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冀中风云之征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国二十八年八月五日 石门 独立混成第八旅团指挥部
“混蛋!第一军的那些家伙在做什么?居然让这样大的一股八路军从山西跑到了冀中平原上,甚至连一点情报都没有,这是渎职!我要向华北派遣军申诉!”在接到特高课的情报确认这几天搞得自己寝食难安的这支支那部队居然就是武太行的暂编第七十八旅主力的时候水原义重已经在心里把梅津的家族的女性亲属全部的问候了一遍。
“旅团长阁下,这个武太行就是那个在汾水边让阿部君玉碎的武太行吗?”
“是的,这个梅津中将看来是真的老了,居然没有通报我们相关的情报,让我白白的损失了一个半大队的兵力。”
“阁下真的觉得梅津将军是疏忽了?”
“你什么意思?直接说!”
“我觉得梅津将军在这个时候故意放武太行部东进其实是在为他的下一步计划作铺垫。”
“详细说!”
“哈伊!自从阿部君玉碎以后我就在一直关注与这个武太行有关的情报,这个暂编第七十八旅虽然只有一个旅的番号,可是他实际的兵力确有三万余人,相当于支那部队的一个军的编制,而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作战勇猛,但是这样的一支部队却有着他的一个不可弥合的硬伤。”
“什么硬伤?”
“这支部队组建的时间太短了,而且来自于不同的系统,指挥上很困难,之所以现在有这样的成就靠的就是他们的旅长也就是武太行的个人魅力和能力,一旦武太行没有了,那这支部队也就完了。”
“姚喜,武田君,这次你可解开了我心中的迷惑了,原来梅津将军是在调虎离山啊。”
“其实就我个人来看,将军还是有个人情绪的?”
“不错,我也是怎么认为,前一段时间山西的战败对于帝国陆军尤其是华北派遣军来说
是不可磨灭的耻辱,为此各方面对山西的责难都很深,但是从我们看来阿部君玉碎应该并不偶然。“
“是的!阁下,这支部队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取井陉,掠石门,夺正定,一环扣一环,几乎不给我们喘息的时间,我们一直很被动。”自从凌晨得到正定失守的消息后,武田正夫再也没有了那种不可一世的狂妄。
“很好,武田君,你认为这个武太行下一步会做什么呢?”
“我认为支那军会前往深泽地区与那里的吕正操部会师。”
“但愿如此吧。”
“旅团长,那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们?你认为在援军没有到来之前我们还有能力抽调部队去堵截武太行所部吗?”
“很难!”
“那就是了,武田君我们还是想办法尽快恢复平汉铁路吧,不然你我就要上军事法庭了!”
“哈伊!”
……
在通往深泽的路上武太行第一次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这里的田野已经被赶刚退去的洪水冲毁,今年肯定是颗粒无收了,许多低洼的地方至今仍在洪水的围困中,到处是失去家园的难民,到处是一不遮体的遗尸,可就是这样,当看到一支打着青天白日旗的部队开过来了,老百姓们还是把家中仅剩的粮食拿了出来慰问我们自己的队伍。此刻不光是武太行,东进支队的每一个官兵的眼睛中都饱含着热泪。
“猛子,看到没有,这就是中国的人民,他们把最后的一点粮食,甚至种子,最后的一把野菜都拿了出来给我们的部队,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我们部队的生命啊。”看着王德猛早已哭红的眼圈武太行默默地说道。
“旅长,咱们不是来救灾的吗?”此刻的王德猛恨不得把自己都煮成汤来慰问乡亲们。
“是啊,可是我们带来的粮食有限,大多数都是款项,我已经联系了当地革命政府,让他们负责到外地购买粮食,相信最迟下个月粮食就会发到灾民手中。
“但愿这些灾民可以撑到下个月。“王德猛看到那一个个瘦弱的灾民不免有些担心。
一个老大娘看到了武太行,知道这人一定是这支部队的长官,于是扑通一声跪到在武太行的马前
“长官,我求求你们,带上我的孙子吧”
“老大娘,你快起来!”武太行翻身下马忙上来搀扶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
“长官,我求求你们,带上我的孙子吧,这实在是活不下去了,你要是不带上他这孩子用不了多久就的饿死。”说着,老大娘放声的哭了出来。
“乡亲们!我们是**八路军,是**的队伍,**知道大家受了鬼子的祸害,所以派我们来救灾了,大家放心,大量的救灾款项已经移交个冀中根据地的地方政府了,最迟在下个月,就会有大量的救济粮运到,**要我转告大家,希望大家撑住!**,八路军一定帮助大家熬到明年的夏粮下来!在救济粮到达之前,希望大家一定要互相帮助,渡过难关!”武太行一看着可不行,所以就跑到身边的一个土堆上对身边聚集的乡亲们说

“长官!不管怎样,你还是把这孩子带走吧,让他给你牵马也好啊。”老大娘说着从身边拉过来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
“大娘,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要打鬼子去的,这是会死人的,你看您的孙子还是个孩子,您忍心吗?”武太行此时也不想一想是谁在汾阳把一群十四五岁的孩子赶上战场的。
“长官,不对,是首长是吧,您就把他带走吧,他马上就大了,到时候不是被拉去开矿,就是给皇协军拉去,都不会有好结果的。”
“是啊,带他走吧!” “还有我儿子” “还有俺男人!” “首长,也收下我兄弟吧。”刚刚还在观望的人群嘈杂起来。
“好,好!乡亲们,这样吧,我们是行军,没有带大量的款项,我们就在这里招收一部分新兵,要求是十六至三十岁之间,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的人,对于参军的战士我们将每家补贴五块银元,如果你们的亲人牺牲了我们会按照阵亡抚恤标准给与抚恤的,下边开始报名。”
“好啊,**万岁!”“**万岁!”“八路军万岁!”……
这次人群彻底的爆发了!雷鸣般的呼喊声霎时响彻大地。四面八方的人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开始向这个小山村聚集,没用一天的时间武太行就征召了五千新兵,为此武太行不得不把自己那个警卫连由两百人缩减到一百人,省下的一百人和从守备第二团和守备第九团抽调出来的一些人一起下到了五是个新兵中队里(100人/中队)
“大伯,你识字,你看这银子上是啥字啊?”
“大妹子,这是**的银元,看见没这上边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他老人家的,知道不?”在这里交待一句,武太行从清皇秘武忠开起的大量白银都被武太行仿造成这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银元了。
“妈呀,他婶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呢!”
“可不是吗,以前的中央军拉兵,连根毛都不给,死了连个信儿都没有。”
“可不是嘛,俺们西沟里的虎子不就是吗!”
“咱们这是遇到菩萨了!”
“可不是嘛!”
“当家的,你就安心的跟长官去吧,孩子们都大了,能帮上俺的忙了,等咱家老大过两年长大了也让他去当兵打鬼子!”
“柱子哥!这是俺给你纳的新鞋,你放心吧,俺等你回来娶俺过门,大叔大婶,你也放心吧,俺和俺爹会照顾他们的。”
“孩子,去吧!狠狠地打那些日本狗!这把刀是爷爷当年在辽东的时候徐邦道军门送的,现在传给你,记住多杀鬼子,给你的爹妈还有奶奶报仇!爷爷等你回来!”
……
听着乡亲们的谈话,武太行的心里暖暖的,多朴实的人民啊,拥有这样善良朴实的人民真的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了,有了他们这个国家才能在风雨飘摇中坚持了整整八年,一直等到了胜利的年一天的到来,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这个国家又会怎样呢?
由于一路上到处都是灾民,再加上部队增加了大量的新兵和鬼子空军不断的轰炸,所以行进的速度一直就上不来,就这样拖拖拉拉的一直到八月十二日部队仍然没有到达预定的会合地点,就在武太行为最近几天鬼子一天八遍的轰炸忧心忡忡的时候一个参谋远远的跑了过来
“旅长,尖兵营发现前边的小树林中有大量的武装人员活动。”
“有多少人?”
“最少一千人!”
“是鬼子吗?”
“不清楚我们观察到附近有警戒暗哨所以就没有抵近侦查!”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命令兼并应继续警戒。”眼看就要到深泽了,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支不明来路的部队来对武太行来说是一件大麻烦,于是乎武太行马上指挥守备二团和守备九团对那片小树林进行包围,而骑兵部队则绕到了那片树林的侧后堵住对方的退路,炮兵部队也将炮弹的引信上好,计算好射击诸元,只要这个时候武太行一声令下,完全有能力在十分钟内拿下那片树林。
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武太行的命令。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div>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