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6节 礼礼【行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令】
接连几日,礼礼依旧出坐朝堂,只不过不用像初次一般衣着繁重,众臣也皆有所保留,什么事还是直接奏折上禀报逐世,索性逐世一行应该还未走远,高台后端坐的礼礼很多时候只是一个摆设,但这已突然成为了她繁重枯燥生活的调剂,原来通过殿前讨论发布至整个幽国通行的律例、征调、部署等等都是通过几个老头吵架争论出来的,逐世的生活,原来是这等有趣。
寒风飕飕的从耳边卷过,侍卫递过了一水袋,逐世蒙头喝了,喉管所触,全身的冰凉,他苦笑着摇摇头,任何一个帝国,都要有实力的人守护,若连这点苦头也吃不了,怎能担当起如此重任,他身后站着的昔日的兄弟,又有谁能够真正的信任,微池城里密布的眼线,有自己的、有浮荨的、有福王的、有旧臣的、有新贵的,谁又是表里如一恭敬的守在自己身后,谁得手上犹握重器,等着一招将他击毙,他隐约升腾起一种蓬勃的斗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女仙娘娘赐予我的,你们谁也别想觊觎!
“左,我们这是到哪了!”车内的帝王沉重的问了一声,逐世已换过便装,青羽淡衫外加了厚重的罗裘以避严寒,他身封了银针,体力早已不如从前,虽马术精湛,但不到时候总得保存实力,倒是这副模样,俨然一个富贵人家的公子,脸色稍白,但目光还是冷峻。
骑马的近侍军长官早早的靠上了马车,恭敬的答道,“快到安州的界线南安郡了,公子,我们若是去白州寻云王应该取道往郡才是,那样即可以避过云王,路程也近些!”
车内的逐世冷吸了一口气,再不做声,左也知趣的闭口了。
“也许,在往西边走一走就能看见自白州逃难出来的大家贵族了吧,灵郡一失,富人总是略为珍惜自家的性命的。”
左与右都微微皱起了眉头,难道这位英年的帝王,实在接受不了子民逃难的事实吗?
马车一行,渐渐行远。
逆着这大道上众人的方向,慢慢的向安州边界行去。
浮荨大军走后的十日,朝堂终于迎来了首次的捷报,灵郡的半数之城已然被收回,众人略为心宽,觉得圣上是否太过杞人忧天,为得一个小小的弥月城之祸,竟然要去神敬亲自告祝的地步,早上眉开眼笑的重臣,接到傍晚新到的战报就再也乐不起来了。
蔷薇宫撤换了宫人,再次分配过来的数额少之又少,仅留有必须的,若搁在从前,众人难保不要把幽国帝后的节俭称赞一番,可放在现在,大家反而觉得薇后是为自己日后的不耻之事埋好铺垫,云王武功高强,一进宫门,一切还不都来去自如,众人心中有数,对那蔷薇宫深居简出的帝后,也是一股好奇加奇怪的情感。
各宫的娘娘们看见帝后如此难保依样也要削减用度一番,可惜微池城里的宫女本来就少之又少,而且多半早过了双十年华,宫役了这么多年,各个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想装模作样挑出点错打发了几个,都是难。
傍晚的时候有内侍急急的从微池宫过来,通报微池宫事急。礼礼赶紧穿戴一番空带着梳子赶向微池宫,从偏殿观月殿接见了兵部尚书。
观月殿依稀是与朝阳殿相似的布置,二者相辉,分置整个微池宫的左右,是指幽帝呈日月笼簇之状,珠帘垂下,四处却看不到一向多嘴的泯生,梳子打听之下才知道泯生一得重要军情,已经早早的去了宫外的神敬通报。
礼礼一横眉,兵部尚书早把军情递交给了梳子。
是浮荨的字迹,礼礼心中一沉,眼光瞟过:
——丰都出利器,毁戈旦夕间,十之有二无兵可持,望帝早调度,急!
“匡大人,如何看待此事!”礼礼冷眉问道。
老匡眉毛一挑,心想,君后尚在国中,我看待有用吗,但也不好说出,只惯例似的,淡淡道,“还凭薇后做主!”
礼礼冷哼一声,“你们平时也是这般敷衍圣上的吗?”
匡大人自然连连否认,“平日圣上都是早早筹断好,我等只要将重要的情务挑出,待圣上决断即可,只是现今圣上不在微池,又有薇后监国,是以先行向薇后禀报,而泯生已经去了神敬向圣上通报,相信不久圣上自有决断!”
礼礼心中恼怒心想,你既然早把希望寄托在那边神敬里‘闭关’的人身上,何必还假惺惺的来叨扰我,哦,是了,两头禀告,也不算自己误事,难怪逐世一点也没说错,皆是一群人精啊!只是念薇帝根本不在天城,泯生恐怕也是出去着得力的人送信的,这一来二往,不知要多久,解谋再从微池城发出,到时候恐怕浮荨的大军就不是十之一二无兵刃可仰,难道要大幽的帝军空手博豺狼。
想到此处,礼礼冷笑笑,又问道,“丰都的兵器为何会优于帝军的!”
兵部尚书匡议倒出了早备好的答案,“丰都一行兵器皆由宏雅七族中的玄武族提供,近年玄武族出了一个造剑奇才,名唤玄武奎,此人虽年少可是继其父志,少年有成,已经接连造出两把震惊大幽的利器,而且他对造剑已有痴迷开办了一个大的铸剑司,日日研悟,整个玄武族甚至都投身到了铸剑之上,今次弥月城一战恐怕就是他们试手的时候,一旦得逞,明白自己的利器天下难敌,恐怕……!”
礼礼听得一身冷汗,这一切恐怕都与自己的三妹丰都的守护神丰上仙落纱无太大干系,幽国的帝军此刻竟然成了一群疯子练剑的靶子,军情加急送来也是两天有余,初次的时候可能浮荨遇到的只是弥月城的叛军所以所向披靡,现在恐怕是遇到丰都的侵军了,照现今的程度来看,兵力折损可能将近要有一半了。

匡议见薇后一时无话,以为她没了主意,他一向也不太看得起女人,只等着薇后早早赶走他,好去看看帝君有什么吩咐。哪知道礼礼又问,“吾幽九州之内,可有堪比这个玄武奎的人?”
“禀薇后,白州大师!”
礼礼一横眉,“那个老家伙有什么用,偶尔造一把兵器自己把玩把玩!还有没有别的!”
匡议眼一瞪帝国的皇后竟然称念薇帝和云王的师傅为老家伙,这个薇后,也太……容不得他多想赶紧又道,“铸剑世家弘析之茗和现居抚州与辽州边境的锻器柴家,只不过两边都是不问世事的,而且抚州边境靠近丰都七族,柴家与玄武族还多有交集!”
礼礼一使眼,梳子赶紧备好了笔墨,她慢划过帘后,提起笔各写了两道文书,轻盖了后印,又觉得不足,转手解了胸前的衣结,右手食指向那道暗红的封印一抹,轻朝文书上一按,又是两个四方红印——旷世落礼。
写罢合上行书,又写了四张通令,依旧用梓印加盖了。一并让梳子交予了匡议。
匡议一时不敢抬头,依旧打揖的姿势恭坐着,只是全身为这股静谧的环境感觉不适,也不知道这薇后到底在干什么。
“嘱近宁州、云州、随州分批调度多余兵器至白州云王大军,无多余的调度现有兵从的兵器,只抽调十之一二即可,各地加紧备好原料,待弘析之茗和柴家的弟子到达,开炉重铸!二月将至,着福州、云州加供寒衣!”
梳子将两道行书和四张通令分别递予了匡议。
礼礼淡淡道,“通令立刻加急送到宁、云、随、福州,行书分别送至弘析之茗与柴家,两天之内办好,行书只能让两家主事亲自观看,未送至,拆书观者,斩!”
匡议一头冷汗,心想一会去帝君那边的泯生可能还要带来君旨,薇后就这么急的发下命令,到底一会该听谁的。
“再有军报直接送呈微池,吾在观月殿等消息!”又见匡议还在端坐,淡声问道,“匡大人?”
匡议这才返魂,直直道,“臣告退!”
出了观月殿就见泯生早等在微池宫前,匡议如逢救星,赶紧三步并两步上前询问。
泯生面无表情,只淡淡递给他一道通令。
匡议不明所以,赶紧打开,一看:惟后旨意!
心里还有些疑惑,泯生才急急问道,“皇后娘娘是否有了计较?”
匡议点点头。
“那大人还不赶紧去办!”
匡议一听泯生都如此说了,赶紧大步出了微池城,赶去下令。
身后的泯生大舒了一口气,又心难安,不知这个皇后到底有什么谋算,赶紧进了观月殿想要问晓。
--------------------
《锦城》中人物称呼和关系尊卑。
幽是一个相对还比较开放的帝国,不像清朝一般臣属动不动就要跪地磕头,在这里大臣面见皇帝皇后一般都是坐着的,朝堂上坐于几塌,塌分两排,左侧前排突出一阁,是为宰相,后面是文官,右侧多为武官和一些杂牌无明显分属的官员。臣称帝君为圣上、皇上,这无什么不同,不过称呼皇后为封位之称,像礼礼是代替采薇的‘上薇皇后’,所以简称‘薇后’;穗锦的母亲‘上宁皇后’,就被称为‘宁后’。臣基本和皇帝、皇后的地位在议政方面相差不了太多,所以没事可以在微池宫大殿里面叫嚣、争执,这里对于政事是言论比较自由的,大臣并没有要到恭顺到自称奴才的地步。
微池城里的人,包括宫女和内侍(宦官)称呼皇后为皇后娘娘,或者娘娘,妃嫔亦然。宦官统称为内侍,各自有名有姓,不是动不动就要叫小X子的,宫女亦然,内侍和宫女自称‘奴婢’(奴才这个词也是清朝才出的)。
妃嫔对皇帝和皇后自称‘妾某氏’,或者‘妾’,主要看帝后对她们熟不熟了,皇后自称臣妾,因为出了大事,她们有与帝君相似的治国平定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当时一听皇帝要纳宫,那些权臣们那么激动皇后之位的缘故),但开篇章《锦城•礼礼》里,礼礼是神,一直都自称‘我’,这是例外。
皇后和妃嫔在人前(就是比较正规的场合)自称‘吾’,而不是什么本宫前本宫后的,公主亦然,下诏时,皇后太后自称‘予’,其他人无定,当然其他妃子也没有下诏的能力。
《锦城•礼礼》篇里,由于念薇帝性俭,开国初年大肆裁员,所以微池城里的劳动力比较少,人命虽是草芥,但也不是动不动就砍头、乱棍打死的,所以各个都磨成了人精,当然讨厌到一定程度或者娘娘们实在看你不顺眼,三两下捏死你,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目前出场的,需要交代的,后面还会有补充,希望关注!
--------
另外关于礼礼与浮荨和逐世之间的感情,尤其是浮荨为什么和礼礼感情进展那么快,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就见过礼神,而且浮荨与礼礼有过‘肌肤之亲’,所以再次见到礼神落礼,感觉异常亲切,少年时候的情感都迸发了出来,此间记事存在于《锦城&#8226;礼礼》开篇章节<旧境初始>里面,后来朋友一致认为开章太过神神叨叨,我已经下掉了,重新做了开头的<镜台>,日后故事进展到一定程度,会当作补记重新贴出的。
这是一个盛大的故事,希望大家关注,并给我意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