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镇海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龙听了李易这番话,从小腹爽到喉咙眼,一脸正色的说道:“那倒也是。一年……可一年还是好长哦,能不能压缩到三个月?”
李易摇了摇头,从学医道到最初的第一次门诊,他至少花了四五年的时间。虽然这主要的考虑是为了确保极乐宫的招牌,但对陈龙而言,至少有个星丹期四五级的实力,才能出去赚点小钱花花吧。
极乐天医道、药师佛印医道和南疆巫医道各不相同,天医道主要是以真元直接进入病者体内,用类似于手术的方式解决问题;药师佛印医道主要是以佛法咒印来解决病难疾苦;巫医道则主要是利用药物和虫蛊之术,不少精妙的地方都在于以毒攻毒。
与其说是让陈龙学医,不如说是让他学用毒用药。何况李易也不打算将虫蛊之术传授给陈龙,一来这东西太危险,李易自己都不太清楚;二来容易被南疆五毒教看穿,到时候就有麻烦了。
李易略为斟酌片刻,站起来拍了拍陈龙的肩膀,宽慰道:“医道前途无穷无尽,好处是大大的。不过这学起来也很漫长的,你看俗世界的一个医生,也要经历五六年的苦学才可以呢。虽然你只处理类似普通人的感冒拉肚之类的修真疾病,但也不能太儿戏啊。等你基础再牢固一些,在五行宗炼丹术上有点成绩后,就可以正式学了。凡事,好处越大,初期要受的苦难和煎熬就越多!”
陈龙郑重的点了点头,推了推自己的眼镜,道:“这个……我是很明白的,放心,我一定好好努力的!”
对于他的保证和承诺,李易说心里话是不太相信的,陈龙啊……说到底还是一个斯文败类。
说起“斯文败类”,李易倒想起了一个人,就是在神龙教玄武班的那个同学,那个家伙比陈龙更斯文。陈龙虽然也戴着一副眼镜,可估计也没有近视度数,就是装时尚,冒充知识分子而已。那个家伙倒是真近视。
李易慢慢一想,才发现玄武班总共五个人,除了他和冷奎,三个人都带眼镜,纯粹是大学没有考上,灰溜溜的跑去参加魔教混个饭碗的典型。
嗯,近视度数一般的文化青年叫文正名,度数很高的四眼乌龟叫辛窦!李易想了好一会儿,才终于想起来。他就不知道那两个家伙现在怎么样了。要说起来,彼此还是有些感情的,毕竟同学一场。
李易洗漱之后就换了一身衣服,看起来是要出门,冷奎用心在后院修炼,没有多问,陈龙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哪里能够静下心来!他一看李易要出门,就慌忙要跟着一起出去。
李易看了看他,笑道:“不是去见你那个师傅,着急什么呢,好好用心修炼吧!”
陈龙虽然急性子,可还算识趣,见李易是有私事,也就乖乖的自顾自去修炼了。
李易也不和别人知会一声,悄然离开聚贤庄,施展开神行百步,形影匆匆的赶往卧虎山镇海寺。寻常容易见到的僧人,总是说“南无阿弥陀佛!”,偶尔也说“南无无量寿佛!”,这就是净土宗的僧人,由此可见净土宗的门人究竟有多少。镇海寺归属大智慧佛法相宗,首拜的自然是中央释迦牟尼现世佛,其次就是过去燃灯古佛。这些法相宗的僧人并没有特别严明的佛门宣号和礼敬之语,“阿弥陀佛!”也常说,但显得与众不同的是他们论佛阐经的时候,必说“南无智慧佛!”。
李易现在的修为受混元珠的遮盖,只要他自己不显摆或是出手,不是白眉那种快要飞升的人,根本看不到迹象。但今天来拜见佛门高僧,就和上次前往紫霞派一样,露出一道佛光还是很必要的。
他将体内大苦难舍利子之光和大金刚舍利子之光绽放出,身有佛光缭绕。寻常人看到他,就算看不出那些耀眼炫目的光芒,受到佛光照耀,向恶之心被压抑住,向善之心就能流溢而出,也自然而然要生出敬仰之心。
他顺着佛门台阶大道,一路慢慢走上去,镇海寺自玄奘时期所建,如今声势虽然孱弱,也属于千年古刹,门中僧人素质比起千莲寺,不知道要强多少倍。他们一看到李易体内两道舍利子之光照耀三里之地,心中都是惊骇无比。
舍利子并不难求,难求的是那佛缘和佛心。诺大镇海寺有僧人近百人,有舍利子的不过四五位,都是百岁高龄的老僧。像李易这样不过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有两粒舍利子,实在是惊吓着这些小僧人了。
道场外一阵慌乱,几个小僧人纷纷丢下门客,慌张的跑回大殿里。不过半炷香的时间,镇海寺前殿的朱漆正门就被缓缓拉开,三位身穿红色袈裟的老僧人,领着十几个中年僧人,神色端正的从正门走出来,次序井然。
香客们都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却也不敢大声喧哗,只能静静在旁边观望。李易快步走到殿前,和领首的那位方丈老僧合十暨首道:“南无大慈大悲苦难药师佛!”

身披方丈袈裟的老僧人,领着其余两位老僧合十道:“阿弥陀佛,药师菩萨远道而来,佛光映照寺宇,实为佳事。本座慧元,敢问居士法号?”
李易一看这位老僧白眉飘然,长有六寸,深深弯垂,果真是够老了,难怪白眉说这里的方丈年事已高。现在看来,那不是年事已高,而是年事太高!不过这老僧人鹤发童颜,脸色红润,体内也有一粒无他相的大智慧舍利子。佛法修为,确实不简单了,至少在这方圆千里内,没有几个僧人能超过他。
李易笑道:“观山佛经,映证佛心,还没有法号。此次前来,正是要请大师赐我一个东去的法号!”
他说东去,暗指的就是圆寂之后去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这和净土宗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不同。慧元等僧人哪里能不清楚。
慧元略加思索后,和李易再次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岂敢为菩萨赐名,吾师法严禅师还在,现居长安慈恩寺,可请吾师代菩萨拟名。不知道居士是否同意?”
他说“吾师代菩萨拟名”,言下之意,你这个人都修得了罕见的“大苦难舍利子”,咱们法相宗的还不好给你赐法号。要是你觉得自己给自己取个法号太随意,那就让长辈代你取个法号,反正这个法号还是你自己取得,不过是出自长辈之口,来的明正言顺。
佛门中代拟的事情的极其罕见,禅宗二祖惠可最初不在达摩坐下的时候,已经颇有佛心,他师傅觉得他可以成为罗汉,不敢赐法号,干脆让他自己拟一个。等他拟好了,他师傅说出来就可以了。他自我感觉良好,拟了一个神光,等遇到了达摩,才知道真遇到罗汉了,就请达摩赐法号,这才有了“慧可”!
除了二祖慧可之外,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下凡,他们人间师傅又哪里敢赐法号,都用了代拟之事。传说普贤菩萨化了一个十岁小沙弥,到五台山去找文殊菩萨的凡胎小童,丰干禅师知道他是菩萨身,却也不知道是哪个菩萨,更想不到是七佛之师的普贤菩萨,干脆不给法号,就用“拾来”招呼他。嘴上说“拾来”,却要躬身弯腰,毕恭毕敬。看起来用这个名号是不敬,其实是不敢不敬。
既然人家不敢赐法号,李易也不好意思强求,勉强点头同意了慧元的建议。等李易和慧元等高僧一道进入大殿之后,后面的僧人才将正门关紧,继续招呼各自的香客。
进了燃灯古佛的大殿,李易也按着佛门铁规,上香礼拜,此后才和大家坐下来。李易要说他是哪个宗的弟子,又在哪个寺修行过,那倒不让僧人心惊胆战了,顶多这又遇到了一个小罗汉而已。僧人们说点好听话,这也就过去了。
怕的就是李易这种毫无来由的居士,没有什么名师指点,自己就有大佛缘,无师自通的悟得了佛心。谁知道他到底什么来历,搞不好是哪个菩萨下来替佛祖办事,那真是不好办啊!
可怜那白眉事先也不打个招呼,慧元等僧人是战战兢兢的冒汗啊,李易随便说一句话,他们都要好好思索片刻才敢回话。
李易当然知道自己绝对不是什么菩萨下凡,哪有个菩萨和他这样,上辈子玩乐的那厉害的?他干脆和慧元指名道:“我不过是一界小居士,有点佛缘,在东南佛壁前看到了药师佛经,得一位佛祖指点,看穿无我之相而已。诸位高僧不用猜测了,眼下我正要寻个地方,安心修佛悟心呢!”
慧元暗暗短嘘一声,忍不住擦了擦额头冷汗,心中感叹道:你倒是早说啊,吓的我一阵背脊发寒!不过……这小居士看了一卷佛经,就能见到佛祖法相,那也了不得啊。可怜我佛经读了几千卷,还没有看过菩萨法相是什么样呢!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他合十道:“阿弥陀佛,居士能有这样的心思,实在我佛慈悲,点化诸生。出家人大开方便之门,何况是居士这样与我佛有缘的高人?敝寺简陋,佛经倒还齐全,其中多半是从玄奘禅师起,就已经从慈恩寺西传而来。居士可以留在这里广览经书,以参悟佛心,修得无上正果!”
李易暨首道:“那就要谢过方丈了!我听说有个文祥阁,不知道我可不可以住在那里?”
诸位老僧一阵尴尬,面面相觑,谁都不肯开口,一直隔了四五分钟,慧元才苦着脸道:“居士来晚了几天,那文祥阁里住了一位女居士。这个……佛门清静地,本来是不该留女客过夜,可她捐资太大,又有老朋友的情面在,老纳实在推谢不了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