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热河前线的崩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月二十三日,日本向中国政府外交部提交的要求中**队撤出热河的备忘录遭拒之后,当下日军的第六、第八师团等部,以及伪军数万人在飞机,坦克的支援和掩护下,分三路进攻热河。在这之前,国联刚刚开会拒绝承认伪满洲国,只有日本自己投了赞成票,投票结果刚刚出来,日本就迫不及待的宣布退出国联,同时发动了进攻。
就安平知道的历史来看,热河战役**败得实在是太惨了,前面二十万人被日军像赶鸭子一样使劲往华北方向赶,沿途汤玉麟的部属不断地投降,这个场景怎么看怎么觉得像是解放军在追着**打一样,同时汤玉麟的部队还要遭受热河老百姓的攻击,因为他把热河的税收收到了一九七二年,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安平对于热河前线失利的情报一点都不惊讶。他这种态度在张学L看来就是极大的讽刺。虽然张作相作为热河前线的总司令,但是偏偏指挥不动汤玉麟的部队,急得直跳脚,急急忙忙被自己的警卫队护送到了古北口。日军进攻的三条线上,只有北线的孙殿英部在赤峰顽强抵抗,但是不支后退。中线和南线的东北军节节后退,汤玉麟手下的旅长不少人在阵前投降。
三月四日,日军占领了热河首府承德,当时承德已经是一座空城了,守军已经完全跑光了,汤玉麟私下里扣留了两百多年军车运送自己的家财,导致他的部队军心大乱,没什么心思打仗,全部跑光了。
早在热河前线刚开始崩溃的时候,张学L就已经开始后悔自己的布置了,没想到的是汤玉麟的部队居然这么不经打,不好意思,是没打就自己先乱开了,又大量阵前投敌,导致日本人长驱直入,沿着铁路一路占领了朝阳、凌源、平泉,看到前线已经乱的不行了,张学L实在是坐不住了,跑到兵工厂里面把安平拉了出来。这段时间北平军分会里面,何应钦和黄绍竑的脸色也一天比一天差,虽然何应钦心里面暗自高兴张学L这次要倒大霉,但是最后来善后的多半是自己,所以也很心急,生怕日军连着攻下北京城,自己也要倒霉,所以开始收集故宫里面的文物,准备打包带走以保存国粹。但是安平到了北平军分会第一句话就是,“北平不会陷落,国宝不能乱动。”大大得罪了何应钦,张学L支持安平,接着蒋委员长也发来电报,明令不准动故宫里面的东西,实际上是蒋委员长怕这几个家伙把好处占尽了,自己捞不到了,安平和何应钦本来还算是好的关系就一下子算是到了冰点了。
接着安平提出的建议是马上把退下来的部队收编,拉到后面整顿,同时把还算是精锐的部队迅速布置在长城沿线的重要位置,如喜峰口、古北口、冷口几个地方,电令商震的32军迅速代替庞炳勋的40军接防冷口,同时把大量军械补给送往前线,补充部队。向王以哲的67军补充火炮让其坚守古北口,补充宋哲元的29军让其坚守喜峰口,让万福麟的部队退到喜峰口和宋哲元汇合后坚守等等。等到三月四号,日军已经拿下承德之后,这些布置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但是前后不过10天时间,之前大肆宣传可支持3个月的热河抗战就已经全线失败了,张学L放在后方的东北军精锐部队准备用作中路决战的主力已经没有机会开进热河了只能守在长城一线。利用热河优势地形寻机歼灭敌人的构想已经无法实现了,张学L的如意算盘完全落空,这个样子的局势让他心急如焚,虽然看着安平的一脸平淡的脸色很是不舒服和后悔,但是现在他只能选择相信这个好像是巫师一样的人了。
现在的严峻局势是丢了热河就失去了战略缓冲地区,长城离平津近在咫尺,战局已经非常危险,华北已经危在旦夕。
此时全国各方面的愤怒已经到了极点。各界,包括东北军内部一起指责张学L和汤玉麟的无能卖国,要求中央政府给予严惩。
原来一向支持张学L的胡适先生也愤怒的写文指责张学L的五大罪状:(一)自己以取咎取怨之身,明知不能负此大任而偏要恋栈,贻误国家,其罪一;(二)庇护汤玉麟,纵容他祸害人民,断送土地,其罪二;(三)有充分时间而对热河、山海关不作充分的准备,其罪三;(四)时机已急,而不亲赴前线督师,又至今还不引咎自谴,其罪四;(五)性情多疑,不能信任人,故手下无一敢负责做事的人才,亦无一能负责自为战的军队;事必恭亲,而精力又不允许;部下之不统一,指挥之不统一,都由于无一个人肯替他负责任,其罪五。

中国出席国联会议的代表颜惠庆、顾维钧,觉得热河丢失太过于丢脸,自己无法在列强面前抬起头来,愤然向南京政府递交了辞职报告。
中华民国监察院的邵鸿基、高一涵等7名委员随即联名弹劾张学L和汤玉麟。
在北平的军政部长何应钦趁机火上浇油,发表对张学L的尖锐谈话:“张前年放弃沈阳,去年再失锦州,致三千万人民,数十万土地,陷于敌手,致敌益骄,延及淞沪。此外惟兄拥兵最多,军容最盛,而敌兵所扰,正在兄防地以内。故以实力言之,以地理之便利言之,抵抗敌人,兄在职一日,断非他人所能越俎。须知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凡属族类,皆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当日第十九路军及第5军作战淞沪,实本斯义,岂有他求!及战事既酣,在中央固悉索敝赋,以供前方;而人民更裹粮景从,以助士气。今又未闻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敛。”
何应钦又说:“张辖境中河北、察哈尔各处税收,迄未有分文解交中央,截留自用,每月至少500万元。而一有命令,即向中央要款,实属忍无可忍。今热河告急,平津危殆,张汉卿拥兵不前,民族危亡,指日可待,故救国唯有去军阀,统一内政。请中央政府让张学L辞职,以求打破军人割据局面。”
虽然知道蒋先生接下来就会拿张学L当替罪羊,趁机夺取东北军的控制权同时命令何应钦代替张学L主持华北的军务,但是安平觉得这个时候还是不能让张学L下课,因为现在张学L求着自己,一旦主持华北军务的人变了,那么自己说的话对于何应钦而言也就没什么分量了,自己在华北的工作也就白做了,而且事情糟糕的是热河的战局极有可能像历史上面那样,即使自己加强了一些部队的实力,但是还是失败。
所以安平就直接告诉张学L,如果这个时候辞职下台的话,很有可能是他走霉运的开始,一定要坚持住运用手中的兵力反攻,起码要挡住日军的进攻之后才能离开,张学L此时已经完全戒掉了毒瘾,也知道自己手上有实力,复起是随时的事情,但是看到冯玉祥的前例,也知道一旦这个时候背了锅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自己已经丢了东北,背了一个不抵抗将军的名声了,如果在背上丢掉热河的耻辱,那真的就是没有翻身的余地了。于是在安平的指点下他马上发表通电,首先是向全国人民公开承认自己前段时间确实是有罪于国家民族,然后又说汤玉麟是自己的长辈,但是自己识人不明,也是自己的罪,但是还是力求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同时让自己的手下发通电,拥护自己继续主持军务。
关键时候已经被接到天津当军事参谋的张作相站了出来,把热河前线失利的责任揽了过来,说自己在前线怎么怎么无能,不过听起来怎么像他在诉苦说汤玉麟的部下不听自己的话,反正帮助张学L打掩护。同时张学L还向蒋先生发电报请罪,说是求蒋先生看在兄弟的份上,允许自己戴罪立功,自己愿意拼光了东北军也要把日军拦住。
蒋先生接到了电报之后,斟酌了一下,还是决定暂时相信张学L一段时间,其实是想看张学L是怎么把东北军拼光的。所以虽然全国人民还是大骂张学L如何如何地无能丧土失地,张学L还是坐在华北军分会的位子上面。他做的第一个挽救战局的工作就是首先任命安平为军分会的副总参谋长,参谋总长是黄绍竑,为了防止安平年纪太轻,资历太浅,被下面的人看不起,张学L又大吹安平在上海的时候就是十九路军的参谋,因为作战有功直接由平民升为少将,还是蒋委员长的命令。这个不算是牛皮的牛皮麻翻了不少人,但是鉴于安平前段时间对于热河局势的精准的判断,东北军的几个高层还是对于安平怀有敬意的,而且他还治好了少帅的毒瘾,又染上了一点点神秘的色彩,而且他手上有大量的军火和粮食补给,所以对于这个任命,大家一点反对都没有。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