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南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金陵,南朝国都,位于长江的南岸,和江北的扬州隔江相望。
当年晋朝失德,天下大乱,惹得九州烽火遍地。后来农民领袖秦峰合一统天下,但是他太过急躁,导致秦朝成为历史上又一个短命王朝,秦国的五虎上将各自立国,晋朝宗亲齐王陈昭明南渡长江,在江南士族的支持下重新建立了晋朝,延续着晋朝的正统,史称“南晋。”
金陵,作为历史古都,算上东吴、西晋,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上曾经先后有六大王朝定都于此,素称“六朝都会。”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金陵邑改为秣陵县,秣陵成为金陵的又一别称,汉代亦沿用此名称。东汉末年,孙权建都在此,名为建业。到三国时,东吴自武昌迁都于此,这是南京第一次成为首都。
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又改名秣陵,第三年又改称江宁县,这是南京又名江宁的开始。西晋建兴元年因愍帝名叫司马邺,为避讳起见,逐改建邺为建康。所以建康又是金陵的又一别称。
隋朝开皇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建康城被荡平,另于石头城筑新城,称蒋州城,因蒋山(紫金山)而得名。
到唐朝武德三年,改江宁为归化,公元626年又改归化为金陵,公元627年,又更金陵名为白下,所以白下又是南京一别称。到了晋朝,又将其更名为金陵,因此,现在的南京又叫金陵。
金陵,皇宫,文英殿,早朝。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随着小黄门习惯性的一声叫喊,江南晋国朝廷拉开了例行的早朝会议。
坐在龙位上的正观皇帝是一个极其长寿的皇帝,他今年已经六十九岁,再过一年就要迎来他人生的七十大寿,这在战火纷飞的乱战时代是极为少见的,像大周王朝的几代皇帝,除了元、明两帝外,几乎没有几个活过四十岁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普通百姓碰到七十大寿那也是隆重的大办酒宴,邀请四方好友,图个喜庆热闹,更何况是一国皇帝大寿。
因此,正观皇帝的七十大寿就显得格外隆重,届时六国肯定会派代表来金陵贺寿,作为前朝就立国的一个大国,晋朝自然不能失去礼数,因此现在南朝上下文武群臣的工作重心就是一个,那就是围绕正观皇帝七十大寿这个主题,将它办好。
正观皇帝是一个消极怠政、贪图享乐的昏君,平时上朝难得呆上一刻钟,国事全部托付给丞相孙方智,近年来朝中大权被自己的四个儿子分掌,正观皇帝就更加懒得上朝了。但是今天却是个例外,出奇的,他已经在龙座上坐了将近一个时辰。
“怎么?诸位爱卿都没有奏章要上报吗?好,很好,这说明什么?说明我大晋国泰民安啊,既然大家都没有奏折,那么朕倒有一件事要和诸位爱卿商量一下。”见没有人出来上传奏章,静静端坐在那里的正观皇帝终于忍不住了,他打破了这寂静的朝会,出声道。
今天的早朝气氛实在是太过诡异,一项怠政的正观皇帝竟然难得的坐在了那里上了一个时辰,而怪异的南朝朝堂貌似一下子安静下来,没有一个大臣给皇帝上报发生在大晋各地的大事小事,仿佛天下真的一下子之间就突然平静,国泰民安。
对于这一切,谁也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所有的王爷、大臣都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因此大家索性就都不说话,让正观皇帝自己交底,看见皇帝发话,大家都十分配合的跪倒,恭声道:“吾皇万岁,臣等愚钝,请皇上训示。”
正观皇帝满意的一声低笑,道:“中原周朝的八贤王昨日已经到达扬州,昨夜他遣人给朕递交了一封国书,言大周新皇登基,欲与我朝交好,罢兵结盟。朕昨夜就琢磨着,这件事可不可为?怎么做才保险?嘿嘿,苦思冥想一夜,终于让朕想出来一个绝佳的主意。”
今天的早朝之所以这么压抑全部是因为正观皇帝这不正常的表现,现在正观皇帝终于要摊开了自己手中的底牌,所有的大臣全部聚精会神的聆听着他们的皇上将要说出什么样的震惊妙招。

正观皇帝嘿嘿笑道:“黄爱卿,此事就由你来说吧。”
被点到名字的鸿胪寺卿黄炜出列道:“各位大人上的意思是大周既然要结盟,眼下大周势强,本朝没有理由拒绝,只是周朝八贤王还未成亲,我朝是否应该考虑与周室联姻,按照陛下的意思鸿胪寺已经连夜草拟了一份联姻文书,不知道哪位大人愿意和八贤王谈判?”
正观皇帝在黄炜的话结束后淡淡的笑道:“周朝要和本朝结盟,可以,本朝没有理由拒绝,但是这条件嘛......就需要好好的斟酌斟酌了,周朝势大,他自己找本朝结盟肯定不安好心,但是盟约这种东西,白纸黑字,一撕就碎,没什么实际用处,朕要的,是和周室联姻,将那个八贤王牢牢的抓在手中。”
哗哗哗,寂静的文英殿一下子沸腾了,本来今天早朝的气氛已经够压抑的了,大家都不知道皇帝骨子里卖的是什么药,因此都不敢随便答话,也因此早朝才显得这么安静。
看到正观皇帝点名由鸿胪寺卿出来答话,大家都有一些疑惑,因为鸿胪寺实在是太过冷门了,它只是一个朝廷里一个小小部门,平时也很少发话,以至于有时候大家都已经忘记他的存在。
六国同制,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外吏朝觐,诸蕃入贡,与夫百官使臣之复命、谢思,若见若辞者,并鸿胪引奏。岁正旦、上元、重午、重九.....皆赞百官行礼。
这样的一个部门看起来是很繁忙的,但实际上它却是六国朝堂中最清闲的冷淡部门,原因无他,乱世尔。
在这个乱世,战争天天爆发,六国征战不休,今天言和明日又复宣战,哪有什么信誉可言?那么所谓的友好交往拜访接待的鸿胪寺又有什么用呢?
若不是正观皇帝大寿,鸿胪寺一时间繁忙起来,或许大家都已经淡忘这个部门了。而今天鸿胪寺卿却一反以前的低调,竟然站出来唱主角,这已经让在朝的众位大臣惊讶了,但是出自鸿胪寺卿黄炜的话才让他们更加的震惊。
国书?结盟?联姻?和亲?
今天早朝唱的到底是哪出戏?
南朝的早朝在继续,听见正观皇帝有和周朝和亲的意思,晋朝朝臣心思不一,当今天下六分,南朝和蜀国势弱,偏安一方,燕国又有北方游牧民族在侧,若没有大周王朝支撑着,说不定早已经被草原上的游牧骑兵给攻灭了。
而剩下的三国中,北汉和后秦素来是一体,两国自建国初期就建立了攻防同盟政策,一致的目标就是强窥一旁的中原大周王朝。
元、明两帝之时大周国强而民弱,是以后秦和北汉才能够年年犯边,牵制了大周相当一部分精力,使大周无力南顾,南朝和西蜀才得以安然存在数十年。
但如今周朝在座的皇帝已经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昏庸的明帝了,而是一个朝气蓬勃,野心勃勃的年轻野心家,雄才大略的天昌皇帝是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和邻国和平共处的,他要的是策马扬戈,戎马天下的生活,要的是重序八荒,再合九洲。
当然,在这之前,大周必须首先解决一个严峻的问题,秦、汉两国五十万联军的入侵。如果这个问题不先解决的话,一切都是空话。而要解决那五十万联军的问题,则大周必须解决南线的和平问题。而要解决南线和平的问题,则大周必须与南朝结盟。
这是一个循环,然而很可悲的,这一点南朝这群贪图安逸享乐生活的王公大臣都没有看到,就算是有那么两个看到了,但联想到南朝的国境,也都黯然神伤,不再考虑。
不管怎么说,大周现在毕竟还没有妄动兵戈,列国之间还是有一段时间和平共处的,这样就可以了,只要战火已一日没有波及到南朝,南朝君臣就不会去考虑那遥远的事情。
得过且过,这就是大部分南朝君臣的共同思想。当然,少数一些精英除外。
......
今天第一更,催票求收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