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玄奘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慧元一看到这老和尚是这模样,也是大吃一惊,失声问慧济道:“师叔怎么中风啦?”
他身边的慧秀悄悄拉了拉慧元的衣角,生怕李易听到的小声提醒道:“中风十多年啦!”
慧元额头一阵冷汗如雨,急忙和李易解释道:“我家大师叔他中风倒是小事,辈分才是大事。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居士不用介意。”
李易只能咬了咬牙道:“当然没有关系。”
他自己一想,觉得这样也好,反正他来法相宗只是临时抱佛脚,找个遮挡风雨的好地方,这老和尚都这个模样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几个年轻和尚将那个老和尚抬到李易身前,慧元便和老和尚耳语道:“法……正大师叔,这位居士和佛门有缘,又有佛心,弟子不敢怠慢,只好劳烦师叔收为记名弟子!”
老和尚啊了一声,点了点头,歪着那浑黄的眼珠子,看了看李易,叹道:“可惜……好端端……一个娃娃……做和尚……不好!”
慧元还算沉得住气,那慧济脑门的青筋暴跳,恨不得掐死这个老和尚。慧元只能和李易尴尬的笑道:“我家大师叔他,中风啦,居士不用太在意,只是辈分问题,只是辈分问题!”
李易心中有些不爽了,要说辈分的问题,那铁塔上不是还有两个老和尚嘛,非要一个中风的老家伙来给我做师傅?
他干脆挺了挺胸膛,道:“没有关系,中风这种小病,我还治得了!”
“不要啊……!”慧济和一干中年僧人忽然齐声喧哗起来,随即一个个捂着嘴,尴尬又担忧的看着李易。
这下可真是尴尬了,李易实在无法忍受了,士可杀不可辱,他哗的一声站起来,和慧元掷地有声的责问道:“我有心求入贵寺,贵寺却这么待我,方丈总要给个理由吧?要是觉得我和佛门无缘,那我不会强求!”
慧元好大一张苦脸呈现在李易面前,真的是有苦难言啊,他只能狠狠的瞪了慧济一眼,道:“师弟,你最清楚其中的原因了,和居士好好说说吧!”
慧济一时语拙,口齿再也灵活不起来,期期艾艾了半天,只能说出“这个……那个,那个……这个!”
诸僧人都是沉默尴尬的时候,不料那个中风的老和尚却慢慢站了起来,一脸慈悲和惋惜的看着李易,他缓缓伸出那双苍老的手,要抚摸李易的脸。
看他实在是太可怜,李易都不忍心避开,心中感叹这位老人家,似乎是受了很多不公。
“啪!”
老和尚冷不丁的抽了李易一个耳光,道:“由不得你啦,你这个……娃娃,我收了!”
被人抽了一个耳光,这还得了,李易挥起拳头就要冲过去,还管他是不是个风烛残年的老和尚。不好好踹他两脚,李易怎么甘心啊?诸位僧人倒是好像有堤防,齐刷刷的拦住李易,将李易和老和尚隔开。
慧元也慌忙让人将老和尚抬走,和李易道:“好啦,好啦,这就已经完事了。既然大师叔收了你,那你就是我们师弟啦!”
说完这话,他就指挥年轻和尚们,喊道:“还不拜见小师叔!”
比他们低一辈的和尚们,也顾不得李易比他们年轻很多,纷纷下拜道:“拜见小师叔!”
李易一下子就懵了,心中暗道:这他妈的就算完了,下跪已经很给面子了,还白白挨了一个耳光。
反正是要来找一个避风雨的地方,既然都已经这样了,李易只好吃了这个哑巴亏。可他心中却有自己的计较,反正知道那老和尚在藏经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何必等十年,今天晚上就去找这个老东西,不踹他两脚,他就不叫李易。
眼看李易已经认载了,慧元心中大松了一口气,和李易宽慰道:“法正师叔原本也是得道高僧,可是师祖圆寂后,他受了些刺激,就成了这个样子。师弟也不用太在意。要是论佛问道,还是可以找我们三位师兄!”
李易问道:“那我的法号怎么算?”
慧元无所谓的一笑而过,道:“这个早就说了吗,代拟即可。既然是代拟,也不用慧字,就是不知道师弟属意什么呢?”
李易气不打一处来,喝道:“那我就叫正法!”
慧济苦着脸叹道:“这不太好吧!”

虽然这是小事情,可慧元也觉得不妥当,师父叫法正,弟子叫正法,那岂不是摆明忤师逆道?他年过百岁,遇到事情的多了,只等将李易给收入法相宗,便心中宁静许多,轻声和李易劝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弟不要意气用事啊。老衲也曾听说过师弟之名,有一手龙虎医道,人称药师佛玉郎,不妨就暂称药师居士吧。万物皆虚,方便即可!”
这和尚虽然有点自私的心意,算不上得道高僧,可毕竟年近百岁,对自己也还算客气,李易不想和他太为难,便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慧济的意思!
惹了好一段事情,这才将心事了却,慧元心中高兴自家小小镇海寺,向来除了守着一颗玄奘宗师的舍利子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却能收一位药师菩萨。李易虽然被冷不丁的抽了一个耳光,可终究迈步跨入法相宗的大门,有了这法相宗做保护伞,真的是个爽快!
佛门不比道教,自由清静多了,只要不违反戒律,做些什么都是自由。大家都是清静自修,也没有什么要求和利益瓜葛。何况李易只不过是个居士,戒律对他也没有大用处。反正他也不指望飞升东方琉璃世界,做些坏事,只要不说出来,法相宗顶层的那些老顽固,拿他也没有办法!尤其是避开了龙堂,就是躲开了世俗力量的约束。
唯独不爽的,就是忌恨那个老和尚,冷不丁抽个耳光,真是超级不爽!
到了这时,慧元才亲自陪同李易去玄奘塔。
那塔虽然是座铁塔,历经千年风雨,也尽显沧桑。寒风之中,飞檐下的铜铃阵阵摇荡,传出阵阵清脆悠扬的声音。
在那塔顶,一道柔和中正的佛光,悠然照耀四方。就是初春的太阳,暖暖的沁人心扉。
李易自己也有舍利子,可和这枚舍利子的光辉相比,实在是流萤与日月争辉。
他不由得从心底深处惊叹一声。慧元应该是感觉到了李易的惊讶之情,笑道:“这就是玄奘宗师的舍利子,法相宗正因宗师而闻名天下,普广宏大。”
李易合十遥拜,道:“玄奘宗师实在是令人惊叹敬仰。佛法无量,功德无边!”
跟随着慧元禅师的脚步,李易慢慢走进那座玄奘塔。塔中的装饰朴素极了,甚至显得有些平淡,只是底层的中央,有一座玄奘宗师的铁塑雕像。
那尘封千年的梨木塔梯,每每被人踩上一步,都会发出咯吱吱的响声,似乎是已不能承担太多的重量,让人不由得小心翼翼,心中敬仰和卑微之情。
顺着塔梯一步步走上去,李易终于到了第二层,这里堆满了梵文经书,看似凌乱,实则是保持当年的原样,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那些佛经都是大德高僧所写,金文中佛光缭绕,照的整个塔内都是金光闪烁,显得格外吉祥。
连上三层才到了第五层,此一层比起下面,更要小了很多,勉强够一个人起居。这里有床有榻,有佛灯,有木鱼,还有几卷尚看到一半的梵文佛经丢在一边。
曾经有人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还孜孜不倦的翻译佛经,希望用自己所体会的佛心,给世人留下新的佛经译本。
慧元道:“师弟,这里就是你的客居之地,也不知道你满意不?条件虽然简陋了些,可塔中真经无数,凝聚八方风云,也是师弟收拢心扉,悟佛闻道的好地方!”
李易对这些要求不高,但有一席之地就可以了,反正他也不可能真的永远住在这里。每个月来住几天意思一下就可以了。反正他是一个居士,居家修行为主的大士,还不用整天住在寺庙里。
李易指了指楼上,问慧元道:“楼上还住着谁?”
慧元恭敬的合十道:“乃是两位从慈恩寺远道而来的高僧,本座也不知道法号。这是法相宗的规矩,但凡守护宗师舍利子的高僧,都是从慈恩寺云游而来。这两位高僧佛法无边,但从来不开口说话,只坐在塔中,神游四海,佛心照世。”
李易问道:“那我可以上去看看吗?”
慧元方丈面露难色,但还是同意了李易的提议,伸手李易上楼道:“那便由本座引师弟上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