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 找三眼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荒唐的年代,必定产生荒唐的故事,“找三眼”就是当年的趣事之一。
也不知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干部吃的肉,全是从农民那里派购来的。大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杀一头猪,就要给国家卖一半,明叫派购,实质是强行剥夺。
喂猪难啊!那时约有一半的农户喂不起猪,尤其是喂不起肥猪。一是因为没有买小猪的本钱,二来是没粮食喂,人都吃不饱,哪有猪吃的呢?曾记得我有两个小舅子,都是农民,多年都没有杀过年猪,有一年,岳母喂了一头猪,原本打算喂肥一点,到过年再杀。可是才到农历九月份就杀了,因为没有粮食喂,怕反而拖瘦了,干脆就杀掉。那时的天气还比较热,把肉腌在大锅里,几天后全发臭了,过年时,吃到这臭肉,真让人呕吐,人到无处止,我们也只好捏着鼻子吃臭肉了。
农户千辛万苦喂一头猪,杀了给国家卖一半,当时国家的收购价大约是三毛七分钱一斤,国家售出价是六毛四分钱,黑市价就说不准了,反正农民每给国家卖一半肉,就是折本几十甚至上百元钱,猪喂得越大,折得越多。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屠夫的心总是向着农民的,在剖猪的时候,总是尽量把刀歪着,把卖给国家的那一半划少一点,也让农民少折一点。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供销社的收购员发现了这种“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坏思想,就想出了一个绝招,立即发布公告:凡卖猪肉者,半边猪身上必须要有三眼:即公猪要有鼻眼、肚脐眼、**;母猪要有鼻眼、肚脐眼、×眼(指母猪的产道)。

一天,社员陈立本去卖半边母猪肉,收购员饶同志把肉摊在案板上,从头到尾找三眼,他突然抬头问:“怎么没有看到你的嘴巴?(指母猪的产道)”陈立本知道是在怀疑没有×眼,他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只有你们这些国家干部喜欢那个杯杯(方言)。”他边说边走过去帮饶同志找×眼。“这不是吗?你仔细看!”他一手捏着一块泡泡状、乌灰色的肉筯说:“这就是×眼,死×眼不比活×眼那么大,那么厚,那么有弹性。”收购员被他这么一说,也将信将疑,既无言反驳,就只好顺水推舟地说:“好,好,我相信你说的话,有×眼,可以过秤。”
可以说,那时干部吃的东西,全都是从农民那儿强行派购的,不仅仅是派肉、派油、派粮、派蛋、派鸡,连蔬菜也要派,像什么干辣椒、干瓜片、干豆角等。
中国农民是最老实、最善良、最淳厚的,他们把这种种派购都视为合理的,三皇五帝也都是这样派下来的。有的社员自己没有种的,还要花钱买来再交派购任务。我也是一位吃皇粮的国家干部,当然也视派购为理所当然,我只是想不通:一面处处向农民伸手,派这派那,一面又千方百计限制农民发展生产,限制发展家庭副业。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我们应该记住历史,但愿这种“找三眼”,强行掠夺、牺牲农民利益的历史,不会重演。
二零零一年五月十五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