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天浩改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年的年底,是施工单位最为繁忙的时间。天浩建筑公司经过两次改制,已经由原先的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制民营企业。董事会制定的好多奖惩办法都是在年底兑现,其中有三个硬指标:施工产值、利润和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决定着老总们的年薪。因为施工产值完成不了,扣年薪的比例很大,所以各个公司尽量完成。但实际完成的工程量总是有限的,一般都达不到总公司规定的指标,所以一般分公司的领导们集体商议后,把能报的工程量都报上,象设备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应该计入施工产值,但他们都要计入。如果实在不够,就超报,比如这个工程,今年到年底本来实际完成了1000万,但向总公司上报施工产值的时候报了3000多万。对已经竣工但还没有审计完毕的工程,根据需要可以大大地虚加产值。这样就会造成一种怪现象:寅吃卯粮。而且无形中多交了很多的营业税,这样公司的利润就会降低。按照公司的考核机制,完成了施工产值,普通管理人员的平均工资就会比较高,但二级公司为了尽量提高利润率,从而他们多分一点红利,就做两份工资单,给管理人员按照比较低的一份发放工资,而把根据总公司考核的比较高的工资单上报给总公司,这样他们就会拿到比较高的年薪,又能够分到比较多的红利,但苦了广大的管理人员。这种做法令员工很伤心,领导们不顾大家的死活,光往自己的口袋里捞钱,大家对这个企业也就没有什么感情了;大家都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人心涣散,什么责任心、积极性全没了,只要能找到好的就业地方就马上辞职了。而这些丝毫动摇不了董事长李浩然的伟大信念,那就是:确保今年公司的施工资质由原来的一级升为特级资质。

时间长了,总公司内部也分化成两批意见相左的人。一部分干实业的人觉得这样做太没有意义了,这些人是以总经理许国梁为代表,不断提建议停止这种务虚的做法。但不断遭到李浩然严厉的批评,说这些人赶不上公司发展的要求,观念落后,不能与时俱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