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剑曾当百万师(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纷纷攘攘好一阵子,才渐渐安静下来,却有一个人穿着文官服饰从城头上探出身来,他看了几眼,方才喊道:“城下何人吵闹?”
赵率教驱马上前,来到城下,下了马,施礼回答道:“平辽将军赵率教,闻建奴不日将扰袭蓟镇,恐遵化有失,特提兵前来相助。”
那王元雅锐声叫道:“建奴?建奴骑兵到了哪里?”语音甚为惊恐。
赵率教答道:“尚在关外,恐不日将至矣。”
那王元雅这才明白自己很安全,沉住了气,忽地又大怒道:“大胆赵率教,你虚传警讯,擅离职守,引大军围我遵化,意欲何为?”这一番话说得义正词严,极有气势,终于有点大明地方大员气势了。
赵率教自知理亏,不敢抗辩,只是说道:“警讯突然,事急从权而已。”
王元雅亢声道:“可有陛下旨意,兵部调令?”
赵率教说:“正在请旨中。”语气已极是无奈。
那王元雅得理不饶人,大声呵斥道:“赵率教,你想造反吗?”
赵率教说:“神京安危,系此一战,下官事急从权,请大人纳兵入城,所有罪责,率教一力承担。”
那王元雅喊了一阵,口干舌燥,头晕眼花,知道他们不敢攻城,也懒得回答,拂袖而去。
风焚从双方对答中听出,赵率教此行只怕是冒了极大的政治风险,见他不顾个人安危,一心为国,年近花甲而当众受人呵斥,不禁心头一热,劝他道:“将军何不另择他地而驻?”
赵率教脸色灰败,说道:“这遵化位置极为重要,城池险固,又为我大明铁冶重地,物资充沛,若要择地而守,断不作二处这想。只可惜这些人畏外敌如虎,对本部兵马却是严峻得很。”
风焚听他说一定要入遵化,又因为此事因他而起,血气上涌,便没有了那么多顾虑,拍马上前,对着城头喊道:“尔等听着,赵大人奉督师将令前来抗击建奴,若是惹怒了赵大人,我等将城池攻下来,杀你们个鸡犬不留,再问尔等耽误军机之责。”
这话一出,自己也觉得荒谬得历害,心想回答自己的只怕是一阵箭雨,当下凝神防备。不料这话却似乎有效,没有箭雨下来,却又有一人喊道:“将军千万不可如此,有话好商量。”
风焚喊道:“你等打开城门,派人与赵将军面谈。”
喊完话城内却并无人回答,过了一阵,从城头晃晃悠悠垂下一个大竹筐,原来是要吊他上去面谈,风焚也不假思索,坐进筐里由城上的人吊自己上去。这筐子晃晃悠悠上到半空,城下景在就尽收眼底。

他看见四千关宁军伫马肃立,场面颇为凝重。突然想起评传里记载袁督师就是这样被吊上北京城被杀害,自己今日抢在他前面吊上遵化,莫非也要枉死在这里,这样一想才觉得此行有些冒失,只是想退缩却也已经没有退路了。
上得城头,见众兵丁衣甲不整,秩序零乱,对他一个人上城漫不关心,于是四下乱看。
这时人群中有人说话道:“你等未奉召令,大军驰骋于关防重地,是何缘故?”
风焚抬眼看去,见一文官店在人群中对他说话,虽语气中有责问之意,却是面色和蔼,看来颇好打交道,于是问道:“阁下可是巡抚王大人?”
那文官回答说:“王大人已下城去了,在下是提刑按察司佥事马思恭,将军所说建奴入寇神京,可真有此事?”
风焚回答说:“女真人与蒙古结盟,借道进攻中原,不日就会来攻此城?”那马思恭听了问道:“不知将军消息是否确凿,来攻的兵马几何?”
风焚说:“兵力不清楚,却知是虏酋皇太极亲自率军而来,来势甚为迅猛。”
马思恭听了:“啊”地一声才说道,“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这,这,我们这种地方如何抵挡得住?”
风焚微怒道:“袁督师在关外屡抗强敌,女真人多有败迹,大人为何说不可敌?再说赵总兵已领四千精骑来援,大人大可不必惊恐。”
马思恭强笑道:“非我等惊惧,只是为国担心而已。”
风焚赶紧说道:“大人既为国事担心,何不赶紧让我军马入城?”
马思恭听了似有意动,伸头看了看城外兵马说:“非我不肯,是我无权放行,不如我等去禀报巡抚大人,再由他来定夺。”
风焚想大概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当下走上前去,想跟随着马思恭起下城,那马思恭看着他走近,忽然脸上露出惊恐表情,指着风焚尖声大叫:“将他砍了,砍了,------救命!”
众将士见他们本来谈得好好的,马思恭却突然喊砍人,变化之大,颇让人手足无措。一时之间都是错愕不已,竟没人出手相助。
风焚却想,自己被筐子吊上城来的,果然不吉利得很,只怕真的要枉死在这里了,于是赶紧左手前探,抓住马思恭挡在胸前,右手抽出弯刀往后一挥,荡开身后众人,退后数步,背靠外墙,将弯刀架在马思恭的脖子上,大喝道:“开城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