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下魔道,自悟神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易醒悟的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他整个人都跌入悬崖,越降越快的从上空滑落降下。
人在这个时候首先反映自然是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但光滑陡峭的山壁上什么都没有。为了保护性命,李易只能运足所有真元,聚集在手指上,鹰爪一般抓向悬崖。
手指虽然**悬崖的峭壁中,可他下坠的速度仍然很快,他的手指似乎逐渐承受不起,轰然化成无数黑色云烟。
李易这才想起来自己应该是不怕摔,可又不确定下面到底是什么,也不想这么赌一次。他继续将云烟聚集成手,强行再抓入悬崖。
他下坠的速度已经太快,每抓一次,手指就要碎散一次,但速度倒是逐渐控制住,没有继续加速下去。
李易原本以为这山不过五百米高,可匆匆滑下去近千米也未能见到底。直到他看到山谷下面竟然是一池黑水时,还来不及做什么反映,就已经重重摔在水面上,激起一阵六七米高的巨浪。
半边身体都摔成云烟,迅速收拢为**之后,李易便扑通一声跌入河里。
他一入水才知道这水冷的能让人冻僵,就算他有真元护体也根本抵挡不住寒意,简直是冷到骨髓。
他自己都说不清楚有多冷,按照常理,这么冷的水应该早已经结冰,可这水却非如此。
李易勉强划着水,将身体浮在水面上,仔细观察四周,这一看就把他给吓昏了。原来这哪里是一池水潭,明明是一片湖泊,仿佛整个洞天福地都是建立在水上。
这里又黑的厉害,根本看不到对岸,李易倒是想向着峭壁游过去,可峭壁底部离水面至少有几十米高,根本够不着。
他划了一会便感觉不对劲,试着踩了踩,才发现水并不是很深,但浮力很大。
他双脚踩下去才发觉水底没有淤泥,而是很硬的岩石,似乎还非常的光滑。可这并不值得庆幸,因为那些岩石冷的更加刺骨,简直无法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么冷的东西。
要说冰水冷,黑色玄水比冰水冷一千倍,可这水下的岩石比黑色玄水还要冷个一千倍。
李易的脚只是轻轻一踩,就感觉冻的没有知觉了。
他赶紧划水,尽力让自己不要踩着那些岩石,可却是为时已晚了,脚已经被冻住了。
这实在是很可怕的感觉,按照道理,温度非常低的时候,人的身体就会失去知觉。李易的感觉却是相反,他明明感觉下半身完全被冻僵了,可那疼痛却不消失。
他开始只能“啊啊啊”的鬼喊,可过了片刻,他连嘴都张不开,只能不停的打颤。
此刻,他终于知道自己并不是完全不死之身,如果低温对他有如此强的伤害,那所有的法术都可以伤害他。
如今的身体对普通的攻击肯定是豁免的,甚至被撞散也不会有什么感觉,但遇到法宝和法术就觉得非常痛。既然能痛,那就肯定能被杀死。
李易不想死,他知道如果这一世死了,未来的八世也完全没有半点机会。此刻,他只能咬牙硬撑下去。
他催动自己体内所有的真元守护住心脉和气海,对他来说,只要保住这两处,就算经脉尽断,他也有办法复原。
白眉轻飘飘的从半空中飞下来,微微打了一道响指,就在身边用真元点亮一盏佛灯,脚下生出一朵白玉莲花。
“王八蛋,快点救我出去!”李易一看到他就火冒三丈,恨不得把他活活咬死。
白眉露出一抹充满禅机的含神笑容,仿佛是佛祖拈花而笑道:“凡从道者,未有人可越元始天尊,凡从佛者,未有人越释迦牟尼佛,凡从魔者,未有人越洪荒天尊。此因创大道者自悟天机,凡后人决难悉数领会。故而,要想练就真正的神功,不是学神功,而是悟神功。此地乃玄冥真君创太阴玄冥决之地,你也可以在此好好领悟。悟醒则可活,悟不醒则永居此地。”
幸好李易学道日久,听他这一席话,倒是有所领悟,如果换了一个刚学道的人来,此时肯定是继续漫骂。
李易将心静下来,方能感觉到脚下并非没有知觉,而是有无比精纯的玄冥之气涌上来,却被自己的太虚真元挡住,难以进退。四周有大量的太阴真气冲击身体,也被自己的太虚真元挡住。
白眉见李易竟然能够静下心,心中狂喜无比,匆匆默念佛经领悟大欢喜,待心情慢慢平静下来才道:“修行并非修炼,佛祖修行,无时无日不在进行。他不日日引动天地,只修一颗佛心。佛心曰有五方如来心,中央释迦牟尼佛大慈悲之心,西方无量佛(阿弥陀佛)大金刚之心,东方药师佛大苦难之心,过去燃灯古佛大智慧之心,未来弥勒佛大欢喜之心。”

“修真修魔亦有心,道有道心,魔有魔心。修道者若有心魔则为入魔,修魔者若有心道则为走火。道心在于聚,聚一切法规,清一切自然之法;魔心在于散,散一切法理,除一切自然之律。”
“阴阳缺五行难容,若道为阳,若魔为阴,佛亦可为五行。空有佛魔无道则毁,有道魔无佛则熔,空有道佛无魔则黯。然而道不是阳,魔不是阴,佛亦不是五行,实则远胜阴阳五行。阴阳五行为天地之机,佛道魔则为宇宙之机,我等不可能窥宇宙之机,但要是各取一缕,也可胜天地之机!”
“此地可修魔心,你好好领悟吧,有魔心自然可悟一切魔!”
白眉点题之后,借着那盏佛灯,站在那玉莲上继续捧起经卷默阅,再也不管李易的死活。
李易倒是有些悟懂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小看魔道,魔者也应该有魔心,佛有大慈悲,必有大金刚,佛有大苦难,必有大欢喜。魔心也是如此,魔有大恶,必有大善,有大凶,必有大吉。
“魔心在于散,散一切法理,除一切自然之律。”
李易默默思量这话,陡然感觉被人棒喝而醒,这里哪里有寻常的规律可言,当散一切法理,藐视一切自然之律。
他当即将太虚真元收起,任由那些玄冥之气和太阴之水冲涌入体内,亦无痛无苦,无寒无冷,只有一颗心在大恶大善,大凶大吉之间。
李易曾经受迦尼妙人用佛家真元洗涤筋脉骨髓,此刻这些玄冥之气也在替他二洗筋脉骨髓,太阴之水则莹润肉身。
身体内也不知道多少细胞,但觉得每一处都有太阴之水溶入,就仿佛有亿万万细小水滴停留在身体中,密布全身每个角落。
所谓举一而返三,李易亲身体会过四大名门道教的修炼法决,与修炼之道也有些心得体会,此刻如此多的真气流淌入体内,他纵然不知道用何种法决更妙,可顺其自然而走,也能有所收获。
待历经两个大周天,李易慢慢总结出一些想法,可却觉得不妙,似乎是做错了。
他再想到那句“除一切自然之律”,才知道以道家的心意领悟魔学,从天地自然之道而行,反而是错了。魔心在于散,当然是无方无向,无逆无顺,破一切自然之道,才是魔心所在。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他逐渐找到了魔的心意了,不再将那万千精华凝聚为股,而是任由它们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任意而来,散于身体各处。
对魔而言,身体就是气海,但凡身体所在,处处皆有真元所在,只有结丹化婴的时候,才真元凝聚在气海中,但更多的真元还在留在四处。
见李易这么快就找到玄冥的真魔,白眉心中又是一阵大狂喜,急忙口诵观音救苦救难经,脸现苦难之痛,身绽千万佛光,灵台金光普照。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李易周身黑云如火,缭绕八方之地,脸现大凶恶之兆,身有盈盈黑光如墨。
李易魔心有略微的成就,胜过许多苦修魔功十余年的修魔之人,魔心精进则魔功自成,身体宛若无底窑窟,吞噬周边太阴之水、脚下玄冥之气。
待白眉佛经诵完,心情再次平静下来,才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符,轻飘飘掷给李易道:“太阴玄冥经有三层,一曰玄阴决,二曰玄冥决,三曰太阴玄冥决。你自己对照你所领悟的魔功和玄阴决有多大的出入。不必完全按照玄阴决来,人人不同,故而人人不可同,你如今魔心已悟穿魔丹境界,自己所悟的自然是适合你的魔功,玄阴决只当是参造。欲修神功,首先修心,道修道心,魔修魔心,佛修魔心,顺着心走就不会有错。”
李易将玉符中的真经浏览一遍,才知道白眉给了自己玄阴决,细细对照才发现自己所悟的魔功和玄阴决相差许多,但本意都是一样。
其中有所差别,正是他和玄阴决创立因人而异导致的不同,譬如他是仙游画魂,那就会有相应的不同之处。
白眉将佛经收了起来,慢慢向上空飞去道:“好了,我也该回山峰上了,你也一起上来吧?”
李易抬头向上看,哪里看的到顶,不由得冷下脸道:“我上不去!”
白眉也抬头看了看道:“不错,你现在的修为还飞不上去,那就爬上来吧,如果你在爬的过程中使用法宝相助,我肯定一脚把你踹下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