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2话出现的那个问题而写的哲学论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摘要:
本文从一个新颖又极其特殊的哲学问题出发,展开分析,分别进行了从数学到意识描述链条的断裂,探究问题情境中的一处非物质因,这个问题与量子平行宇宙之间的关系,由这个问题引发的崭新的时空观以及借由它对想象力进行解放五个方面挖掘它的哲学意义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
意识,复制,计算机,钵中之脑,描述链条,非物质因,量子平行宇宙,时空观,想象力
正文:
这里不做背景冗陈,下面直接举出这个被很多人确认无法回答的问题相对简略的形式和相对详尽的形式两个版本:
【简略版本】
设想有一天,人类能够把睡眠中人的意识系统复制到计算机上,你恰好是那个受试者;那么在睡前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将在哪里醒来?"
(在此需要停顿以对上面的问题作出思考。)
【详尽版本】
设想人类历史终于迎来了这一天,人类制造出了可以写入人类意识系统并可以将其运行的超级计算机(至于它是基于什么技术设计制造还没有到公开阶段),整个被写入到其内的意识系统在被激活后其感官接口会被接入到另一台超级计算机所模拟出的虚拟世界之中,而被写入整个意识系统的信息则直接来自于通过超级物理扫描设备采集睡眠中的自然人的人体中的意识系统的功能指标参数数据群,也就是说人类已经可以将睡眠中人的意识系统复制到计算机上;而你作为一个幸运儿,将作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复制的人类而被载入史册,然而在你即将接受这个实验接受了一个超乎寻常的采访,记者从智囊团那里得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向你提问“我们知道你在计算机中醒来会看到蓝天,在实验台上醒来会看到天花板,那么在睡前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将在醒来后看到什么?"”
你只能经历的唯一一个事件序列:
1.回答这个问题2.闭上眼睛睡去3.睁开眼睛醒来4.看自己看到的是天花板还是蓝天5判断自己是在现实中还是在计算机中。
那么你将经历哪个事件序列,在两个事件序列中的所有事件都发生的情况下:
1.回答这个问题2.闭上眼睛睡去3.睁开眼睛醒来4.a看到蓝天5.a判断自己在计算机中4.b看到天花板5.b判断自己在现实中。
(因为在哪醒来是要以自己看到什么作为判断依据的,在判断前你已经在现实中或计算机中了,但对作出判断之前的你来说自己在哪还没有明朗。)
【附属命题】
在网上讨论问题的过程中遇到过这样一些守旧派,他们认为即便计算机上的意识系统与现实中的完全相同,他们也不会去经历复制品所经历的一切,我为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否找到今天的自己不是昨天的自己的复制品的证据?”即每天的经历都会不同,但我们怎么知道今天的我们不是昨天的我们的复制品。实际上这个问题与普特南的“钵中之脑”的结构十分近似,如果环境中没有提示的话,一个人是无法判断自己不是在钵中,同样,环境中没有提示的话,一个人也无法判断自己不是昨天的自己的复制品。而一个人无法判断自己不是昨天的自己的复制品,也就是说存在自己是昨天的自己的复制品的可能,我现在可能是在经历原来的我的复制品所经历的一切,这样就说明我可以去经历原来的我的复制品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我知道我是昨天的我的复制品与否。
(至此,已经对这个问题能否回答达成了共识,接下来讨论这个问题的哲学意义的五个拓展方向。)
【一、描述链条的断裂】
很明显的,这个问题是与意识有高度关联的问题,不管是在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看来,意识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只有把意识看做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才有通过研究人脑揭示意识的奥秘的可能,而在这一系列前提之下,我们能否借此确定一下关于自然语言(N)、形式语言(F)、数学(M)、物理(P)、描述(D(a,b)=a能描述b或b能被a解释,且具有传递性和结合性,即D(a,b)D(b,c)=>D(a,c);D(a,b)D(a,c)d=bUc=>D(a,d))、问题(Q)(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意识(C)、大脑(CB)、物质(MT)之间的关系,建立连贯的描述链条。
关于如何理解数学与物理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长存已久并且完全对立的模型。两种分歧的形成要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里斯多德”模型认为,物理现实才是世界的本源,而数学工具仅仅是一种有用的、对物理现实的近似。“柏拉图”模型认为,纯粹的数学结构才是真正的“真实”,所有的观测者都只能对之作不完美的感知。换句话说,两种模型的根本分歧是:哪一个才是基础,物理还是数学?这里提到了两种观点,物理现实本源论和数学结构本源论,前者是从自然界获得日常经验的过程中最容易得到的一种模型,而后者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逐步被人们接受的模型,然而不管哪一种认识论,数学的概念只有一种-即以形式语言与自然语言相结合来描述世界的系统。
乔姆斯基意识到自然语言的生成性难以通过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加以形式化。这之后他的研究工作开始致力于构造能够说明自然语言的生成性的模型(最后得出自然语言的生成模型只能通过趋近度来衡量)。这里除了表明在上个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之一看来自然语言不能被形式化之外,在这里没有其他被提及的意义。
文章开篇提出的这个问题不可回答,就在于人们在思考它并企图回答它的问题时脑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在这个反应下无法继续思考,这个反应告诉我们我们无法在脑中建立“你将在哪里醒来”这一问题所指示的事态将向下如何发展的模型,该反应产生所需的条件具有高度的严格性(至少目前能够引发这种反应的最简洁方式就是这个问题)和与语义的高度相关性(用形式化的表达方法表达不出陈述句与陈述句特别是陈述句与疑问句之间的内在关系),而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也跟引发问题的这个问题本身一样明确:我们可否用数学描述那个因在脑中无法建立而产生特殊脑部反应的模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数学建模也是要能被人所理解的,一个人脑都无法想象的事态发展过程,连用自然语言都无法表达,如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由此得到一下九个命题为真
0.D(N,N)
1.D(N,F)
1.5NUF=M
2.D(M,P)
3.D(P,MT)
4.D(MT,CB)
5.D(CB,C)
6.D(C,Q)
7.非D(N,Q)
由0-6这八个命题可以推出D(N,Q),它与第九个命题“7.非D(N,Q)”相矛盾,这就必然导致了下面三种情况的一种为假:
“0-6八个命题全为真;
7这个命题为真;
推理方法正确。”
然而到底是哪种情况,又是何种理由呢?
【二、哪来的原因】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物质的世界”是目前人类认知领域的一个常识,一个默认点,由此可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活动,不管是心理的,还是物理的,都能找到物质范畴的原因,比如我举起右手,它产生的原因就是生成意志的脑组织的一系列电化学反应,然而对于文章伊始提出的问题所构造的情境中醒来后发觉自己在计算机中或在现实中的主观视角却无法找到自己为什么在这里而没有在那里的原因,然而根据“有果必有因”的常规思维习惯,我们还是要设想存在那么一个原因,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原因,因为这里有一个你醒来,是因为物理上这里有一个你,但作为一个主观视角,我们为什么成为这个“我”,而没有成为那个“我”,所以即便存在原因也显然不属于物质范畴,而是一个非物质因。

然而一定存在这样一个原因吗,是否类似于某种物质基础所提供的随机性呢,我们不妨从下面两种物理学中的随机事件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找出异同。
宏观随机事件:
我们通常意义上用抛硬币来比喻宏观随机事件,然而硬币落地的朝向在物理上也是可以从抛出时的高度、力度和空气环境状况来确定原因的,所以这个问题中的随机性与宏观随机事件没有相似性。
微观随机事件:
哥本哈根学派说,没有测量之前,一个粒子的状态模糊不清,处于各种可能性的混合叠加。比如一个放射性原子,它何时衰变是完全概率性的。只要没有观察,它便处于衰变/不衰变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测量了,它才随机选择一种状态而出现。细心思考会发觉上面的问题与这个模型有一定的同构性,将“醒来”对应“测量”,这样只要没有醒来,即处于计算机中和现实中的叠加状态中,只有确实地醒来了,它才随机的选择一个位置出现。然而这也显得十分不可思议,为什么在第三者看来平淡无奇的过程中(在第三者看来就是“两个相同的人”分别在两处先后或同时醒来)会隐含着与微观随机事件同构的宏观事件?如果“醒来”可以被单纯的看做一个宏观事件的话。而如果“醒来”不能被看做一个单纯的宏观事件,那么一个观察者的“苏醒”究竟有何微观机理呢?难道也要追述到微观随机事件的范畴之下吗?这显然又是与我们的经验相悖的,因为我们经验中的“醒来”又都是必然的。
【三、与量子平行宇宙间的关系】
当你掷骰子,它看起会随机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然而量子力学指出,那一瞬间你实际上掷出了每一个状态,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点数。其中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1,另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2……。然而我们仅能看到全部真实的一小部分--其中一个宇宙。而如果说存在多个真实的宇宙的话,就存在多个真实的自我,那我将成为哪个我,看到1的宇宙还是2的宇宙,便成了与在哪醒来的问题同构而无法想象的问题,因为事实上不是随机为观察者产生一个数字,而是同时产生了多个数字的世界,产生了这样的认知后,我们每一秒都要面对着将进入哪个世界,成为哪个“我”的没有人能回答的问题。这是量子平行宇宙理论所不能回避的问题。
【四、崭新的时空观的引发】
这个问题不但有上述意义,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得出其有引发一种崭新的时空观的可能,而引发这种崭新的时空观的思路是:通过构造揭示这个问题更深层的性质,即在有感知觉缺席和因果律在场的情况下,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然后借由这两个性质向日常生活中醒来的情境靠拢,即通过增添两个假说揭示日常生活中一些日期内每天醒来的感知觉缺席时个人自身意识的等价性,将具有内部因果联系的这些日期进行平行化处理,即如果我今天睡去,由于明天和后天醒来的我在缺失感知觉时是等价的,那么就会分别在明天和后天醒来,那么我一醒来将发现自己在哪一天,这就揭示了日常模型与意识复制模型的同构性。下面请看关于这种新的时空观的论证:
哲学系统
注:文中用括号及其内的判断表示一个命题。
设想有一天,人类能够把睡眠中人的意识系统复制到计算机上,你恰好是那个受试者;那么在睡前请你回答这个问题:"你将在哪里醒来?"
小结论一:
这个问题“睡前无法想象,醒后不可思议”〈=〉(这个问题“睡前无法想象,醒后不可思议”)为真
A系列填充:
A1:如果计算机中的你只有视觉而现实中的你感知觉健全,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A2:如果计算机中的你只有听觉而现实中的你感知觉健全,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A3:如果计算机中的你没有任何感觉而现实中的你感知觉健全,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小结论二:
小结论一并不能被感知觉的缺席所克服〈=〉(小结论一)并且(感知觉缺席)为真
B系列填充:
B1:如果计算机中的你需要现实中醒来的你的操作来激活,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B2:如果要求现实中的你被计算机中激活的你通过装置叫醒,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B3:如果不管在哪醒来都需要执行激活或叫醒另一个自己的操作,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小结论三:
小结论一并不能被因果律的在场所克服〈=〉(小结论一)并且(因果律在场)为真
由以上三个小结论得出逻辑学意义上的结论:
有且仅有一个实体Z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出现,使得(这个问题“睡前无法想象,醒后不可思议”)并且(感知觉缺席)并且(因果律在场)为真
附:由结论可以得出新的填充C:
C:如果计算机中没有感觉的你需要现实中醒来的你的操作来激活,这个问题依然不能被回答吗?
实质核心:
已知却不可知性:
已知:自己必将在两处醒来(可以感知觉缺席并因果律在场);
却不可知性:因为只能经历一次醒来,经历哪里的醒来便不可知。
打破日常时空观的两个假说:
无差别假说:
存在一些集合,其中的元素,即每一个刚刚苏醒的人类意识在进行任何阅读前的精神状态上没有可被意识识别和影响到意识的差别。
笔记本假说:
人类通过回忆想起的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阅读外部世界中笔记本上的记录而获知,而对内部和外部信息的阅读都可以转化为记忆,即回忆与阅读等价。
我们每一次睡去,都会存在这样一个包含无差别人类意识的集合致使:
有且仅有一个实体Z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出现,使得(这个问题“睡前无法想象,醒后不可思议”)并且(感知觉缺席)并且(因果律在场)为真。
即系统中的最终结论成立。
因为阅读是通过感知觉完成的,阅读前个人精神体验等同于在刚刚苏醒的一个临界时间段内缺失感知觉自我的精神体验,根据哲学系统中的A系列填充。
时间上先后出现的自我之间的通过世界的规律或大脑的功能所产生的因果联系可结合因果律在场的失效而失效化,根据哲学系统中的B系列填充。
已知却不可知性:
已知:存在这样一个与这次入睡时精神状态衔接的无差别的人类意识的集合;
却不可知性:不知道自己将会以集合中的哪一个元素而醒来。
(实质核心再生成,这样就与日常模型建立的同构关系)
这个论证的作用之一即是使“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特有的一天”和“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不再是口号,而有了理论基础。
【五、解放想象力】
在此为解放人们的想象力特提出一个假说,假说和模型结构揭示如下:
可能世界假说:
存在这样一系列可能世界和这样一种让每次入睡的人类意识进入到那些可能世界的机制。
已知却不可知性:
已知:每次入睡都有分别在现实世界和其他可能世界醒来的可能性;
却不可知性: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个世界醒来。
即我在这里醒来不但不可预见,更不能用来否认我已经出现在另一个世界。
参考文献:
文中关于物理学的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百度百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