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刑天为报昊天无故相伐之仇向天庭飞去,欲杀昊天帝为死去的族人报仇。只见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昊天帝的宫前。昊天帝正带领众大臣在宫中观赏仙女们的轻歌曼舞,那刑天杀气凛然地闯进天庭,将一众仙女惊的四散而逃。昊天玉帝正欲打赏手下相助人皇的有功之人,眼见刑天如此无礼地闯将进来,还将天门打坏。心中也是恼怒不已。暗想:我乃道祖亲封的天帝,你刑天竟敢如此藐视于我,实在该死!不让你知道我的手段,天下人还道我昊天真好欺负不成。
猛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顿时大怒,便拿起宝剑昊天就和刑天搏斗起来,玉帝有心立威,也不叫手下众将,自提宝剑与刑天战在一起。那昊天玉帝乃是鸿钧道祖身边的道童,也不知跟在道祖身边多少年。一身法力神通厉害非常,早已达到准圣之境。手中昊天镜又是顶级的先天灵宝,威力非凡。刑天却也是巫族极负盛名的大巫,武艺神通皆是顶尖,战斗经验丰富。二人这一番龙争虎斗,直杀的天昏地暗,让人看得目眩神迷。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庭杀到凡间,直杀到常羊山旁。
昊天帝到底道行高深觑个破绽,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只听“咔嚓”一声,刑天的那颗像小山一样的巨大头颅,便从颈脖滚落下来,落在常羊山脚下。
巫族只修炼体术,却是无有元神,而那刑天精修巫族密法,巫术诡异莫测,早将魂魄与金身紧密结合。虽掉了头颅,却仍未死。刑天忙把斧头移到握盾的左手,一边持盾防备玉帝攻击,一边空出一手在地乱摸,欲将头颅寻回安。伸出右手在地乱摸乱抓。他要寻找到他那颗头颅,安在颈脖再和昊天帝大战一番。他摸呀摸,周围的大小山谷被他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险峻的山峰,在他右手的触摸下,都折断了,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他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昊天帝怕刑天真的摸到头颅,恢复原身又来和他作对,连忙举起手中的昊天宝剑向常羊山用力一劈,随着“轰隆隆”“哗啦啦”的巨响,常羊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巨大头颅骨碌碌地落入山中,两山又合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深深地埋葬起来。并在常羊山之加封印,将刑天的头颅永远的埋在常羊山下。
听到这异样的响声,感觉到周围异样的变动,刑天停止摸索头颅。他知道昊天帝已把他的头颅埋葬了,自己可能永远身首异处。他呆呆地立在那里,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干戚神兵泛着冷幽幽的寒光,映照在刑天无头的身体,显得无比悲壮与苍凉。昊天玉帝一阵得意。却见那刑天身躯突然变化,身盔甲脱落,露出**和肚脐来。愤怒的刑天将全身法力往这三处汇聚,使其感应力大增。竟以**为眼,以肚脐作口,挥舞干戚,大呼酣战。欲再次前与玉帝大战。汹涌澎湃的战意笼罩天地,向着玉帝奔涌而来。天地仿佛在这一霎那间变得赤红,竟为刑天滔天的杀气与战意所感,故而显出异相。
昊天玉帝见状大惊,竟为刑天气势所摄,不敢再动手。趁刑天不注意,偷偷溜回了天庭。
那刑天舞动干戚,渐渐感应不到昊天玉帝的所在。心知玉帝已走,随收了干戚。心中踌躇不定,却又实在不愿回去见自己的族人,索性在这常羊山中隐居起来。他却不知在他与玉帝战斗之时,风伯雨师九凤相柳等大巫知道事不可为,又退回了祖巫殿,他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人在战斗。
却说黄帝自放逐帝榆罔后,正式登人皇之位。励精图治,手下百官用命,将人族治理得井井有条。天下一统之后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大臣曹胡发明了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们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的道理作了舟船,共鼓又配舟揖行于水。又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辅,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春,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处。黄帝又与歧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宿。以甲乙十天干纪日,以子丑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黄帝的妃子嫘祖亲自栽桑养蚕,教民纺织,山育桑养蚕织丝。黄帝还发明了田亩制,黄帝之前,田无边际,耕作无数,黄帝以步丈亩,以防争端,将全国土地重新划分,划成“井”字,中间一块为“公亩”,归公家所有,四周八块为“私田”,由八家合种,收获缴公家,还穿土凿井。对农田实行耕作制,及时播种百谷,发明杵臼,开辟园、圃,种植果木蔬菜,种桑养蚕,饲养兽禽,进行放牧等。缝织方面,发明机杼,进行纺织,制作衣裳、鞋帽、裘、华盖、旗等。制陶方面,制造碗、碟、甑、盘、盂、灶等。冶炼方面,炼铜,制造铜鼎、刀、铜镜、钟等。建筑方面,建造宫室、銮殿、庭、明堂、观、阁、城堡、楼、祠庙等。交通方面,制造舟楫、车、指南车、记里鼓车。兵械方面,制造刀、枪、弓矢、弩、号角、兵符、剑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饭、肉、称尺、斗、规矩、几案、印、珠、灯、席等。此时天皇伏羲治世时所用的皆是古妖文,又称作天文;威力莫大。而经过巫妖大战,失传颇多,而且根据个人理解不同谬误之处也是极多,黄帝便命仓颉造出了更实用的、人族自己的文字。又发明了墨砚竹简刻刀用来记述世间所发生的事情。仓颉也成为功德金仙,世代受香火供奉。
做完这一切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了熊山、湘山。
黄帝在洪荒人族部落巡游数年,终于将所有的部落都巡查一遍,便回到部落,想道自己该做的均已做完。便想求长生之术,于是驾云向崆峒山而去,向广成子询问询问长生之术,广成子告诉黄帝道:"自你治理天下后,云气不聚而雨,草木不枯则凋。日月光辉,越发的缺荒了。而佞人之心得以成道,你又怎么能让我和你谈论至道呢?"黄帝回来后,就不再理问政事。自建了一个小屋,里边置一张席子,一个人在那里反省了三个月。而后又到广成子那里去问道。当时广成子头朝南躺着,黄帝跪着膝行到他跟前,问他如何才得长生。广成子蹶然而起说;"此间甚好!"接着就告诉他至道之精要:"至道之精,窃窃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妆形,无摇妆精,方可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如此,神形合一,方可长生。"
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后,又登过王屋山,得取丹经。并向玄女、**询问修道养生之法。如此数十年后,黄帝写下了《阴符经》、《黄帝太乙八门入式诀》、《黄帝太一八门入式秘诀》、《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终于又一天玄都**师自大赤天而来,告之黄帝道其功德圆满,当将人皇之位传下,然后去火云洞清修,黄帝闻言大喜,忙将皇位传于其孙高阳,是为颛顼帝。就在黄帝将人皇之位传于颛顼帝之后,伏羲、神农两位圣皇坐着龙辇从天而降,笑着对黄帝说道:“恭喜皇弟功德圆满证得人皇之位。”黄帝行礼道:“劳烦二位皇兄前来,不胜惶恐。”说完便登龙辇与伏羲、神农同往三十三天之外火云洞飞去,而黄帝属下众臣也拉着黄帝的袍服一同天。与此同时一道功德降于崆峒山广成子身,使得广成子脑后也有功德金光,修道感悟越见提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