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手工味与刻划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拉坯成型,制成原胎后,下一道工序便是在原胎上雕之以阳纹了。
刻花手四福的刻划花绝技,毋庸置疑是整个烧制工程中最有技术含量,最能体现古代窑工非凡智慧和技能的代表,同时也是言若海四人最为感兴趣的技巧。
刻花手,或曰刻花把式,流行于宋代。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以培养和拥有自己的刻花队伍和后备力量为主要任务。
同拉坯相比较,刻花艺术的技术含量更高,更难以把握。因为刻花不但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思维作铺垫,还需要一种先天的能工意识。
因与此,在那个窑口林立繁盛如同百花争奇斗艳的年代,一个优秀的刻花手,其待遇、地位都高得令人咂舌。
言若海他们为了这门绝艺,可是想尽了办法,最后请得京城名厨赫五爷亲自出马,摆了一桌美妙绝伦的八珍席,这才得偿所愿。所以,对于这次的机会,四人格外珍惜。
“宋定窑装饰手法有很多,总括起来以刻花、划花、印花最为多见。此外,还有堆花、剔花和贴花等等。同一种装饰手法,所涉及的纹样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天上地下,花鸟鱼虫,无所不及。而其中手刻花纹比例最大,几乎占了定窑装饰方法的十分之七。”四福停下讲述,端起盖碗,啜了口茶,突然抬头问道:“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啊?谁……知道为什么?
这么深奥的技术问题,言若海四人都是烧瓷的菜鸟,他们又哪能划出什么道道来。
约莫过了三十秒的时间,言若海四人的额头上已然见了汗。临来的时候,多师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顺着四福的性子来。否则,四福的怪脾气发作起来,谁也保证不了会出些什么事。
众人谁也没有把这儿当回事。反正是传授嘛,带上一双耳朵细心听便是了,让咱干啥就干啥呗?!哪里想到,刚刚开始,四福就进入了状态,愣是整出这么个幺蛾子。
眼看四福的胖脸沉了下去,众人心里都知道:如果再回答不上那个问题,好不容易得到的机会就又要失去了。
“那个……做一件印花盘、碗,要经过制范、素烧,然后进入拉坯成型。仅制范一道工序就至少要经过两周的时间,拿来使用到出成品又需要一周时间,而且每一种陶范只能限制出产一个品种。”言若海硬着头皮说出自己的想法,“手刻花纹就不一样了。只要拉坯能作出不同的形制和具备一定的装饰才能,那刻花手便可以尽情发挥,一日之内,可以按照创作思路,作出十个八个或者更多。”
说到这里,言若海小心翼翼地撇眼看了一眼,发现四福的脸色略有缓和,连忙接着道:“稍微缩水就可以进入修坯,然后刻花。用刀在器物上作工,刀随人意,各出机杼,不拘成格成规。一般情况下,一件小型盘、碗刻划不超过一两分钟。一件大型盘、碗最多只需要三五分钟。
运刀随心、刻花如意。这样算起来,刻花效率大大超过了印花和其他装饰。”
言若海这是在捡漏子。他从表相上着手分析,手刻花纹可心应手、便于操纵,的确要比其他的装饰方法省时省工。
这么浅显的东西,即使是全然不懂得烧制的外行,也能侃侃而谈。纯属于和稀泥,没有一点儿技术含量。
他在这儿说这么一通,纯粹是赌一赌罢了。反正是万金油的说法,不管你怎么认为,都是对的。
停了片刻,四福皱了皱眉头,重复道:“运刀随心、刻花如意?”
“对。就是运刀随心,这与国画的笔墨挥洒如出一辙。同时,它又类似于中国书法之狂草,其随形构架、点画映带、纵横驰骋......
、龙游凤翥。其率真的自然性质,会令人感到一种生动的朴素美,一种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朴素美。”
一次是和稀泥,两次也是和,嘿~咱接着和呗。言若海无限郁闷地想。
“刻花是指在原胎较光凸的造型器壁上进行创作,纹饰要求古朴简洁、有疏密之分,严禁零乱、混杂、臃肿、累赘之弊。这是刻花创作的大方向所在。”
听到四福的话音又起,四人同时在心里暗暗捏了把汗:上个问题可算是蒙混过关了。
“同时,在细节上,刻刀要精细。要求刀法娴熟,纹饰轮廓边沿高凸,中部呈凹状。这是为什么呢……”
四福顿了一下,言若海四人心中不禁狂跳不已:不是吧,又来?!
唐英三人刹那间将火热的目光投向言若海,却从他略显疲惫的眼睛中读到答案:算了,放弃吧!

扭了扭脖子,四福缓缓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施釉后,纹饰深凹部位通过釉色融化流动,继而产生釉色聚集,又由于定瓷釉色本身的青白或牙白的色彩感,从而会产生一种神乎奇技的独特艺术效果。”
×!草木皆兵啊,四人早在心中将四福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遍。等等,独特因素效果?
四人异口同声问道:“什么独特艺术效果?”
四福咽了口气,定了定神,“世传定窑器皿中手刻鱼纹,遇水即能复活而游动。这便是那种独特艺术效果带给人的一种奇妙视觉现象。就像美术家高超的笔触一样,仿生效果使人产生类真的遐想与错觉。”
类似于神话的荒唐,却使四人心中不由得怦然一动。是啊,正是这种遐想与错觉,凝结而编织了定瓷工艺美术神话,也展示和强调了定瓷制作艺术的特殊性。难怪使得历来不知其中三昧的仿制者叫苦不迭。
四福站起身,从墙上取下一卷布囊,类似于古代老中医放置银针的针灸囊。“工要善其事,必先锐其器。刻花刀具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明了。”
众人的眼光随着四福手中的布囊缓缓铺开而聚焦,一排形制各异,大小不同的刻刀映入眼帘。
对,没错。就是一排!大小至少三十余件。
“刻刀在使转功能上,首先具备了行运、弯转等基本条件,所以任花鸟鱼虫千姿百态,皆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是九齿组线刀。”
“这是十一齿组线刀。”
“这是骨签,哦,这是竹刀。”
……
四福抚摸着手下一排排红木精致刻刀,脸上不自然便流露出一种热爱之情。
“这些都是刻刀吗?”
四福脸色微微一变,“蠢蛋!眼睛装到裤裆里了?!没看见这是一组什锦锉吗?就算没看见,这么大一块高硬度的磨刀石,也没看见?!”
唐英脸皮厚,也不怎么在意。摸了摸鼻子,这才留心看到四福手中那块“极大”的磨刀石——约有小拇指一半粗细。吭哧一声,不敢再说下去。
“陶瓷半成品是以长石、石英、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的,纵是再锋利的刀具也只能刻上十数件就变秃变钝了。所以经常维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福的话音刚落,言若海便一针见血地发问道:“这些特有的刀具有什么规格要求?”
若有深意地看了言若海一眼,四福回答道:“刀具制作,先制刀头。刀头长一寸一,大刀宽十二,中刀有八,小刀仅五。单线刀、双线刀主打,要求刃部平直,边锋直角。组线刀做辅,要求尖部成锐角,六面锉打,以不切线条为佳。刀柄六寸有一,截面直径为十,木柄料红木为佳。竹刀也分大、中、小,与同刻刀型号相配合。”
言若海默默记下,突然心中一动。四福挥了挥手,好像已......
经知道言若海接下来要问什么。
“刀具使用均要求结合实物发挥刻划功能。定律为:凹对凸、凸对凹、平对平。刻划使刀方法,或称使刀、用刀。定窑刻花,一种为侧锋用刀,一种为中锋用刀。侧锋用刀使用的是边锋,是外斜刀法,刻刀沿着所表现形象的外轮廓运动。刀行形外,以线托形。”
这一点儿,四人倒是很容易便能够理解。
正如同言若海适才所言:定窑手刻花纹用刀,细察起来,很近似中国画和书法的用笔。书法讲,欲左先右,欲上先下。逆锋落笔,回锋收笔。又讲:悬针垂露,顾盼映带等。
刻花刀法,同样讲横落竖行、竖落横行、露锋侧入、藏锋直入以及出锋轻提、回锋重按等等。
中国画讲用笔用墨、浓淡干湿、轻重徐疾等等。虽然艺种有别,却殊途同归。
书法家、画家挥毫,大墨淋漓,心手双畅,循之于法而又不拘泥于法,是为艺术个性的发挥和张扬。定窑刻花同样提倡遵循先哲,创新启后,提倡风格艺术的百家争鸣和不同流派的推陈出新。
随手接过廖展手中的原胎,四福深吸一口气,“刻划花最为重视手工味。就是一挥即就,不复雕琢,决不像搞雕塑那样,小心翼翼,一刀刀、一层层的刀上覆刀。否则必伤其元神、姿采。所以,用刀务必要严格执行于一刀定形、挥之即就的规矩。”
手工味与刻划花?
言若海沉吟良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