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网墙红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低头想,和她不可避免的会增加接触机会,要同时与两个女人交往,想是不是足球为自己找到了借口,算是吧!原本想与谈芯一陷到底,看虚拟情感能否延续出真实爱情,也希望自己能疯狂一回,谈芯的“七次之约”让他清醒许多,七次说明他们交往始终会结束,也说明见面间隔会很长,也许是一周、二周,或者一个月,他不知道她靠什么来打发中间的时间,但知道自己没办法打发
于是现实地做出一个结论:与谈芯保持**的浪漫,随时等待**收场,把每一次见面当成是最后晚餐;与宁虹可随时见面,只要他们愿意,他不知道这中间情感可能导致什么变化?却能长久,虽然他们没把握让一切都变成快乐胶片。
当看到香港中路熟悉的繁华后,他问:“我们到哪?”
宁虹面对他,脸上神情涂抹闪烁的光辉:“丰帆,让我们从这开始吧,别管我们走到何处?只要始终往快乐老家走就行,好吗?哟,下雨了!”她随即扬起头,似乎在寻找降雨的云朵。
滨城的夜晚总有它独特的情感,这时的情感是细雨悄声倾述,比往日白天细雨更多了一分善解人意,仿佛正在传达夜晚神秘的旨意:没有月光也浪漫!
国庆长假最后一天,是丰帆最悠闲的一天,谈芯一大早去篷山朋友家做客,即使有空也未到见面之日;明天是周六,和宁虹约好去她家,即使今天想见面,他也没有预约权利。
两个女人近在眼前,又如同远在天涯,看来是网络时代负作用!
他躺在床上抽着香烟,缓缓抚摸膨胀的身下,臆想往往使男人更难抑止,趁感觉不太强烈时,脑中继续过滤到滨城后的事,这种情况是长期出差的人或单身汉常常需要面临的情形。
到网吧聊天是最经济的消费方式,比过去出差无聊时聚众喝酒、泡歌厅、打牌强过十倍,更别提小姐提供的一小时快速消费,事后往往留下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网络的确神奇,似无形文化巨浪,把一切陈旧的东西洗涤,让人看不出丝毫受灾迹象。
聊天给他的印象是:好像进了一个无边无际、人满为患的红灯区,每个人的头像如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花样“万”出的网名恰似一盏盏小红灯笼,不论良家妇女、街头小妹、校园学生、白领蓝领,还是那本来春心荡漾、望穿秋水的娇娘,门口都挂着这盏小灯笼,惟一区别是当有男人揖首问候时,灯笼下是否是言语挑逗、舞眉弄姿、秋波传情、彬彬有礼或以传统为防御工事固守城池。前者多半属网络大众情人,只要言语深得其心,故事多半有续集,其数不多;所谓的大多数好人集中为后者,看男人攻击是否得法,也并非全是不破之城。

网非墙,已替代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人间交际之墙,墙内并非盛开朵朵红杏,却因机缘巧合变来转去。他把红杏大致分两种:一种无墙可出,本身就在墙外;另一种依墙凝思,聆听千呼万唤始出来,对两者均无贬损之意。
在他心中谈芯属后者,他并不是她所遇到的最优秀男士,一个偶然机会就出来了,她不仅**本身娇艳,还意味网上红杏极品。宁虹呢?俩人不是在网上相遇,却通过网络复生,也得靠网络继续。
而男人呢?在网上用千奇百怪的办法共同从事着妇女解放运动,费尽心力把那端女人试图从她们家中一个、一个拯救出来,在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这么庞大的拯救大军,也没有这么多逐渐被拯救出来的女人。
他的结论是:不管是网上冲浪的人,还是从未被网浪打湿的人,或多或少对网上情感持有偏见,说最多的是虚拟,随着网络更加普及,各年龄阶层上网人数增多,人们在恋爱、情感、婚姻以至家庭生活的很大一部分都得依赖网络,迟早得替代红娘、媒婆、中介、皮条客的大部分职能,成为情感生活的最大来源。
想到这,他有些糊涂了,如果再过三十年的某一天,人们已屈从于网络,突然没电或者网络全体瘫痪了,人们是否还会像以往那样过日子。
他笑了,想:真他妈杞人忧天!三十年后自己在哪呢?男人目的很简单:就是把**散播到女人的身体中。
想到这里,冲动使他注意力很快集中,谈芯身体和她迷人魅力一一在脑中出现,待手上工作一切就绪,翻身下床到卫生间,痛快完了再方便一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