高中毕业、稚气未脱的我并没有想过太多,单纯的以为凭一股热血、凭我的热情,就是冰也能给它捂化了。但是现在看来很可笑,也很心酸。
但我也确实交到了几个不错的朋友,其中不乏女生,她们并不看中我的外貌,我认为那是最宝贵的,也很珍惜他们。
我们学校有很多社团,主要有六大社团:文学社、演讲社、话剧社、舞蹈社。

军训回来的时候,六大社团在教学楼前拉起横幅,摆了几张桌子收人。我和历月去转了一圈,他入了文学社,也鼓动我加入,但我因为入社要交十元钱而犹豫未加入。回到宿舍后知道刘武也入了文学社,但他们不在一起,刘武入的是校文学社,历月入的是系文学社,不是一个级别。
校文学社长是一个新人,那是上任社长破格提拔,从大一新生中任命的,叫刘波,是个长相不错的女生。心理阴暗或爱八卦的人会说一些闲话,但我没有听到过关于这方面实情的话题,所以不敢妄加论断。
后来证明我的未加入是个明智之举。历月入了文学社,交了十元钱和几张照片只发了一个文学社的成员证。有过几次活动,但据他发牢骚说一点意思也没有。学武倒是有所收获,借机认识了一个数学系的女孩,小眼小鼻子小嘴看上去搭配的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关键是这女孩十分精明,是刘武喜欢的那种类型。
在我得知刘武已经有女朋友的时候,我感到十分气愤,劝诫他要珍惜眼前人,莫要花心。但他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依旧我行我素。
看着他们都有事干,我觉得我也得找点活干。有天中午姜风叫上我说咱们系刊编辑部招人,一起去看看吧。就跟去了,学武也在,现在编辑部里大三的已交了权,主编是大二文秘的一位漂亮的女生。在编辑负责人里有一位是刘武的老乡,还有几个负责人,都是女将,长相就没主编那么幸运了。分几组:诗歌、小说、散文、杂文、外联等。
我有意的是诗歌组,就报了个名,顺便写了一首诗给他们:
昨日竟无眠,梦君至夜半,醒亦如梦里见,依语话缠绵。
何问相思深,梦里频添心,一别日下你我,不似梦里真。
没想到几天后我们都顺利进入编辑部,我是诗歌组的,刘武负责小说,一班班长王一鸣负责新闻,我班女生张冉负责刊首美文,姜风负责散文,专科班一名叫马华的矮个女生负责心灵牧歌,二哥和邵华负责外联。终于我也有了自己的组织,呵呵呵。
有一次上贾老师的写作课,我也不记得具体什么事了,贾老师评价我说:“时有惊人之语,时有惊人之举。”我都不记得这句话了,但后来和我一个宿舍的张明却清楚的记得,还在大四时对我提了,名人啊!
我还记得給姜风改诗的事。贾老师时不时让同学们写一篇文章或诗歌。偶尔有一天我见到姜风的一首诗:------------------
读后我觉得有些韵味不足,于是提笔改为:--------------------------
在一次上课时大家纷纷把大作之类献给老师赐教,我便在课间斗胆将原诗和改诗奉上,没想到老师在课堂上说我改后没原诗好,当时不服气,但没有说出来,现在读来,觉得我改的确实不怎么样。
提到贾老师不得不提人家范华同学,有一次我有事找班主任,回来时经过贾老师办公室,见范华同学在敲门,手里拿着一本书。一会贾老师开门出来,范华谦恭地把那本书递过去道:“贾老师,这本是我最近看的XX书,上面有我的批语和评论,您给指导一下吧……”贾老师“嗯”的一声接过了。当时的感觉,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觉得做作到恶心了。但现在想来范华还是很好学的一个人,有点认真劲。
当时在我们三个班流传着中文系第一才子,但是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我,一个是范华。还有一个小版本是三班的李涛。我和范华都挺不幸的,我们都被当成多余人捅到一、三班宿舍,弄得和自己班同学的关系有点远。但范华比我幸运的是人家有一颗好动的心和一张好动的嘴。有一首被范华不知道引用朗诵了多少遍的诗,表现了范华“淡泊”的操守。那是他上大学前作的。我苦求而未果,每次都是听他匆匆诵过,众人却不大记得。只记得最后一句最后三个字“卧南阳”。说自己要学诸葛亮过隐居的生活,其实现在想来对范华的行为我们不必强求无可厚非。诸葛亮不是也复出了吗?
范华效仿诸葛亮都具体化了,他不知道从哪弄来一个羽扇,每次去他们宿舍玩都见他坐在床上,手捧一本书,羽扇轻摇,只可惜驼背严重影响了他的感性美。二哥曾说过范华比他个儿还高,有一米八多,可他老是探着头,像虾米一般弯曲身体,显得个子低了。
历月为了嘲讽选我为中文系第一才子的原因,讲了一个笑话:说他高中某班选班花,一个丑女上讲台演讲,要大家选她,这样其他女生就可以外出张扬:“我比我们班花还美呢!”讲完后历月笑着说:“大家都去捧刘导,然后可以说:我比中文系第一才子还有才华!”大伙听了哈哈大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