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皇宫扬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政殿位于皇宫的正中,坐北朝南,高约十三丈,九根苍青色的大石柱围绕在情月殿周围,每根柱子的顶端都刻着一个鼎,上面有九龙盘绕,栩栩如生。推开宣政殿朱红厚重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任何人梦寐以求的龙椅,金黄的双龙头,晶莹碧透的湘玉镶嵌在龙眼上,龙椅上方的一块牌匾,镶刻着四个金色的大字——勤政爱民。
唐太宗一个人斜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左手握着一封书信,脸色有些不快,望着空无一人的大殿,猛地起身,把手中的书信狠狠的摔在地上,不禁出口骂道:“好你个李靖,竟然不听朕的旨意,无视朕的意愿,难道你真的不把朕放在眼里,还是你以为朕真的不敢杀你吗?”
“皇上!”唐太宗闻声回头瞧去,见一身素衣的中年美妇推开宣政殿的大门,缓缓向自己走来。
“皇后,你怎么来宣政殿了?”唐太宗见来者是长孙皇后,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笑着慢慢走下殿去。
唐太宗见长孙皇后要俯身行礼,两边连忙扶住她,笑道:“这里就我们两个人,皇后就不用行此大礼了!”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说道:“臣妾多谢皇上厚爱,对了,今天是众位皇子学业评比的日子,臣妾见皇上久久不到,便担心皇上因为政务繁忙而忘记,特来宣政殿看看皇上您是否还在这里。”
唐太宗用手轻轻拍拍自己的脑袋,摇头说道:“朕差点忘了今天是众皇子学业评比的日子,是朕的不是,好,现在朕就去看看!”
唐太宗刚没有走出几步,却被长孙皇后拉住了,唐太宗奇道:“皇后,你这是为何啊?”
长孙皇后柔声说道:“皇上要是身体不适,还是不去为好。”
唐太宗疑惑的打量了长孙皇后一眼,半响,问道:“朕的身体没有什么事啊,皇后怎么会这么说?”
长孙皇后将手放在唐太宗的胸口处,轻轻抚摸,笑道:“皇上,你这是心病,要是你现在去看皇子们的学业情况,臣妾怕又会使皇上不高兴,这口气更难顺畅了。”
唐太宗叹道:“那皇后怎么看待李靖这件事情?”
长孙皇后摇头不语,许久,说道:“臣妾只管打理后宫,不过问国家大事,皇上要是问我宫里有什麽稀奇好玩的事情,臣妾倒可以给皇上说说,至于军国大事臣妾一点也不懂,皇上也不要问臣妾了。”
唐太宗深吸了一口气,看着眼前这个十三岁就嫁给自己的皇后,唐太宗的心有一丝暖流流过,现在长安里面任何人都在争权夺势,只有这眼前的皇永远不过问政事,也不插手权利争夺,想想自己年轻时南征北战,多亏皇后不辞幸劳打理家中的一切,成为皇后后,更是做到了表率作用,勤俭持家,使自己可以安心管理整个偌大的国家。前朝有许多后宫干政的事情,唐太宗现在很庆幸自己有长孙皇后,要是没有她,自己真的不敢想象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子。
长孙皇后见唐太宗许久没有说话,眉头紧锁,不禁问道:“皇上,是不是现在就回寝宫休息?”
唐太宗挥手说道:“不用了,朕还是去看看众皇子的学业吧。对了,太子府詹事有没有去承乾宫报道啊?”
长孙皇后迟疑了一会儿,便说道:“臣妾不知道,应该是还没有!皇上,您什么时候开始关心一个太子府詹事了?”
唐太宗用手揉了揉有些疼的太阳**,闭着眼睛说道:“我这么做还不是位了承乾,这孩子完全没有小时候听话了。”
长孙皇后顿时眼神暗淡了许多,勉强的笑道:“承乾还小,大点就会明白自己父皇对自己的期望,也会更加努力做一个百官拥护,百姓爱戴的好太子!”
唐太宗点头说道:“但愿如皇后所言,算了,李靖的事情朕就先放一放,不说了,走,陪朕去看看那些皇子!”
长孙皇后笑道:“是!”
今天中午长安就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张鸿的身上穿着厚厚的寒衣,头上多了一顶貂皮帽子,走在皇宫里,环顾四周,每个小门都有一两个太监守卫着,不时看见一群侍卫巡逻走过,雪把皇宫的走道铺的雪白,宫楼的瓦顶上盘旋着几只乌鸦,时而结群飞翔,时而停歇在瓦顶上。
“这不是张大人吗?”
张鸿一看见此人,心里暗自苦笑,但还是拱手笑道:“张鸿见过公公!”

那张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缓步走到张鸿的面前,一脸媚笑的说道:“张大人到了京城,怎么不通知咱家,咱家好为张大人接风洗尘啊!”
张鸿顿时汗颜,你要银子就直接说啊,干什么绕这么大的圈子。便故作为难状,说道:“张鸿在路上感染风寒,进了京城后,在客栈礼养了几天的身子,怕传染了公公,因此不敢打扰公公!”
张公公神情紧张的问道:“那张大人现在身体还有没有什么不适,要不要咱家去请太医替张大人看看?”
张鸿微微一愣,心里立刻骂道:“你个老狐狸,找太医替我治病,你想要我的命吗?”在古代,太医只为皇上和皇亲国戚看病,一般有功大臣只有皇上的恩奖才有机会让太医帮自己看看身子,许多电视小说里面动不动就有太医给他看病,纯属扯谈,太医怎么说也是五品官,不要把太医当太监。
张鸿笑道:“公公厚爱了,张鸿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多谢公公关心!”说着,张鸿掏出一个小钱袋,悄悄送到张公公手里,小声说道:“公公,这是小小意思,还望公公笑纳!”
张公公用手一摸,是一颗珠子,心中大喜:“难道是夜明珠?”但见周围有人,便点了点头,说道:“那咱家就谢谢张大人了!”
“公公说的是什么话,以后张鸿在这宫里还要多仰仗公公,还望公公不要吝啬才好啊!”张鸿嘴里这么说,肚子里早就把张公公全家都骂了一千遍,那颗夜明珠是杨大哥游历大秦时,花高价买回来的,现在竟然送给了这个死太监,张鸿顿时郁闷不已。
“好说!好说!”张公公笑嘻嘻的把钱袋放进衣袖里,对张鸿说道:“张大人现在是不是想赶往承乾宫面见太子啊?”
张鸿道:“正是,还劳烦公公引荐!”
张公公摇头说道:“张大人来的真不是时候,今日太子去太兴宫参加每年的皇子学业评比去了,恐怕今日是无法见到太子了。”
张鸿略显失望的说道:“原来如此,哎,那张鸿明日再来拜见太子!”
张公公安慰道:“张大人不要气馁,明日咱家一定想方设法把太子爷留在承乾宫,你看如何啊!”
张鸿感激道:“多谢公公了!”
正当张鸿不知是否回去时,就听见后面有人喊道:“前面的可是张大人?”
张鸿回头一瞧,竟然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
张鸿见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正向自己这边走来,连忙小跑几步,行至房玄龄面前,拱手的说道:“学生见过房相和杜大人!”
房玄龄和杜如晦相视一笑,便用手轻轻拍了拍张鸿的肩膀,笑道:“我想贤侄你肯定没有见到太子殿下,现在想必是不是正在为此事犯愁呢?”
张鸿闻言,立刻躬身说道:“学生正为此事担忧,不知房相有可有什么良策,一解学生心中的担忧!”
房玄龄轻拂胡须,说道:“不如这样,你也陪我和杜大人一起去太兴宫如何啊?”
张鸿思索的片刻,望了身边的杜如晦一眼,见他笑着对自己点头,心里顿时有了决定,身子便向旁边移动了几步,恭敬的说道:“两位大人请先!”
房玄龄对杜如晦说道:“你看看这小子,竟然把你我当成引路人呢?”
张鸿道:“学生还有许多路不好走,今后还望房相和杜大人能够多多指引,以免学生迷了路。”
房玄龄微微点头,缓缓说道:“现在什么也不说了,我们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尽快赶到太兴宫去,本相还要给各位皇子评出优劣呢?”
“对,房相言之有理,张大人,有什么事情,我们边走边说!”杜如晦言罢,挥手轻拍了身上少许积雪,便跟着房相缓缓走去。
张鸿本想和那张公公道个别,可一回头发现连人影也没有看见,怎么房相来了,这张公公跑的这么快?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便不再想,小步跑向房玄龄等人。
张公公见张鸿等人渐渐消失在漫天的大雪中,方从一个石狮子后面慢慢走了出来,额头上还冒着冷汗,他深吸了一口气,叹道:“要是让房玄龄知道我没有死,一定会坏公主的大事。看来以后这张鸿的钱我还是少要为好,再多的钱,要是咱家没有命花,就十分不值得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