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当头棒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天雄军局势已定,但接下来的事务还有很多,火枪兵己经奔波了两天一夜没有合眼,百里奔波,连番血战,早己疲惫之极,而卢象升指挥的天雄军其它士兵,只比火枪兵迟到半天,也是两天一夜狂奔,除了大量掉队的,能跟上的也都差不多精疲力尽了,每个有的疲惫都写在脸上,但谁也不敢提出休息。
风焚坐在马背上,努力挺直着腰杆,事实上他己有些坐不稳当了,长时间的赶路神经的过度紧张,耗尽了他每一点精力,特别是那最后疯狂的砍杀,让他觉得自己身体都被抽空了。但是他努力提醒自己,坐直了,别趴下!让自己的士兵看着,让数万百姓看着,让那些混在人群中蠢蠢欲动的义军看着!
这也是最为迫切和棘手的问题,这两万多百姓中间,至少混入了两千名真正的流贼,他们是随时可能暴起发难的隐患。但是这些流贼本身就是农民出身,当他们放下武器就是地道的农民;他们进入人群,就象是雨滴落进了大海,让人再也无法分辩。数十个村庄的人混杂站在一起,连那些老百姓也分不出哪是乡亲,哪是流贼。
杨洪担心地看了看风焚,犹豫了好一会,终于催马走近风焚,喊道:“大人!”
“嗯。”风焚答道。
“这些流贼必须马上分出来”杨洪着急地提醒。
“是的。”风焚声音飘忽,明显不在状态。
“属下有一个办法!”杨洪看出风焚的点心不在焉了。
“快说!”风焚的眼神灵活起来。
杨洪的建议是,百姓中间选出一些年老的,明显不能打仗的老年人被以优先发给食物的名义先挑选出来。当每一个村庄都找出几个这样的人并核实身份以后,他们就充当了辩别流贼的火眼金睛。他们不要管哪些是流贼,只要站在路边,看着人们排成长队在他们面前走过,然后将在他们前面经过的自己认识的同乡找出来拉到自己身边就行了。那些走到最后都没有人认识的,就是外来的流贼了。
这个方法很低快得到批准和实施,数万百姓以一字长蛇阵的方式从山谷一头转到另一头,那些认人的老年人,就站在人群经过路上的帐逢里,翘首等着自己的乡亲经过。
百姓的队伍缓缓地前进,不断有人被喊出队列,被认定为百姓,不知所谓的流贼没有人喊出,笔直走到了通道末端的大帐。大帐里等着的当然不会是干粮,而是腰刀和绳索。
久等的人群开始缓缓地流动起来,人群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家人、亲友和乡邻而松驰下来,气氛慢慢地缓和了,连站在旁边高度紧张着的天雄军将士,也渐渐放松下来。
这时,杨洪看到站在路边找人的老头儿有点古怪,别人认人都伸长脑袋看,好看清熟人,也好让熟人看到自己,只有那个老头缩着脖子,歪戴着帽子,只让人看见小半边脸,他认出来站在身边的人,都是一些身体强健的青壮年男子。
杨洪走近风焚,指着那个老头道:“大人,那个老头有问题。”
风焚顺着方向看了过去,他一眼就看到了破帽底下的山羊胡子有些眼熟,这不是上次剿灭邢红狼时,自己特意挑出来作为和卢象升论理作证据的那个干老头吗?他不是说就是吃观音土也不出来了吗?怎么又出现在扫地王的队伍中?风焚心中疑惑,他吩咐杨洪,要他将老头和他身边几个人人都拿下来。
这个老头连同身边的人还没来得及反抗就被抓了起来,杨洪将老头带到风焚面前。
风焚来冷声问他道:“老人家,我们见过面吗?”
老头沉默不语。
但是人群中有人认出他了,有人大喊:“他就是老回回!”
“没错,他是个大头领!”
“我看到他今天跟扫地王在一起!”
更多的人找到了自己的乡邻,身边的都是熟人,胆子就大了,敢于说话了,也跟着喊起来。
“你是老回回?”风焚对这个十八家头领之一的人物早已闻名已久,却没想到已经是第二次见面了,不禁大吃一惊。
“没错,我就是马守应!”小老头抬起头来,眼中厉芒闪烁,全然不是上次那老实巴交的模样。
“你不是说回去种地了吗?”风焚为自己上次放他而羞愧,也为马守应一再找死而叹息。

“回去种地?大人,你说得真好!回去挖观音土吧,哈哈哈!”马守应象是听到什么笑话一样,大笑起来,一口牙齿被鲜血染成粉红,显得狰狞而肮脏,“我家婆娘和两个儿子吃观音土胀死了,小儿子吃野菜中毒死了,我的婿和三儿子被左良玉杀了,我的五个侄子都被大人您的火铳打死了!大人,你说我还要回去种地吗?要种粮食出来给你们交皇粮吗?大人,你睁眼看一看吧,没人种地了!咱们那边都有人吃死人了,他们吃完死人就要吃活人了,大人,您就等着吧,你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啊!大人,您等着吧!”马守应再一次疯狂地大笑起来,笑声凄厉。
风焚看着马守应疯狂的面容,说不上是同情还是厌恶,却觉得自己也没有理由说服他,只得挥手让士兵将马守应押了下去,只有那疯狂的笑声仍在耳边萦回不去,让他感到深入骨髓的疲惫。
当风焚一觉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风焚从破门板拼成的行军床上跳了起来,顶着暖洋洋的阳光就往卢象升的大帐走去。
风焚走进大帐,看见卢象升坐在案前写东西,风焚凑过去看了一下,是一份安民告示,繁体中文只让他看了个半懂不懂,就百无聊赖地四处张望。
卢象升头也不抬,只是问道:“看不懂吧?”
“什么看不懂的,我只是被外面的阳光晃花了眼睛。”风焚马上掩饰他对传统文化的无知。
“那些人怎么办?我想再听听你的说法。”卢象升问道。
“你是说那些俘虏吗?都给我吧。”风焚回答道。
“给你?”卢象升颇为不解。
“我挑几十个老实点到我那儿去做苦力,其他的就给士兵们练练手,他们虽然都杀过人了,但很多都不是用刀子杀的,作不得数。”风焚解释道。
“我们终于也有意见相同的时候。”卢象升说着拿起了一支朱笔,在一份单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心中却暗自吃惊,这个风焚看似善良,但一旦下了决心,几千条人命说砍就砍,说起来就语气平淡、波澜不惊,浑不似自己要咬紧牙关才能下令。
“春光明媚,我们却在做着砍人脑袋的勾当。”卢象升将单子拿在手中吹了吹,叫来中军官拿了出去,又说道:“记得要将生石灰买来以后再去砍头,要不腌得不及时,这脑袋就臭了。这次功劳就比上次大多了,阵前射杀九百四十六人,俘虏一千八百三十一人,其中就贼酋扫地王和马守应;他们都以为会在人群中蒙混过关,以为我会象上次一样放了他们,几乎没什么反抗就全部落网了。”
他这样对风焚说着俘虏的情况,口气却渐渐严厉起来,继续说道:“这功劳可是来得值得?你自己想一下吧。你带了百十个士兵就冲下山坡,就想挡住那数万如惊弓之鸟的百姓,千余穷凶恶极的流贼?恐怕只要那些流贼只要吓嘘百姓冲过来,你那些士兵就会和冲过来的百姓堆在一起,筑成一堵尸墙了?你自己不要命,你的同袍呢?那是朝庭的士兵,不是你的私兵,不是给你来呈勇殉葬的!”
风焚听了心头很不是滋味,辩解道:“我并不是为了立什么功。”
“就因为你不是为了立功!你不是为了立功,却又甘冒奇险,自陷死地,又是为了什么?看着百姓可怜?看着流贼不服气?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为将帅者不可怒而兴兵!你看到流贼杀了几个人,就怒不可遏,不计后果了?这是兵忌家大忌啊。还有,我再给你说一次,慈不掌兵!你明白吗?你的心可够软的了,怕百姓成为流贼,就拿自己的命去填,你填得了吗?大丈夫既以身许国,七尺之躯就已非私有,不可以有用这身冒无益之险啊!唉-----”卢象升说到最后又叹了一口气,和风焚说话,他总是喜欢叹气。
风焚默然无语。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书友对主角的批判,往往就是小说下一章的内容。而且这纯粹是巧合,牧云没有因为批评对本文思路作任何更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