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 章 赝品 (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地处古玩一条街的文芳斋门口,古健感觉头有点晕,他今天的这种晕可是同昨天喝多了睡醒后之的那种头晕大一样。如果他身边的人是以前的搭档老乔而不是现在的文雨蔷,估计古健就不会这么晕了。别看昨天下午调查入室抢劫案的时候,信手拈来一般的就把案子给破了,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在一个提示下进行了案情倒推罢了。
当初还是在所里做片警的时候,一次发生在古健所负责辖区的案子让他第一次发觉,自己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
那是一起发生在小区里的过失纵火案,因为临近春节,小区内的孩子们经常会放些烟花爆竹什么的。一个八岁的孩在玩爆竹的时候,失手将点燃的爆竹丢进了一家民居敞开的窗户,造成这一家卧室失火,好在抢救的及时,除了卧室内的东西外并没有造成其它的损失,让人心疼的是一套清代乾隆年间的檀木家具在大火中给烧掉了,怪可惜了的。
因为有其他孩子目睹了整个案件发生的过程,案情似乎非常的简单明了。加上孩子年龄小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孩子的监护人也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赔偿损失,而且失火的这一家还投了财产意外保险,虽然年过得窝心,但是看在邻里街坊的份上也就不再多纠缠了,按道理说,到此就该结案了。
可是当古健陪着刑警队的干警一起到发生火灾的这户居民家里,准备例行公事的进行结案的时候,古健无意中走进了这家的厨房。
在厨房内,古健清楚的听到有人在他耳边低语道:“假的,假的,烧的都是破烂,好东西早让炒股的男的卖掉补窟窿了。”
古健十分困惑的看了看四周,可是周围一个人影都没有。还以为撞鬼了,古健一阵恶寒的跑了出去,不过他还是按照那个声音给出的提示套了这家的主人几句。
没想到这家的男主人心理防线很差,古健说家具的燃烧灰烬经过检验并不时檀木的而是三合板的时候,他就把事情的真相给招了。
原来这家的男主人应为炒股陪了钱,就把清朝檀木家具的一部分抵押给了典当行,本想等股票涨了再赎回来,没想到却越赔越多。可是这临近过年,在国外工作的女主人眼看就要回来了,怕老婆的男主人,为了能过关,就把家具剩下的部分彻底的卖了,弄了套仿古的回来。接着找了邻居,答应给他们两万元的好处费,然后合伙演了这场纵火案。
正是因为这件案子,当刑警队抽调人的时候,古健被刘队长给点名要了去。
来到新警队之后,随着接触案件的增多,那个给出提示的声音也就经常地出现了。当一个案子发生的时候,古健只需要到案件发生居民家中的厨房里站一站,就能听到关键的性的提示。
很多案件就像是魔术师的戏法一样,当你知道背后隐藏的秘密时,你就会惊呼:“原来这么简单啊!”
古健虽然只上过两年制的中专警校,学校里教授的刑侦课程不过是些皮毛的东西,但是凭借这个不知道来自何方的提示,古健一次次的很轻松的就破了很多案子。
不过古健发现,那个声音出现的范围很有限,他或者它的声音,是绝对不会出现在厨房之外的任何地方。而且这个声音只会对发生在居民家中的案件进行提示,如果是发生在室外的案件,不管他是走进了受害者家中的厨房,还是跑到了犯罪嫌疑人家里的厨房,那个声音都不会出现。

案子破的多了,古健自然就受到了队长的重视。可是古健自家知道自家的老底,这犯罪嫌疑人作案,可不会每次都到居民家中去的,许多案件的第一现场都在室外,对于这样的案子,没什么刑侦天分的古健可就是两眼一摸黑,除了跟着打打下手外是什么忙也帮不上了。所以每次队里分案子的时候,古健都要挑三拣四,找一些他能办的案子接。
以前和老乔一组的时候,那些古健办不了也推不了的案子,都是由老乔这个老刑侦顶上去主办的。可是如今老乔调到市局了,来了个刚从学校毕业,看起来比许多男人还像男人的文雨蔷,古健能不晕吗!
古健在文芳斋门口已经站了将近十分钟了,文雨蔷十分奇怪的问道:“师傅,我们不进去吗?”
“我这不是看看周边环境吗。”古健是能拖一会是一会,其实打心眼里说,他还是很想能凭自己的真本事破案的,可是古健的真本事……他自认为是实在的有限。
‘算了,尽力而为吧!实在不行就交回去,最多挨顿训。’
下定决心后,古健领着文雨蔷就进了文芳斋。向店员亮明了身份,一位经理出来接待了他们。
“张经理,我们想了解一下,当时的具体情况。”古健开门见山的问。
“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有位王先生到我们店里来,说是他父亲收藏有一幅明代著名画家蓝瑛的真迹,想请我们估价。在看了他所提供的照片之后,我们店里的鉴定师认为,如果是真品,目前的市场价应该在八十万以上。这个月十二号,也就是大前天的时候,这位王先生带着画来说是要卖画,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他的父亲王老先生。”
张经理一边回忆一边说道:“那老先生带来的画,是由我亲自签订的。”
古健道:“当时鉴定的结论是真品么?”
“是的!”张经理很是无奈的说道:“也不知道怎么就看走眼了,认定那幅画是蓝瑛的真迹。”
“后来呢?”
“鉴定完画之后时间已经不早了,于是就决定边吃饭边谈画的价钱。在他们父子的认可之下,画就由王老先生自己动手放进了我们这里提供的保险柜,并贴上双方认可的封条。”张经理解释道:“这也是我们这行的规矩,为的就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吃饭的时候,我们商定以七十五万的价格收购他们的画,他们也同意了。”
“哎!”张经理叹了口气道:“谁知道,回来打开保险箱取出画后我发现,这幅画不是真迹,而是一张做工精细的赝品。也幸好我发现的早,不然就赔大了。”
古健看了一下做笔录的文雨蔷然后问道:“从那里看出来是赝品?”
(继续拉票!谢谢支持!)
http://www.xiaoshuodaquan.com
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