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不知深浅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转眼间,春天已在绽放的石榴花枝头消失,葱葱郁郁的自然界的精灵们,把初夏的日子装点得格外宁静。
高晓春在市公安局的工作生活变得紧张而简单,他很少能回文山去,陈艳只好带着儿子,周末总是赶进市里来。她能够体谅丈夫的难处,也十分支持丈夫认真工作的态度。追求一个美好的生活,这是他们的共同心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丈夫拼命工作,她当然只好较多的跑到市里来,将丈夫这边作为重点和中心。
对于高晓春来说,他一直很忙,就像一辆驰出车站的列车,不到站点他就不能停下来。除了跟钱为民外出调查外,头脑中总是绷得紧紧的,要思考、要上稿、要出成绩。要不断地看,不断地写,不断地与全市各县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秘书们联系工作,讨论新情况,发现新亮点、新措施,想方设法抓材料的成形,抓稿件的采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个多月下来,他的文章在省厅简报、省日报、人民公安报、市日报上陆陆续续发表了出来。
东源市公安局,几乎人人都十分关心高晓春写的东西,每当有他的文章刊发出来,都争相传阅。人们关注他的文章在什么报刊发表了,写了些什么东西,是不是吹的牛皮,哪一句真,哪一句假,都有人去研究,他成了全局关注的中心。少不了还有一些人坐在高枝上,说着风凉话。
而市公安局的工作,并没有因为高晓春的努力宣传,就真的有了多大的起色。公安工作刚刚经历了两节两会高度紧张时期,工作相对已经松弛了下来。虽然五六月是社会治安特别防护期,但学生运动毕竟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东源这个地方,已见不到任何学运的痕迹。政治斗争这根弦并没有必要绷紧,大部分民警其实已得到了修整,他们停了下来,把注意力盯在了高晓春的身上,看他一个人怎么样扯荷叶,包棕粑,唱盘独角戏,确实不足为怪。
高晓春这个人最大的长处是单纯。他不注重人际交往,放得下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生活枝节。他重的是务实,不重面子,不太注意和别人的沟通和来往。比方说家庭观念方面,他对妻子儿子很疼爱,但他又不沉迷儿女私情,回家不多,陈艳只得主动跑到市里来和他一起度周末。而他并没有陪妻子儿子逛商场、玩公园,而是继续写东西,陈艳周末的工作,就是帮他煮饭洗衣服,照顾他的生活。一家人过得简单而又幸福安宁。
再比如对待陈碧君,两人天天在一个办公室上班,碰鼻子遇眼睛的,可他几乎从来不主动跟陈碧君谈几句闲话。她在与不在,在做什么,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似的。他并不在意她的存在,这让陈碧君最是妒恨。可他就是不往冷灶里添柴,正是因为这么平淡的人际关系,他才有大量的时间写东西,思路不被别人打扰,他才有了这些令人妒嫉又羡慕的成果。
陈碧君这个人虽然十分高傲,但还是比较重才的,起初她要看高晓春的把戏,可是却等来了别人的一片赞扬声。她当然更加关心高晓春发表的文章,发现确实写得好,她很快就真的佩服起高晓春来。而高晓春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个冷酷的女人,把她并不放在心上。平时只是礼节性地叫她一声主任,而不会和她多谈什么。
陈碧君越来越关心他写的文章,有时要向他求教,讨论某个问题,但他只是笑一笑,表示肯定和赞同,并无反对意见和其他见解。他们之间仍然沟通不多,陈碧君认为他骨子里是个高傲的人,有时是妒恨,有时是羡慕,奈他不何。
陈碧君在一旁看高晓春的为人,看他的文章,慢慢地理解了他。她认为高晓春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男人,也是一个人际关系上比较单纯的男人。他不是那种善于拍马屁的小人,他不会八面玲珑,三面两刀。他写的许多东西,直言不讳,让一些领导的面上无光,甚至难堪。他和自己丈夫梁羽新是同一类人。越多地读到了他的文章,就越多的佩服起他来,认为他确实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市公安局在他的努力下,确实看到了改变被动落后局面的希望。在高晓春奋斗精神的感染下,她也认真地思考了一些问题,写出了一些东西。他们比过去的交流有所增加。

陈碧君能够写出一些有新意的调研文章来,实在让高晓春吃了一惊,在他看来只是个花瓶的冷美人,其实不仅仅徒有外表,也有内才。他也是重才的,因此在停下手头的工作之时,已经愿意和她谈谈。他自己也感到奇怪,怎么和她谈话之后,心中有了一种得到了释放的感觉。这之后,金丹舍利通仁义,两人的关系终于融洽了许多。
原来,陈碧君得知高晓春的妻子姓陈,名叫陈艳,真还是自己的本家,于是就把高晓春叫做了妹夫,并要高晓春喊她姐姐。
高晓春想不到这个冷女人,突然变成了个热女人。她比自己大几岁,喊他陈姐也感觉比较亲切,于是就认了这个姐姐。自从有了这层干亲关系,你还别说,两人的关系顿时就融洽亲热得多。低她一等的感觉也没有了,他们这个办公室内没有了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只有了姐弟关系。高当然很喜欢,想不到竟然如此意外地处理好了办公室内的这种尴尬的人际关系,长期压在他心中的地位阴影自行消失了,他做事更加地欢快勤奋。
这天,高晓春先到办公室,他照例打开了饮水机的电源开关,把地板拖了一遍。
此时陈碧君来了,她笑容可掬地说,妹夫你早呀。
高晓春也笑盈盈地回答道,陈姐早。
两人都是笑颜浩荡。陈碧君将手提包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放好,过去打了一瓶茶,然后坐到了桌前。高晓春已放了拖把回来,给自己的杯子里加满了茶,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了下来,两人十分自然的对视了一下,微笑了。
陈碧君说,我昨天听人家议论,你是钱书记的亲戚,是真的吗?
高晓春知道,他调市公安局这么久了,还有人在议论他调进来的事,自己写了点东西,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高晓春明白,如今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干部的任免调动已是极度不正常。没有关系是无法办得成什么事情的,特别是提升和调动,像自己这样轻轻松松就调进市里来,已经属于极不正常的非常现象。要想走人,没有靠山,没有银子,光有点破烂本事,那是太难了。自己若不是遇到钱书记,自己就只能是死菜一碟,因此人们要把自己与钱书记扯上点关系,那是再正常、再自然不过的了。
听到陈碧君这么问自己,他只得笑了笑,看着她说,陈姐,别人怎么议论我,我不管,说我是钱书记的亲戚,我就是钱书记的亲戚。不过我要告诉姐的是,除了工作上的关系,我和钱书记就没有了其他任何关系。
陈碧君笑了说,我想也是,如果你是钱书记的亲戚,那么有才华,早就派上用场了,到现在才用,真是埋没了人才。
如果是此前听到这种话,说不定高晓春又会感受到她在挖苦自己,但现在已没了这种感觉,人心的体会真的很怪,现在他认为她讲的是理解自己的真心话。
高晓春心情平和地说,也不能这么说,人的成长需要自己个人努力,也需要适当的环境和机遇,我能有今天,心里还是十分感激钱书记的。
他们就这样打开了话匣子。陈碧君有些感慨地说,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却总是被埋没着的,像我们这些人,一辈子只能为他人那用,只能作奴才,为他人作嫁衣,不论你有多大的本事,命运总是被别人掌握和控制着,只能依赖别人来赏识、来提拔。别人不用你,你就死在那里,我们本应该得到的,却要依靠别人来恩赐,还得对他感恩戴德。我就不服气,我就不想顺着这条路子去走。
高晓春听她说得激悦,心想你也有不平啊,但你上次在钱书记来办公室时的表现不错呀,奴性不是很足吗?我还以为你心甘情愿呢,原来只是在做戏。但他不可能这么说出口,他顺着陈碧君的思路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我们吧,说来说去,也算一个知识分子吧,是一个有所学、有些抱负的人,但不被别人赏识、提携,就没有出头之日。执著心太强烈也不行,就没了人性与欢乐,真的身在江海,心系朝庭,必定很累的。
?

.pp 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