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力排众议(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到宫中,李潜觉得身体有些疲倦,正准备休息,可还没有躺下,范高便匆忙走了进来。
“皇上,您可回来了,吴大人等了您好久了!”
看到范高表情有些焦急,李潜也顾不得嫣然劝阻,直冲冲地到了御书房。见到李潜,吴佑仁立刻迎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大叠奏折,他心中焦急,步伐一乱,竟然差点被几案的角挂倒。
“皇上,您先请看这几封奏折。”吴佑仁虽然表情看起来比较着急,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李潜接过奏折一看,差点没被怒火吞噬,手里的奏折是南方发来的,说是大商大周接壤的几个小城莫名其妙的遭到一股白甲骑兵袭击,由于来去如风,驻守边界的军队往往还未来得及赶赴救援,他们便溜得不见踪迹。
为了剿灭这些来路不明的白甲骑兵,驻守军队于是分布到了城内,却不想开拔后被白甲骑兵埋伏打了个落花流水,军营物资更是被洗劫一空。驻守军曾向大周提出共同将这些白甲骑兵剿灭,却不料大周以不在其境内流窜为由拒绝配合,如今白甲骑兵更是步步朝内逼近,搞得所过之处如同蝗虫过境一般,老百姓纷纷逃难,田地荒芜。
“什么白甲骑兵!恐怕就是这大周搞出来的名堂!”李潜看了几本奏折都如是,气得一把将奏折扔到了桌上。
吴佑仁皱眉道:“皇上,此股骑兵若不遏止,恐怕会直接影响到大商的很多方面哪。”吴佑仁翻出一卷地图,指着上面道:“皇上请看这里。”
吴佑仁手指的便是南方的数个小城,李潜压下火气,沉声问道:“佑仁,这里怎么了?”
“目前白甲匪兵流窜到了境内百里之内,还没有成何气候,但一旦任由其发展下去,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吴佑仁手指朝前动了一下,指到了一条线上,“皇上,南方气候好,乃是出产粮食的好地方,而且有数十个大粮仓都位于南方,若此时被这股匪兵破坏储粮,则会直接影响到北方战事!”
八王爷商荣目前就是在北方负责与突僠人的战事,目前军情已经稳定许多,突僠人一到冬季便会休兵,养精蓄锐之后,来年再战。
李潜运足目力看去,那线蜿蜒向北,原来是一条直通北方的兵粮道,心里立刻明白了许多。恐怕白甲骑兵就是大周和突僠人搞出来的事情,之前来大商的那个梦境里,老不死也说过大周和大秦用一对珍稀玩物便抵偿了一半的岁供,若这白甲骑兵烧毁了南方的粮仓,而两国又去支援突僠,吴佑仁的担心就会成真了!
想透这点的李潜顿时被这背后的可能性给震住了,肃然道:“朕明日便挑选合适将领前去剿灭这股匪兵,绝对不会让他们影响到北方战事!”
吴佑仁又进言道:“皇上,这骑兵来去无影,无论是谁带兵前去都不容易讨到好处,而且重点还得放在一个字上——防!皇上,这猛将易求,可良将难得,恐怕选择将领的时候,还需要多多费点心思啊。”
吴佑仁所言李潜心里清楚,而且担任这防守的将领还得沉得住气,不然必然会坏事。遇到性子颇为急躁的将领,就算是他耳提面命,也未必真的能掌握住这个防的度。
但,李潜心里早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那就是宇文拓。
吴佑仁又拿了两个奏折递上给李潜道:“皇上,这是辜太师今日送进宫的奏折,微臣不敢怠慢,还请皇上亲阅。”

一听是辜太师的奏折,李潜连忙接了过来。看完奏折之后,李潜冷笑起来:“朕就知道,这辜太师不给朕找点事情出来决不罢休。”
原来昨天辜太师回到太师府以后想了一下,大概是觉得李潜这一手收回兵权玩的漂亮,怕不能掌控李潜,于是上书奏言,曰此三营乃国之根本,不能随意在此编制之外成立新军。
“皇上你准备如何处置此事呢?”吴佑仁见识过李潜近期所为以后,对这突如其来转变的皇帝颇有信心,不自觉地也以李潜的意见为主了。
李潜长叹一口气道:“必要的时候,恐怕朕也只能有违伦常了。”
吴佑仁嘴巴微张几下,但却没有把自己口中的话吐了出来,因为他有种预感,若是有人会在李潜成军一事上横加阻拦的话,无论是谁,恐怕都不会得到一个善终。
次日朝堂上,果真不待李潜提起,辜太师便出列道:“皇上,前日您想重设一军,当时老臣未能多想,但回府之后仔细想来,东南北三营乃是商朝开国便设了的营地,若皇上突然成立新军,恐怕会违反祖宗的兵制啊!”
此言一出,立刻惹来许多人议论,李潜不作声,微微笑着继续听辜太师说道:“老臣受先皇托付,不敢有违,所以今日老臣就算是死也要进言劝诫。皇上,新军成立事小,失去军心事大!老臣不忍看大商江山尽丧于臣不言之罪中,还望皇上收回成立新军的旨意!”
辜太师说完,猛地跪倒在了李潜面前,而李潜心中此刻也是怒意滔天。辜太师虽然口口声声说大商江山是丧于他不言之罪,可话外之意却是直指李潜的一意孤行,再则又说要死谏,已经摆明了他绝对不会支持新军成立。
李潜深吸一口气,朝群臣笑道:“不知众位爱卿意下如何?若有好的提议,不妨都提出来说说,朕绝不追究擅言之罪。”
第二排的朝臣队列中,立刻有一人出列道:“皇上,臣户部尚书崔镜明有话想说。”
李潜一挥手道:“准奏。”言罢李潜仔细地看了下这崔镜明。崔镜明年约四十多岁,正值壮年,外表与他名字完全不符合,长得肥头大耳脑满肠肥,只有那一双小眼睛时不时眨巴着,显得精明万分。
“皇上,微臣想问的是,风云军以外的其他士兵如何处理?”崔镜明一来便单刀直入地点了主题,“按朝廷惯例,凡士兵退役之时,朝廷需拨出银子进行安置,算是劳慰多年当兵的一点意思。皇上若一次性让十多万或者更多的士兵退役,恐怕国库无法支持这笔庞大的费用。”
“崔尚书所言,朕已经想过了,朕想请问崔尚书,当兵一年的银子是多少。”李潜沉思片刻后,开口向崔镜明问道。
崔镜明答曰:“普通士兵一年约有三两银子。”
李潜又问道:“那我大商赋税又是怎么一个收取法呢?”
“我大商赋税是人头制,但参军者则免去人头税。一般来说,普税在一人一年一两多银子左右,然身家超过人均的富足之户则会根据其身家另行抽税。”崔镜明说了以后,又问道:“皇上,不知这与微臣所问问题有何关系?”
李潜听完心中一盘算,朗声道:“当然有关系了!”
=====================================================================
第二更三点送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