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钟南的里心来说,他所向往的是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一杯清荼,两本古书,坐在葡萄架下,高兴上朗诵几句,手舞之,足蹈之,房子如何,已是脑后之事,但是他的修为毕竟还太浅,他还摆不脱世俗之压力,所以虽然心中不太情愿,但还是努力地想要融入这个社会之中。
他很讨厌与人争,他认为争来争去太没有意思。人活着自己心中高兴就好,不必去太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想,每月有那么几百元工资源共享,虽然并不富裕,但要维持一般人的生活却也足够了。和他的父辈们相比较,他想自己已是在天上了,想想自己小时候的情形,他挺满足。
可是他这样的生活态度,他的家人和他身旁的人并不能理解。他的家人认为他是他们家族几辈才出的一个人才,全家族的人都以他为骄傲。他的父亲常自豪地说,拿一根丈八长的竹杆向上下左右都打过去,他家都打不出一个和吃公家饭能沾上边的,不知是那辈祖先积了德,这不他家竟然出了一个官。虽然这官仅仅是个从九品,但已是他家的荣耀了。所以他的家人不论家中有什么事,都不要他帮忙,他们要他一门心思的干工作,他们都认为有一天钟南会给他们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他的妻子也不同意他的想法。她认为自己嫁了人,为的就是生活的更好一点,起码和其他人相比,自己能处于一种中等偏上的水平。按说她的要求并不非分,也不高,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你都不能给老婆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那么老婆离开你就是必然的了。
在他的心中他也无数次地想自己有一天能干成一凡大事情,他无数次在梦中勾画自己发达了以后的情形,他想自己富了能后,每天吃早点时也买两份豆浆,吃一份,倒一份,哈哈,那是怎么的一种乐趣啊。
他也努力过。他有许多想法,他也向领导提建议,但是干事是需要投资的,领导很善意地对他说,他的建议很好如果有钱了,就按他说的办,可是目前乡上很困难。他的热情一次次地受到打击后,他慢慢明白,在目前的体制下,要干成一件事,要想干成一件事,就必须坐在一个可以干事的椅子上,他现在的椅子是干不成什么事的。
当钟不菲给他讲诸侯理论的时候,他很震动。是的,他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他自信自己的历史知识。但是他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没有仔细地想想,任何理论都要和一定的实际对象联系起来才有用,所以许多人都在总结历史教训,历史经验,希望能给后人以帮助,可是后人却又常常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在笑楚人刻舟求剑的同时,我们又自学不自学做刻舟求剑这样的事,所以他在上班后几年中,就很少提什么建议,而是很卖力地工作,好象一个傻子一样,许多乡上的同志在背后都说,钟南这大学真的白上了,你看他什么活都做,真傻。

可是钟南自己心中明白,现在的领导在自己的地盘上那真的就是一方诸侯啊。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上,他就是土皇上,他的话就是圣旨,你不要表现出比领导还聪明,不要表现出比领导还能干,这样,领导才敢用你啊,你才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这样几年下来,钟南竟然被提拔为峰川乡的副乡长,让当时常说钟南傻的人大跌眼镜。
老婆和他离婚了,他没有办法,他也没多说什么,毕竟他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嘛。虽然他心中非常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为了儿子的未来,他同意了前妻的意见,儿子由前妻带,他每月出一的定的生活费。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目标,他想自己如果真的有机会能发达了,那时再接回儿子,如果自己一生就这样了,那也是对儿子做了最好的安排。
可是人心中想的,有时并不能如自己愿啊。人生不如意常十七八,清荼和古书毕竟不能代替吃饭,他要为自己能活下去奋斗。因为他不是一个人生活在这世上,他要考虑他的家人,他的父母亲,他的儿子,当他和这位牛娇阴差阳错地坐到一起时,他想对他来说,有一个家,应该是当前一个重要问题了。而且他对这牛娇心中也十分地喜欢,可是这时他又想起另一件事来,他下山后,他从几个方面都知道这是某位领导看好他,才帮忙让他下山的,领导的女儿他还没见过,也没了解过,但是这是一个问题,他知道领导能将他轻易地调进县委,那么要调他出县委更容易,目前他还不想那样,那根稻草对他来说,可是救命的稻草啊。他好不容易看见了这根稻草,怎么能不珍惜呢。
过了两天,他便对自己当时对牛娇的好意感到后悔,特别是有王妈和李姨在场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这么一热乎,在这小小的A县,那里还有不透风的墙啊,万一让领导听了去,那他的前途可难说啊,不行,在这事上一定要理智一些。但如何用理智去战胜感情,他还真的没什么好办法。他想了想,最好的办法是少接触为好。他想自己不去主动,难不成她还会主动了,如果没人主动,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想到这里他不仅为他自己的好主意感动了。他从抽屉中拿出一盒芙蓉王烟来,打开抽上一支,自言自语地说,自己奖励自己一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