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 我的遗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关注的大事。
衣,排在首位,可见穿是件很重要的事情。文革中,有的年份没有发布票,曾记得有一年一人只发了八寸布票。一家人的布票加在一起还缝不上一件衣服,大家也只能望布兴叹了。
为了生存,各寻其道。不知从何时起,一部分干部流行起穿尼龙裤,让我这个“三无干部”(无钱、无权、无关系)、穷教书匠羡慕不已,那时我梦寐以求的事就是缝一条尼龙裤。
尼龙裤是何物也?是这样的,当时中国从日本进口了一批尿素,尿素袋是用尼龙布做的,有的人就用一个尿素袋做一条裤子,正好合适,穿在身上又潇洒又实惠。尼龙布比较薄又柔软,穿在身上特别舒服,风一吹裤子飘飘的,活像穿着绫罗绸缎一样。一条尼龙裤的成本只需要一元多钱,真可谓价廉物美。只是尼龙袋是白色的,上面印有醒目的粗黑体字“尿素”、“日产”等字样,裤子做好后,要再染成黑色,但不管怎么染,那“尿素”、“日产”的字样还是隐约可见,于是当时流行一首顺口溜:
社员看干部,
穿的尼龙裤,

前面是“日产”,
后面是“尿素”。
当时能穿上这种裤子的人,感到特别时髦、特别骄傲,一般的干部还穿不上呢!仿佛尼龙裤成了一种特权的象征。
一天傍晚,夜风轻轻吹着,学校显得特别宁静。我和妻子坐在操场上乘凉,无意中谈到了尼龙裤。我叹息说:“我们李家是没有希望了,既没有当官的,也没有供销社的。”妻子深思了片刻说:“我们丁家也没有关系,我父亲虽说是烟草公司的,认识几个供销社的人,但他也不愿意给人说好话,脾气古怪,我也不敢提出来。”缝尼龙裤的事就只好束之高阁了。但我仍是不死心,一直在苦苦地追求,想从学生的家长中找到突破口,最终却还是没有如愿以偿。
斗转星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一切发生了巨变,尤其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棉织品与化纤品与日俱增,用尿素袋做裤子的事,也不知从何时起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遗憾的是,我这个吃“皇粮”的国家干部,追求多少年,终究是没有尝到穿尼龙裤的滋味。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五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