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节 蒙混过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空微亮,潼关的城门缓缓打开,一群无精打采的士兵肩上扛着大刀,数人围坐在一起,紧挨着身子,斜靠在朱红色城门旁。虽然今日早晨没有下雪,但气温还是很低,守门的士兵时常用手摩擦着自己的兵器,这并不是因为爱惜自己的武器才如此,而是握住兵器的那只手早已如寒铁一般,恐怕比自己手中的兵器还要冰冷刺骨。
“这鬼天气冻得老子我快生不如死了,早知道老子不当这鸟兵,回家杀猪都比在这活受罪强!”方伟当兵也有两个年头了,三十岁上下,脸上还算白净,祖祖辈辈都是靠杀猪为生,只不过自己在村口听别人说三国故事后,就放下了屠刀,拿起的战刀,原因无二,在方伟心里三国时期的张飞就是一个杀猪的,后来还当了大将军,自己认为既然张飞可以,为什么老子就不行。难道天底下就只有张屠户一人可以做大将军,我方屠户就不能。于是考虑再三,把家里的猪都卖了,带着盘缠投奔了在潼关当伍长的表哥,刚开始当兵时,那叫一个快活,每日一大早练兵时就混在人群里滥竽充数,加上自己还有点小聪明和一个当小小伍长的表哥,竟让方伟舒舒服服的当了两年兵,可如今看着不远处的梁师都的大军,方伟的心里只嘀咕,他现在想的是该不该脚底抹油闪了先。但事与愿违,潼刺史王老将军竟然清查了士兵的户籍身份,要是自己跑了,以军法可是要当场斩首示众的。一想到自己的脑袋可能搬家,心里就立刻打消当逃兵的念头。在方伟的脑子里,虽然书读的不多,但村里的老人的人常说这天下全是大唐的,自己哪怕跑到天涯海角,也会被捉住的。而且自己长这么大,知道的城市就只有三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现在的潼关,还有一个就是自己的村落,至于方伟为什么要把自己出生的村落也算为城市,可能在他的眼里,长安自己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去,这潼关看起来只不过就是比自己的村落大一点,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这也难为了方伟,想想一个两年都待在军营的士兵怎么会知道什么才配叫城市呢?
“我说老方,你也别抱怨了,你可知道我们刺史大人如今不仅要为守住潼关而发愁,还要为老夫人的病操心呢?听说那给老夫人治病的大夫马上就要到潼关了。”和方伟关系一直不错的牛汉揉了揉睡意朦胧的眼睛,苦着脸说道。
“你说老夫人病了,这就难怪了。我说这城门自从梁师都攻打潼关以来,都没有像今日这样开过,原来王老将军想招人去替老夫人看病啊!”方伟的话立刻引起了身边士卒的注意,大伙一下都聚集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就在众人谈话间,只见一身白衣中年人,左手拿着一杆旗,旗上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右手捏着块玉佩,那玉佩浑身泛着白光,白光中又带着点微绿。而且在手中颜色时而微绿,时而微蓝,不停变化着。一双眼睛不断打量眼前的这群兵,嘴角轻轻上扬,仰着头喊道:“世代行医,包治百病!”
方伟对牛汉说道:“难道就是这个人?“
牛汉白着眼看着方伟,摇头说道:“我怎么知道,人家刺史大人怎么可能会告诉我一个小卒这种事情!“
方伟闻言,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和兄弟们一起起身,自己便拦住他,问道:“喂,难道你不知道潼关现在在打仗,是不能放任何一个人入关吗?要是聪明的,给老子滚一边去,若惹老子不高兴就把你当奸细抓进大牢里去!”
方伟话音刚落,他身后的士卒有的起哄道:“老方,你是不是又看你表哥不在,在这里耍起了伍长的威风了!”惹得方伟脸色微红,回头傻笑道:“我这不是尽忠职守吗?”
中年人被方伟的举动也斗的心里大乐,轻抚胡须笑道:“我要前往刺史府中为老夫人治病,不知道能不能进这个潼关啊?”
方伟顿时瞪大了眼睛,吞了一口口水,说道:“您真的是来替老夫人看病的?”
中年人伸开双手,说道:“不知这位军爷要不要例行公事,搜一下草民的身子,看看草民是不是军爷口中的细作!”
方伟走进中年人,伸出那黑乎乎的手,硬是在中年人的白衣上留下了几个如来神掌手印,方才罢休。
中年人见方伟傻笑着退到一旁,轻声问道:“军爷如今能否判断草民是不是奸细?”
方伟连忙摇手笑道:“先生说笑了,俺老方就是一个粗人,刚才的话您就当俺是放屁的。还请先生赶快前往刺史府为老夫人治病为重!”
中年人点头说道:“多谢军爷提醒,要不草民就误了大事了。”言罢,中年人从容的走进潼关,向刺史府方向缓步走去。
望着中年人远去的背影,牛汉扭头对方伟说道:“那个真的是给老夫人治病的大夫?怎么连个药箱也没有,对了,我怎么看他这么眼熟啊,好像在哪里见过?”
方伟一听,笑着把手搭在牛汉的肩上,笑骂道:“我说你这老小子姓牛,怎么胆子比老鼠还要小。不要说他真的是梁师都的奸细,进了潼关他再也别想出去。既然都不能出去,你老小子还担心个球啊!”
牛汉看着一脸憨笑的方伟,疑惑的点了点头说道:“兄弟你说的对,是我多心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