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意外之喜(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梦痕河流淌在长安城中,河上有无数的花船,哪怕是夜晚,梦痕河使这长安城也如白昼。这里是纸醉金迷的安乐窝,这里是醉人心扉的温柔香,这里一切一切的繁荣都因为一个人,那就是七彩楼的当家红牌秦瑶霜。
这秦瑶霜本是前朝贤臣秦书言的孙女,这秦书言身为御使大夫,为官清廉,善待百姓,在江南一带被许多百姓称为青天大老爷,因得罪奸相萧文,被流放到琼洲,流放的途中被萧文所派的杀手所害。而萧文却还要赶尽杀绝,灭了秦书言一家,幸亏苍天有眼,秦瑶霜随奶娘外出为祖父祈愿烧香逃过一劫,后来流落到扬州城,在这秦淮河旁遭到几名地痞流氓的调戏,幸得七彩楼的老板娘白江花搭救,后就跟随了白江花,一直到了京城。秦瑶霜本人不仅知书打理,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更是贤臣之后。加上自身有着碧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并且守身如玉,浑身上下透出高贵的气质。被愈为江南第一美女,许多王公子弟和江湖豪杰都以娶她为荣,而且还有一个更让人吃惊的事情,就是秦瑶霜没有签卖身契给七彩楼,所以金钱在秦瑶霜面前起不了一点作用。
张鸿和杜如晦出了房府后,张鸿本以为杜如晦会带着最近去吏部报道,可令张鸿十分不解的就是杜如晦竟然是往七彩楼方向走去。
“历史上没有那本书上记载杜如晦有寻花问柳之好啊,那他带我来这烟花之地干什么?”张鸿望着杜如晦的背影不禁出神,长叹了一声。
突然,杜如晦停下了脚步,回头对张鸿笑道:“我想张大大人对本官的引领来此十分的好奇,答案就在里面。”
张鸿一眼看去,是一处残破的院落,有点像今日北京的胡同一般,像这样的院落在长安城十分少见,因为京城太繁华了,掩饰了他骨子里的贫瘠。“杜大人,你这是何意?”现在的张鸿越来越不明白杜如晦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可心里却异常的好奇。
还不等杜如晦出声,院落的大门一下子大开,里面跑出了一群孩子。那群孩子紧紧围在杜如晦身边,有说有笑的,杜如晦抱起一个比较年幼的孩子,对张鸿说道:“我们先进去,然后我再告诉你事情的来龙去脉。”
张鸿默然点头,随着杜如晦和那群孩子一起进了院落。院中种了许多大树,树上的好像是梅花。夜幕中圆月躺在东方的一角,月光如诗,星辰如画,诗画交融,天地失色。秋风一过,落英缤纷,如下了一场细碎的红雨。
张鸿等人进入院落的大厅,当张鸿跨进大厅时,被里面的景象震撼住了。整个大厅到处长满了野草,屋顶上还破裂了一个很大的洞。大厅的地上铺着许多破烂的席子,快到冬季了,难道这些孩子还是睡在席子上吗?不远处,一个简易的锅架上还煮着什么东西,张鸿缓步走近一看,心顿时凉了,锅里面煮着竟是野菜和树皮,看到眼前的一切,张鸿不禁重新打量着那群孩子。他们里面没有一个人的衣服是完整的,有些男孩子还穿着女孩子的衣服,十个孩子里面有七个孩子是黑乎乎的,那绝不是皮肤黑,他们小小的年纪到底承受了多少非人的磨难?
杜如晦叹息道:“我想你也看见这些孩子生活的环境了,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不是死在突厥骑兵的马刀下,就是死在苛捐杂税上。他们都是肃州人,因为天灾,战乱祸乱现在都成了孤儿。这个地方还是七彩楼的秦瑶霜小姐告诉本官的,那是在长孙大人的寿辰上,秦小姐一直照顾这些孩子,有几次一些人贩子想拐卖这些孩子,都被秦小姐拦下了,但这些人贩子里面有不少人都是京中王公贵族的下人,秦小姐始终是惹不起,就拜托我替这些孩子找一个家!”

张鸿奇道:“那我学生有什么关系,难道大人认为我可以给这些孩子一个家吗?”
杜如晦弯下腰,轻轻抚摸着一个小女孩的额头,说道:“我本想把这些孩子接回府上抚养,可如今是非常时期,我根本没有时间照顾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又担心其他人会再次拐卖他们,京城看似繁华,其实有许多百姓都是过着吃一餐没下一餐的日子,秦小姐告诉我,半月前这里面最大的孩子出去替他们找食物,竟然被活活打死,因为他偷了江国公祠堂里面供奉祖先的食物。我听后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皇上如今励精图治,就是为了大唐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可生活在这社会最底层的他们,只想活下去,只想有口饭吃,本应该快乐生活的他们,要承受超出他们年龄的生活重担。直到今日在房相府里遇上你,我才想到把你带到这里来。我坚信你会收留这些孩子,并且会好好照顾这些孩子的。”
张鸿苦笑道:“大人为何如此肯定学生会收留这些孩子呢?”
杜如晦道:“黄利文!”
张鸿大惊,问道:“大人怎么知道学生老师的名讳?”
杜如晦眼神闪烁着少许白光,叹道:“我大当日与利文兄一起主持大唐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的他还指天起誓,要让大唐没有一间冤案,没有一个贪赃枉法之徒,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他亲手砍下易霸侄儿头颅的那一刻,整个长安街头百姓相互游走庆祝,那一天真是大快人心。利文兄一生高风亮节,他的徒弟绝对也是一个热血男儿!”
张鸿眼角处有些湿润,哽咽的说道:“学生不知道杜大人是老师的知交好友,还望杜大人海涵,至于这些孤儿,学生一力承担,必定不会让一个孩子饿着。”
杜如晦紧紧抓住张鸿的手说道:“多谢张大人,这些孩子有救了,在下替这些孩子多谢张大人。”杜如晦说完,挥手招来了一个年长的男孩,对他说道:“他以后就是你哥哥了,快,叫哥哥!”
那小男孩跪拜在地上,磕着头说道:“哥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张鸿有些哭笑不得,这杜如晦太不放心自己了吧。自己肯定说话算话啊,费力还用这一招,要知道,在古代,长兄为父,这男孩认了自己为大哥,以后和自己就有斩不断的关系。也许现代人认为拜把子是很平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背信弃义,但古人不一样,很简单的一句话,迷信害死人啊!古人大多都不会轻易发誓,加上深受儒学“礼”、“义”的影响,古人很看重君臣、父子、兄弟,这也是杜如晦让男孩认自己为大哥的原因,说白了,就是不放心自己。
但张鸿也要做做样子,扶起男孩,仔细打量了一下,身子有些瘦弱,头发很长,有些凌乱,手上的指甲里都是黑泥,黑色的眼珠隐隐闪烁着倔强的神采,想必这孩子一路走来。肯定吃了不少苦。
杜如晦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点头说道:“时候也不早了,那这群孩子交给张大人了,在下要去吏部一趟了。”
张鸿道:“那学生就不送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